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发的正确方法(皮肤科专家手把手)

当代社会,随着大家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头发干枯、细软、甚至脱发、变白等困扰,皮肤科门诊也接待越来越多咨询头发护理和治疗的患者,数据表明80、90后已成为脱发大军。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去正确护理头发呢,这也是大家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今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李晓东就给大家总结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家养好秀发。

长期护发的正确方法(皮肤科专家手把手)(1)

首先头发的日常护理离不开洗发,如何正确的洗头发呢?首先洗发的水温不能过热,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比较合适。其次我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个简单的总结

(1)洗发的频率,如果您是油性发质,可以每天或隔一天一洗,如果您是干性发质,可以3天左右洗一次,夏天出汗多,可以勤洗,冬天则相反,但最多不要超过4天。

(2)洗发的频率与脱发并无关系,担心越洗越脱的小伙伴可以放心去洗头发了,但是注意洗发时不要使劲牵拉,动作轻柔。

(3)油性发质的头发并非频繁洗头造成。头发的油腻跟皮脂腺分泌有关,皮脂腺分泌受遗传、雄激素水平影响,但过度频繁的洗头发会对皮脂腺产生一个“缺油”反馈,从而促进它分泌,使头发看起来油油的。

洗发后的护发也有讲究,护发素要尽量在擦干头发的时候使用,这样会使护发品得到更好的吸收,越是浓缩的护发营养,比如精油、发膜之类,对于头发干度的要求就更高一些。有些护发精油在洗发前使用能缓解洗发过程中的缠绕打结,改善湿梳性,让头发更柔顺。洗发后或干发时使用,能帮助改善干梳性,增加头发光泽度,让头发看起来更柔顺健康有生气。有些护发精油还具有抗污染、热保护、护色功效。

洗发后如何吹发也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有的人认为湿发一定要自然风干,吹风筒是没有必要的,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湿发其实更容易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对头皮产生一定的损害,湿气较重的时候,也会对毛鳞片造成损伤。因此,自然风干绝不是最好的保护头皮的方法,正确使用吹风机对头皮及头发有更好的保护,洗发头建议用毛巾大致吸干水分后再使用吹风机吹干,将吹风机的温度与风力调至低档,风筒保持与头发至少30厘米的距离,尽量使用手腕转圈的方式转动吹风,避免过长时间定点加热使头发受损。头发长的人建议分层吹发,直到整头吹干。

最后日常的梳头有些人也会存在一些疑问,勤梳头有益于生长头发吗,其实这个要分情况分析,如果您是干性发质,勤梳头可以促进油脂分泌滋养头发,如果您是油性发质,本身油脂分泌旺盛,因此建议对头皮进行轻轻的按摩,能对头皮产生和缓、安定的作用。

说完如何日常护理头发,到了我们最关心的脱发环节,脱发主要跟遗传、免疫力低下、雄性激素平衡紊乱、皮脂分泌增强、细菌、真菌增值等等相关。正常人每天落发数50-100根。

如何预防脱发,首先要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经常按摩头皮并且避免烈日暴晒,避免由于劳累、失眠、紧张、用脑过度等因素造成的脱发。怎么方便的判断自己是否脱发呢,你可以尝试用手指张开轻轻从发根捋下,如果每次都有至少5-6根头发掉落,那就要警惕脱发的可能了,或者出现明显的片状脱发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常见脱发有雄激素脱发(脂溢性脱发),男性脂溢性脱发会有发际线逐渐上移,随之顶部的头发脱落,直至完全脱离。而女性脂溢性脱发的发际线可能不变,头顶部的头发会变薄变稀疏,一般不会发展至完全脱发。另一种常见的脱发是斑秃,表现为头皮上有斑片状的脱发,这与自身免疫、遗传、环境因素有关。还有一种是暂时性的休止期脱发。如在产后、停用避孕药后、手术或高烧时可能出现。还有生长期脱发、牵拉性脱发、瘢痕性脱发等等。现在市面上治疗脱发的方法很多,但其治疗效果究竟如何,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脱发的原因。也就是说,治疗脱发不仅要解决引起脱发的根本原因,还要纠正不同形成脱发本身的各种变化。治疗方式有外用药物、注射药物、激光疗法、植发等等。如果有脱发的困扰的小伙伴可以来皮肤科就诊,医生会对你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个评估,选择一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头皮、头发作为身体皮肤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得到护理,随着越来越多人对它的关注,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得到大家的传播和认可,同时我们也要有辨别虚假宣传的能力,做到科学护肤,关爱我们的头发。

来源:新华社 封面新闻 中国日报

小编说:

长期护发的正确方法(皮肤科专家手把手)(2)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怀美好,辽宁掌上健康愿陪你一路同行!感谢关注,期待分享!

本平台原创作品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合作事宜请加 QQ号:4559192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