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是一座精神丰碑(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

雷锋是一座精神丰碑(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1)

雷锋是一座精神丰碑(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2)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12期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了帮助全国广大青年加强对党史的学习和理解,中国青年杂志新媒体集中选取在我党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作出过突出贡献的100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故事,展现四个时期青年共产党人的壮丽青春,以此共勉奋进:中国共产党是拼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中,很多与《中国青年》杂志关联密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8年)的共产党人 。

雷锋是一座精神丰碑(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3)

雷锋是一座精神丰碑(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4)

“百年英雄:共产党人,永远年轻”系列报道(28)

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

@文/本刊记者 徐吉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而斗争。”

这些文字摘录于雷锋日记。半个世纪后读来,那朴素的语言,那处处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记录,依然令人敬佩、催人奋进。

雷锋是一座精神丰碑(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5)

雷锋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雷锋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家,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弟弟相继悲惨死去,年仅7岁他便沦为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的拉扯下,艰难地长大。1960年,雷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5月,雷锋作为所在部队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一年开始,他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多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由此广为流传。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不料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电线杆,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迷,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5分不幸早逝,年仅22岁。

雷锋因公殉职后,他的事迹也逐步走出军营、走出辽宁省,首都几家大报先后报道了雷锋的生平,并刊登了他的部分日记摘抄。

雷锋是一座精神丰碑(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6)

雷锋是一座精神丰碑(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7)

《中国青年》1963年5-6期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

雷锋是一座精神丰碑(雷锋一滴水滋润了无数心田)(8)

毛主席应《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之邀而写下著名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出版“学习雷锋同志专辑”,里面刊登了毛主席应《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之邀而写下的著名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在头版刊登了毛泽东同志给《中国青年》的这一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在全国蓬勃兴起。自此,3月5日便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以《中国青年》杂志为代表的媒体集中地、长期地加以报道和推广,“学雷锋”已然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壮观持久、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从和平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虽时过境迁、世殊事异,但“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并未因社会环境、时代风尚的不同而有所减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内核的“雷锋精神”,也始终是激励几代中国人为国家建设而奋斗、为大我而忘小我的重要民族精神。即便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雷锋”仍然焕发着强大的道德感召力,拥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成为屹立在国人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

2000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00年起,将每年3月5日确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此,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发扬。

如今,“雷锋车队”“雷锋医疗队”“雷锋先锋岗”“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活雷锋”等已遍布全国,“雷锋”早已不仅是一个人的名号,而是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追求和一种生命表达。在这个推崇自我和功利的时代,它持久地向每个人发问:什么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

“百年英雄:共产党人,永远年轻”系列报道

李大钊:青春无尽,自我无尽

青年毛泽东: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

青年瞿秋白:辟一条光明的路

青年向警予: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青年夏明翰:抛头颅,洒热血,视等闲青年恽代英: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

青年邓中夏:清操厉冰雪,赤手缚龙蛇

青年张太雷:为天下人谋永远的幸福

青年杨靖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革命总会胜利的!

青年林育南:风吹起烛焰

青年周恩来:想人世成败繁枯,心无碍着

青年任弼时:“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

青年周逸群:诗书抛却,志跃八荒

青年赵一曼:“白山黑水”民族魂青年陆定一:敌人皆是 “纸老虎”,何惧之有

叶挺:半生戎马,一叶千古

冼星海:“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江竹筠:学霸,革命者,母亲青年梁军:巴莎,安格墨娜与保尔

金秀兰:治淮女杰,谁说女子不如男!

黄继光:一身硬骨头,满腔赤诚血

邱少云:纪律重于生命

向秀丽:她在烈火中永生

王进喜:“铁人”这样炼成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责编:宿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