施耐庵写西游记的目的(为什么老话说施恩不图报)

在我国民间,有这样一句老话:

“施恩不图报,图报不施恩”。

就是说当我们施以援手,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去想别人会报答我们。如果施恩是为了让别人报答自己,那还不如不施恩。

老话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只是为了劝我们,要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活雷锋”?

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西游记》里有一首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施耐庵写西游记的目的(为什么老话说施恩不图报)(1)

恩将恩报人间少,

反把恩慈变作仇。

下水救人终有失,

三思行事却无忧。

这首诗的前两句,就说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恩将仇报,少的是以恩报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结合具体情节来分析一下。

在这一章回中,唐僧因为急着要去灵山,辞别了寇员外一家,然后就上路了。结果当天晚上,就来了一伙强盗,把家里财物给洗劫一空,还一个撩阴脚把寇员外给踢死了。

等到强盗去后。寇夫人眼见丈夫已死,就让儿子去报官,说强盗是唐僧师徒。

官府接到状子,赶忙派差役去追。恰好在半路上,遇到了唐僧师徒,一个个又背又扛的,正准备把赃物给寇员外家给送回去。

差役们一见,这下子人赃俱获了,便把师徒四人关进了大牢。

也就是在这时,吴承恩写了这首诗。

施耐庵写西游记的目的(为什么老话说施恩不图报)(2)

有道是“偷东西的坏一个心,丢东西的坏十个心”。就是因为丢东西的人,不知道东西到底是被谁偷走的,所以就会怀疑很多人。

寇夫人就是这样。

再加上她和丈夫,好吃好喝地供奉唐僧师徒,可他们却偏偏非要走?而且偏偏他们走的当晚,就来了强盗?

这种情况下,搁谁都会有这样的疑心。

这也就是老话为什么教导我们,施恩不要图报的原因。

因为当我们施恩的时候,其实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给予别人帮助。但我们根本无法知道,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在火车站,遇到另一个手机、钱包都被偷了的人。这个人好心,给对方买了吃的、喝的,还自掏腰包买了火车票送对方走。

接下来问题来了:丢东西的那个人,是不是一定会对这个人感恩戴德?不论大家怎么想,事实上是不一定。因为那个人可能会想:

“我的东西,是不是就是被他偷的?”

那个人如果这么想,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有些偷盗团伙为了防止被偷者报案,还真就会这么做的。

所以,当我们施恩的时候,不但不要图人报答,实际上能不招怨就不错了。

施耐庵写西游记的目的(为什么老话说施恩不图报)(3)

既然这样,是不是就是说,不要施恩了呢?

当然不是。眼见对方有难,自己也力所能及,却不施以援手,多丧良心啊!只不过在施以援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到:

下水救人终有失,

三思行事却无忧。

也就是要在“三思”之后,再去施以援手,这样才不会有过失。

就以下水救人这个事为例。有人落了水,自己准备去救,是不是应该先考虑,如果没救上来怎么办?该怎么才能顺利地施救?当然首先要考虑的,还是自己会不会游泳,水性好不好?

不要人没救出来,再把自己给搭进去。

更何况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希望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反而蒙受了损失。

这都是很正常的人性,大家说是不是?

本文为原创,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并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