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心理学的痛点(知识梳理浅析沉默的螺旋)

逆境心理学的痛点(知识梳理浅析沉默的螺旋)(1)

作者 | 豆豆学长

编辑 | 孟热热

本文为 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 原创作品,转载请授权

2018新传考研QQ二群全新开放:612310070

离2018考研还剩158

“每周回答一个新闻传播学问题”,是我们的一个品牌专栏。大家在看书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这个专栏下留言,我们会每周选取一个问题,以“写论文的标准”对你作出回答。我们的口号是——你问得走心,我们答得尽力!

最近大家都很少提问题,希望你们是复习一切顺利而不是停止了思考哦,那这周豆豆哥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沉默的螺旋”现象中的心理机制

传播学是一门处于“十字路口”的学科,学科边界较为模糊。发展之初传播学对各个学科的挪用和继承,决定了学科知识的初始化便是通过对其他学科的借鉴形成的。四大奠基人中的两位大家——霍夫兰和卢因均为心理学家,从传播史观出发可以看出,许多经典研究暗含心理学范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的传播学研究可能会进一步深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以下,笔者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浅析“沉默的螺旋”现象。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大致为:大众传播媒介营造“意见气候”,人们基于“被孤立的恐惧”心理进行“准感官统计”,若自身意见与优势意见一致,便倾向于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若不一致便趋向于沉默或附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探讨,可分成情境归因与个人特质归因两个维度。

首先进行个人特质归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自信心强弱

自信心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人是否倾向于表达出自己与大众媒介相异的观点。通常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自尊水平,在社交情境中的焦虑水平较低,并且有较强的个性化倾向,有强烈的自我表现需要的个人会更多地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观点来显示自己的独特属性,而个人性格中较为顺从、软弱的人多表现出沉默与附和。

(2)对归属感的需求

社会归属、社会激励、社会接纳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个人对归属感的需求越强烈,群吸引力和凝聚力越大,群体施加于个体的压力就越大。大众媒介营造“意见气候”在某种意义上便是营造了一个虚拟“群体”,使得情境压力与冲突加速了服从规则的作用,在这种焦虑的情境中,缺乏独立性的受众更加难以进行理性思考。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时代群体多样化,这一因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

(3)对问题的卷入度

除了受众的自信心与归属感之外,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提出问题的卷入度也是造成其选择附和或表达的重要因素。当受众对问题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对正确性有较充分的把握时,便会倾向于表达观点。

除此之外,问题与受众的相关性强弱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若问题与自身关联度较弱,分析便是对时间的无畏耗费,因此更常选择沉默或符合来降低思考的需要。

其次进行情境归因:

相较于特质归因,社会心理学家更关心态度和行为是如何受社会情境的影响,以至于这种影响能够超越人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人在相似的情境下做出相同的反应。笔者认为,情境归因可分为信息性、规范性影响两个维度。

信息性影响在受众是否表达观点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受众对问题缺乏把握、判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时,对于正确感的追求会使受众选择从众,尤其当坐拥话语权和权威性的意见领袖在场的情况下,从众现象尤为明显。从众不仅能够维系社会认可,又是为了增加在不确定情境中正确行事的机会。

再从规范性影响的维度来看,儿童对于成人行为的模仿以及成人对儿童进行的言语传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理性及非理性的观念甚至偏见具有了历史传承性,儿童基于工具性学习和观察性学习使得这类“社会性规范”与“常识”内化。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的平稳发展需要人们遵从特定的规则,但与此同时,受众在相关问题思考上被赋予了特定的思维定势,即便起初心存疑虑却也倾向于沉默与附和。

更甚之,当某些辨别性刺激出现(例如特定的场景),持有“异议”观点的人被群体所孤立,在某种意义上从众行为得到了进一步正强化,使得受众进一步被“常识”所“规范”,使得“沉默的螺旋”现象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优势意见大声疾呼”、“劣势意见愈发沉默”,致使压倒性舆论的形成。

从结果来看,“沉默的螺旋”现象阻碍了多元观点的表达。根据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持有优势意见的受众倾向于与那些同自身观点相似的人进行观点的比较,以寻求证实性信息和评价性信息,进一步使观点的表达单一化。而持劣势观点的受众却可能产生认知不协调,行为的影响可能会触发涟漪效应,进而波及到稍后人们对行为对象的思维与情感,进行自我说服和认知重构。

倘若事态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这样一个层面,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令人忧虑的“极端的螺旋”现象。互联网上的意见表达呈现极端化,这是一种片面且虚假的真实。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言辞也变得愈发激烈;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走向偏激。

参考文献

[1]刘海龙. 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 国际新闻界, 2001(5):62-67.

[2]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诺尔-诺依曼, 董璐.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朱珉旭. 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J]. 国际新闻界, 2014, 36(1):66-75.

[4]杜骏飞. 无法沉默的螺旋——纪念诺埃勒-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J]. 新闻记者, 2010(5):49-52.

了解更多知识梳理,点击阅读原文或者戳公号主页的18必看--问答板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