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大才子杨慎(为何要选择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广为人知,是为毛氏父子选为《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词。

这首词的作者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是《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篇词。

咏史的诗词很多,可不管是作为秦汉的开篇词,还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都如此之契合的确实很少见。

因为他没有一个字,具体地描述某一场场战役,某一个历史事件,却又让人觉得全部都描述了。几十个汉字,如此之凝练,勾勒出宏大的场面,这宏大的场面,又不是具象的,似乎套在任何历史场景都契合。这就非常强大了。

对比苏轼的《念奴娇》苏词,确实宏大深远,从遣词造句上来说更胜一筹。可他还是描述了具体的事件,让人一读就知道说的是赤壁之战。

嘉靖三大才子杨慎(为何要选择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1)

而《临江仙》没有具体的历史事件,却又能概括所有的历史场景。不但如此,还能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毛氏父子很有眼光。选的这首词压得住整部《三国演义》,而且让人惊艳。

在中国文学史上,对于这首词的评价并不算太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的直白。

中国人喜欢委婉,喜欢曲径通幽,即使是以豪放风格著称的诗词,往往也不是过分的直白。似乎感情必须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性的才有内涵,豪放中也必须带一点委婉。

这首词恰恰没有那么多层次的感情。语言也是通俗易懂,直来直去。有些人就不喜欢了。

而其实直白恰恰是这首词所需要的表达形式。就像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只是简单的招式,却恰恰威力无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简单的,恰恰最美。就像顶级美女,随便什么发型、什么服装都是美的,而普通的美女要通过服饰打扮才能向美女的标准靠拢。

如果不是直白,这首词一定需要更多的文字来表达它的含义,那就没有这么凝练了。

人生经历如杨慎这般复杂,大起大落,才领悟到这番道理。所谓的从“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返璞归真了。

嘉靖三大才子杨慎(为何要选择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2)

杨慎,明代名臣杨廷和之子,从小就有神童之称,正德六年,23岁的杨慎高中状元。

被封为翰林院编修一路高升,人生达到巅峰。嘉靖时期,因为大礼仪之争,率百官直谏,皇帝因此被罢黜到云南永昌。

那时的云南不是现在的令人向往的旅游之地,而是蛮荒之地。不但偏僻,未经开发,还有着漳气。

36岁的杨慎来到云南,没有就此一挫不起。而是博览群书,著书立说,临江仙,乃是他暮年之作。

作为一首开篇弹词,这并不是杨慎的主要著作,他一定也没想到,他留下的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却是这首。

正是因为不同寻常的经历,才使他有了不同寻常的感悟,写出如此气象宏大又凝练直白的词作。从这首词里,我们可以读到人生之短暂,宇宙之永恒。充满了对世事的沉淀与反思。有一种历史的豁达感。

有人拿杨慎临终前所写诗作中流露出的对朝廷的眷恋来反驳这种豁达感,这是不妥的。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并不是一直不变的,甚至有的时候本人并没有达到这种思想境界,而作品中却达到了。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总之,这首词确实有着历史的豁达感。

嘉靖三大才子杨慎(为何要选择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3)

从词句上来赏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开篇就气吞寰宇。没用文学上惯用的抑扬先抑的手法。因为对于这篇词来说,并不需要。这两句很有画面感,定出了全篇的基调。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一句大白话,直白而凝练,作为这首词转折的词句,正需要这样。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又是一幅多彩的画面,青山与夕阳,浓墨重彩。描绘出江山的壮美。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这里用到了对比渔樵,是指隐士,与英雄相对。江渚则与朝堂相对。这里暗含了一组对比,是出仕与归隐。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这是全诗的高潮又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一个喜字尤其用的妙。

一个喜字,我们似乎看到周瑜的雄姿英发,小乔的风流婉转。诸葛亮的舌战群儒,曹操的诡计多端,各路英雄豪杰都欢欢喜喜的粉墨登场。演绎着人生和历史的悲欢离合。一个喜字,我们似乎看到了。故国的雕梁画栋,朱颜与红妆,万千宫阙,风流无限。而杨慎一定也想起了自己的巅峰时期。

“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一切归于平淡,不喜也不悲。整首词妥妥的上帝视角,所谓的无我之境。

嘉靖三大才子杨慎(为何要选择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4)

因为部分字词相似,有人会拿这首和陈与义的《临江仙》做对比。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可以说,陈的歌词更雅致。而意境完全不同。虽然有北宋灭亡,南逃,思念故国这样的宏大背景。陈与义的词还是偏于个人感情的抒发,感情上层次更丰富与委婉。杨慎的词偏于对历史的概括与总结。

艺术的表达形式是由表达的思想内容所决定的。杨慎的词表达形式确实并不如陈词丰富。因为他并不需要丰富,就是需要字词的直白与凝练。

陈与义的词是个人视角,所谓有我之境,杨慎的词是上帝视角,所谓无我之境。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杨慎的《临江仙》确实是艳压全篇的不二之选。

笔名:织锦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