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

《清平乐》终于迎来大结局,之前,司马光强行拆散赵徽柔和梁怀吉,在网上一片骂声,虽然历史上关于这段故事可能确有其事,但是编剧把司马光变成这种小肚鸡肠、不依不挠的样子,一天到晚盯着皇宫里的家长里短,真的是令人无语。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1)

(图当赵徽柔对着司马光展开“灵魂发问”的时候,令人心痛不已。

实际上,司马光是个一生正直的人,学历史的人都知道,司马光历经19年完成了一本鸿篇巨著《资治通鉴》,而史学家们性格里一般都具有几个特点,一是要严谨,二是要公正,所以司马光为人并不是像剧中演的那样自私,而是真的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这一点,从他小时候到老,一直都没有变过,我们通过几件司马光的小事,来看一下他的耿直养成之路。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2)

网上热议骂声一片

“小子怎敢说谎?”

司马光字君实,人如其名,他做了一辈子实诚人,可是在他小时候,也有过撒谎的经历。

大概在小司马光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家里有几个胡桃,他想吃但是不会给胡桃去皮,于是就让姐姐帮他,结果姐姐也不会。然后小司马光就去拿着胡桃找了一个婢女,那个婢女用热水一烫,很容易的就把皮给剥开了。

司马光跑到姐姐那里炫耀,然后姐姐就很好奇的问:“这是你做的么?”哪个小孩子没有点虚荣心,小司马光一脸傲娇的回答:“是我自己剥开的。”可谁知,在一旁的父亲刚刚看到了婢女给司马光的胡桃去皮的经过,于是父亲大怒道:“小子怎敢说谎?”然后劈头盖脸的把司马光给训斥了一顿,司马光羞得面红耳赤,向父亲保证,以后再也不敢撒谎了。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3)

《清平乐》司马光剧照

等到司马光长大以后,他还把这件事写在纸上,以鞭策自己,不能做一个不诚实的人。邵雍的儿子邵伯温还曾经看到过这张纸,也把这件事写进了自己的文章中,对司马光的一生赤诚赞颂不已。

少年老成的小大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今天带着大家再重温一下。

有一次,司马光读书累了,就跑出来和几个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一个调皮的小孩就沿着缸沿爬着玩,结果一不小心就掉了进去。那口大水缸比这几个小孩高多了,水也很深,那个掉进去的小孩在里面不断呼救,其他的孩子都被吓傻了,只知道哭喊,也有聪明的跑到外面去找大人了。

眼看着掉进缸中的小孩就要没顶了,司马光急中生智,从旁边地上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缸被砸破了,里面的小孩也因此得救。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4)

司马光本来就天生聪颖,过目不忘,六岁的时候就能背完《左传》,遇事又如此沉着冷静,大家都纷纷夸赞他是一个“少年老成的小大人”,有人还把司马光砸缸的事迹画成图画广泛流传,这下子,“神童”司马光就更加出名了。

“做生意得讲诚信”

司马光家里有匹马,毛色纯正又英俊高大,也性情温顺十分听话,可惜就是一到天热就会犯病,呼哧呼哧的喘不过气,于是司马光家里的官家要卖掉它。

司马光听说卖马的事,就特意去告诉管家说:“这匹马的毛病你要和买主说清楚。”管家一听就愣了,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就反驳司马光说:“像你这样,怎么能够把马卖出去?”司马光凛然的告诫他说:“一匹马能卖多少钱事小,你对人不讲实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要讲诚信,要是诚信都不能够保证,以后必定损失更多。”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5)

司马光卖马

管家听后,感到十分惭愧,于是卖马的时候老老实实把毛病给买主讲的一清二楚,结果世人都夸赞说:“司马光一生以至诚为主,以不欺为本。”名声可以说到达了高潮,百姓们都相信他。

低调的宰相

司马光自己曾经给养子司马康写过一封《训诫示康》的家训书,提到过自己小时候不喜欢穿太过华美艳丽的衣服,尽管家里有钱,但是长辈们给他穿上华贵的衣服,他就觉得很害羞脸红。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6)

