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水池子水弄出来(小园之艺二)

对于一个小园子来说,有二个最为基础的内容是最好能够提前布局,一是排水,二是土壤。排水的重要性在于别把辛苦种植的园艺植物给淹死了,而土壤的重要性是保障种植的园艺植物能够长得好的基础。而本文主要讨论下排水的重要性。

对于小园子来说,原则上不需要考虑灌溉的问题。因为园子小,有足够的方法来补充水分。因此只要管理者稍微注意一些,干旱不会造成大的影响,特别是小园子直接种在土地上的植物,并且本身有着较为深厚的土壤条件的话,对干旱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而容易对整个小园造成重大影响的往往是排水。由于水分进入土壤后我们看不到,排水的问题往往会被忽视。一些朋友发现有些树死了,太好或种不好的时候,不少情况与排水有关。排水不畅造成的园艺植物根系生长不良或死亡是导致整个园子种植目标的失败以及景观效果的破坏最为主要的原因,因此在小园建设中必须要引起重视。

怎么把水池子水弄出来(小园之艺二)(1)

对于这种小横距的花坛,建设时把泥土堆到高出地面30cm以上,边上采用砖块挡土,就能够保证整体不会积水。

对于小园子来说,建设时首先要考虑排水,目标是能够快速地把水排完,不出现积水。因此这需要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壤要有较好的通透性,水能够渗进去,所以大多数园艺小园的土壤多采用砂壤黄土,较高的含砂量,结合有机肥的施用,能够达到效果。二是有排水通道,即这些渗下去的水能够被聚集起来,快速地进入排水通道中,并沿着这些排水通道排出园外。

小园的排水通道的建设不同规模农场的排水沟,我认为这是二种概念。当小园面积较大时,也是可以在小园之中采用畦间沟式来排水,然而当小园面积较小时,这种沟式往往会影响整体园艺的景观,则大多会采用底式以及隐藏式的排水沟的设置。

一、庭院花坛。大多的庭院花坛会高于地面,这种高度的处理也是从排水的角度去考虑。大多数花坛也往往会与墙体相连,正常情况下,墙根下面的基础采用石块等材料时,本身就能够成为小流量的排水通道,这也是花坛排水的主要通道。在建设过程中,注意在花坛泥土下30-40cm左右的深度,靠近墙体外围用碎石块堆成一个水流的通道,然后用小石块隔离墙体与花坛土壤,使墙壁成为水分下流的通道,这样可以使花坛中的水分迅速从这些碎石块构成的通道中排走。对于花坛面积较大的,依然需要隔一定间隔在底下建设集水通道,并且把花坛的四周作为集火的通道,有必要时可能在花坛设计的最低处建议一个排水入口,使用石子来防止泥土对通道的堵塞。

怎么把水池子水弄出来(小园之艺二)(2)

路边的石块,即是排水设施

二、山地小园。可以利用山地坡度进行自然排水。在建设中需要关注的是山地上游地表自然径流的影响。对自然表面径流的路径,需要建设沉砂井、排水沟或下埋式管道进行排水,而这些排水设施,同样可以成为山地小园自身排水的主通道。一般来说,山地小园的排水思路是横向集水沟式排水,以近式等高并配以一定斜度的横向集水沟渠,把上部的水收集进沟里后,排入山体自然径流的沟渠中。这种集水沟的建设可以是明沟,如自然的畦间的沟,也可以是暗沟,比如横向开挖一条沟,里面填入石块。需要注意的是,石块间空间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排水的效率。而沟的多少以及大小,可以根据园子的现状以及种植的种类等因素去自行考虑。

怎么把水池子水弄出来(小园之艺二)(3)

这是园地下埋式排水暗管,主管道有很多孔,上铺石子,可以防止被泥土堵塞,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地下水,避免泥土中水分饱和,同时又能够保持花坛外观完整美观。

三、平地小园。最大的特点是比较平,因此雨水下来后,会在整个平面上形成积水。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水会通过下渗的方式以及园子里的地面排水沟的高差而进行排水。当土壤较为粘重时,这些地面水分下渗速度很慢,同时横向转移也会很慢,并且排水沟如果高差不大的话,自身排水的能力也会很有限,所以当雨量比较大的时候,平地的小园子往往会出现一些积水现象。而这种积水对于一些不耐湿的园艺植物来说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平地小园的排水主要还是排水沟的建设与设置,并且进行整畦种植。一方面要建设较深的主排水沟(一般深度在40-50cm左右),主要的位置可以在四周,并深入中间,当面积较大时,也可以建设集水池(集水池可以作为水生花卉种植的场所,并打造水岸景观),其次是增加集水沟的建设密度,特别是地下集水管的布局密度。如在花境的周边、草坪的下面,大的盛花花坛的周边与下部,道路的二边等,都需要布局深达30cm左右的排水暗管。有条件的平地小园,还可以在园子周边建设防洪设施,采用绿篱基础或装饰矮墙的方式防止可能出现的外部水流的进入。

总之,排水是小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整体园艺效果最为重要的保障,需要在建园时进行布局与考虑。当然在后期也是可以进行改造的,只是成本与精力花费大一些而已。小园之主应有排水重要性的认识。下篇主要从实用的角度,分享下几种排水沟的设计以及应用场景。

感谢阅读。

怎么把水池子水弄出来(小园之艺二)(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