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说诗经思无邪)

孔子说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说诗经思无邪)(1)

孔子编订了《诗经》,并且对《诗经》里诗作出了总体评价,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

孔子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说这里面所有的诗都没有不正经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都属于正能量。

可奇怪的是,古代一些儒家学者却对“思无邪”这三个字解释来解释去,争论不休,以致出现“世儒解释终不了”的局面。

首先是有“世儒”跳出来说,“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在此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不是“思想”的意思。清人俞樾在《曲园杂撰·说项》中也说,“思”是无意的语音词,本来没有意义。

那么“无邪”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又有人说“邪”通“余”。“无邪”就是“无余”,就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甚至有人把“无邪”解释为无关思想的“音乐纯正”。

有些儒家大概觉得样解释太说不过去,便说“思无邪”只限于《颂》和《大雅》。这明显不符合孔子言论,孔子明明说的是“《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怎么只限于《颂》和《大雅》呢?

最狡猾的还是朱熹,他在《朱子语类》里说:“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他故意把孔子《诗经》的评价歪曲为孔子对读者的要求,而且公然说诗经中的爱情诗和讽刺诗不属于无邪的范围。

不过朱熹的狡辩,也正好暴露了“世儒解释终不了”的真实动机和别有用心,原来他们是为了维护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统治者的尊严,想把《诗经》的爱情诗和讽刺诗否定掉。

确实,《诗经》里编选了大量的爱情诗和政治讽刺诗。其中的爱情诗就有:《郑风》里的《溱洧》、《褰裳》、《野有蔓草》、《将仲子》、《子衿》、《风雨》,《邶风》里有《静女》、《击鼓》,《卫风》里有《木瓜》,《周南》里有《关雎》、《汝坟》,《召南》里有《摽有梅》,《卫风》里有《 淇奥》,《鄘风》里有《 柏舟》,《秦风》里有 《蒹葭》《卫风》里有《 伯兮》。,而且那首爱情诗《关雎》居然摆在《诗经》之首!

其中讽刺诗,《大雅》里就有《板》、《荡》、《瞻》及《召南》等“怨怼”之作。而《邶风·式微》《王风·扬之水》《召南·小星》《邶风·北门》《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鄘风·相鼠》《曹风·候人》《曹风·鸤鸠》《鄘风·墙有茨》等等,都属于讽刺诗。

孔子居然把这些诗都编入《诗经》,叫国人世代传颂,这让那些封建卫道士太难堪了,更让封建统治者如坐针毡,于是就竭力歪曲孔子的评价,无奈怎么也找不到像样的说法,于是争吵不休。

世儒们害怕“思无邪”这三个字,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而且事关重大!

因为孔子说《诗经》里的诗全部“思无邪”,,一首首都摆在那儿,这实际上也是对后人怎样读诗写诗发表诗乃至所有的文艺作品,提供了一个范例和标准。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文学批评标准和编审标准:凡是这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就是可以发表的!

难道不能这样认为吗?我们不是尊之为国学《诗经》吗?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这样认为,难道现在反倒不能这样认为?如果哪位专家要反对,那就请你放马过来,老夫与你单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