宝元年间,司马光中举,当时所有的进士都要和宋仁宗一起吃顿进士宴,所有的进士都是头戴鲜花,肆无忌惮的吟诗作赋嬉戏取乐,只有司马光正襟危坐,鲜花也被他摘下扔在一旁,直到有人提醒他说,只是进士宴的规矩,代表了中举的光荣,是一种必须佩戴的礼仪,他才不情不愿的戴了一朵小花。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7)

进士宴

司马光还能低调到什么程度,他做了宰相,家里的老仆居然不知道。有一次,苏轼前去拜访司马光,听到家里的仆人叫司马光“君实秀才”,觉得十分好笑,他就开玩笑说:“你家主人早就不是秀才了,已经当上宰相了,外边人都叫他君实相公!”家里的仆人被苏轼吓了一跳,以后再也不敢随意地称谓司马光了,每次都毕恭毕敬地叫“君实相公”,而且还说:“幸好有大苏学士教我,不然我就是无礼的仆人了······”司马光后来见了苏轼,忍不住长叹:“都怪你,我家里的仆人都被你教的不亲近我了。”

当着最大的官,做着最低调的事,司马光这个宰相,历史上也算是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不解风情的耿直BOY

北宋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两个朝代,士大夫生活富裕,难免也就会多几个红颜知己,有纳妾蓄妓的风尚,苏轼的女人就有五六个。司马光反而和死对头王安石在这方面惺惺相惜,是当时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蓄妓的名士。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8)

司马光、王安石

司马光和妻子张夫人结婚快三十年了,结果张夫人一无所出,司马光也不放在心上。张夫人和丈母娘却急得半死,偷偷的给司马光安排了两件“好事”。

一天,张夫人背着司马光买了个美女,安排她去接近司马光,然后张夫人借口外出,把空间留给这二人。谁想到司马光泡在书房里对美女是不理不睬,那美女对着司马光搔首弄姿,百般风情,可惜司马光不为所动,她又随手取出一本书,娇滴滴的指着封面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啊?”但司马光把书夺回又远离她两米开外,板着脸说:“中丞不是书,是官职。”美女大失所望,感到十分尴尬,不过她十分钦佩司马光的正直君子之风。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9)

还有一次,丈母娘给女儿张夫人出谋划策,妄想生米煮成熟饭。司马光的老丈人邀请他到家里赏花,到了晚上,张夫人没来,却来了一个美貌的丫鬟服侍司马光就寝,结果司马光毫不客气,大怒地说:“你趁着我夫人不在,来见我作甚?快走!”连骂带吼的把丫鬟给赶跑了。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10)

司马光一生无子

第二天,老丈人家里的宾客知道了这事,都夸司马光和张夫人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翻版。唯有后来苏轼取笑道:“可惜司马光不会弹琴,只会鳖厮踢(像甲鱼一样在泥地里乱爬)!”

司马光还能有多耿直,他和妻子相依为命居住在洛阳的时候,适逢元宵节,洛阳灯会享誉天下,张夫人老早就想去看了,她就向司马光提议一起出去游玩,花前月下看灯。谁知司马光指着家里的灯说:“这不是么,何必出去看?”张夫人急了,说:“不止看灯,还能看到人呢。”司马光憨厚一笑:“看人?我难道是鬼么?”得了,元宵节司马光竟然让夫人看着他写书!放到今天,肯定是个妥妥的直男,万年单身狗。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11)

《清平乐》司马光上谏剧情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12)

怀吉徽柔

司马光为人正直的典故还有很多,晚年他自己给自己就封号为“迂叟”,自嘲自己是个坚持保守的老叟,尽管政治生涯并不突出,可他做的每一件事,却是尽心为国。大文豪苏轼就曾评价他说:“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司马光这个人,骨子里就是一个耿直忠正的人,或许在他眼里,没有私情,只有对错,这可能就是他一生行事的原则,也是他在剧中坚持拆散徽柔和怀吉的原因,希望电视剧不能只注重片面,要尊重史实,还司马光这个耿直BOY一个清白!

司马光怎么能搬起大石头(还在埋怨司马光)(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