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

杀猪、杀羊、杀鸡、杀鱼这样的场景,该不该让儿童乃至他们的家长看到?


甚至,我们的下一代,该不该去直观地了解每天的食物来源?该不该去思考,每天的食物,是由哪些动植物贡献过来的?


对于贡献给我们的饮食、供养着我们的生命体的动植物,我们该赋予哪些情感?不是怜悯,不是不屑,更不是鄙视,而应是敬畏和感恩!

☞ 作者:郭海岩(自然教育·研学实践基地 / 首席架构师)


01朴素的乡土记忆:杀年猪


冬至大如年。过了冬至,年就一天天临近。过年了,乡下总要杀年猪。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猪”有着特别的意义:有家必有猪。家里的剩饭剩菜、地里的菜叶野草,都靠猪来消耗。干草树叶在猪圈里,经过猪的踩踏和粪便的“滋润”,成为农家上好的有机肥。可以说猪在传统循环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2)


杀年猪,更是农人的“年终大典”。


打了一年猪草的乡村儿童,终于观摩到杀年猪的情景,便有了深深的乡土记忆。记忆里是邻里间互相帮忙、热火朝天的场景,是一年辛劳后的丰盛回报。


生命供养生命的道理,在年复一年的杀年猪仪式里,成为朴素的人生哲理。


02“另类”的自然教育:让儿童观摩杀年猪


湖北巴东野三关镇福娃娃幼儿园的创始人,也想把杀年猪的记忆留给孩子们。于是,就在两年前,他组织幼儿园孩子们,现场观摩了一次杀年猪。


园长介绍了活动的细节:活动前提前告知了家长并得到认可,活动现场,宰杀时血淋淋和尖叫的过程并未公开进行,给孩子们看的是洗净刮毛后的解剖过程和一些器官介绍。当天上午杀了3头年猪,下午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吃了年猪饭,都很开心。下午近800名家长来参加家长会,也都鼓掌认同。


然而,当这个观摩课程经各大媒体报道后,网友的评论却褒贬不一。


一些网友表示,这是给孩子们增长知识的机会: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3)


@晚春初夏的你:没什么不好的,长长见识,不然以后10后别说杀猪了,猪什么样都不知道。

@我是外婆奶奶小祖宗:我觉得很好啊,我们小时候,过年杀猪,小孩都围在村口看,原生态教育很好,不然,现在的小孩越来越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了。

@键盘治国:吃着肉,以为不看见动物的死亡,就是仁慈善良了?看动物是如何因我们而死,有什么问题?

@起名困难症患者:小时候农村杀猪宰羊的孩子在旁边玩,也没见谁心理扭曲啊,平时自己没杀过鸡杀过鱼么?

@Aya阿亚:还好吧,知道死亡的残忍才会懂得珍惜。正确的引导很重要!

@重度毒舌患者:很好,我很反感老师整天童话教育。


也有网友质疑,这令人窒息的操作,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4)


针对来自各方的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幼儿园创始人感到很无奈:


杀年猪是土家族重要的民族风俗,每年冬天都会杀年猪,请左邻右舍亲友一起吃,热闹分享丰收的喜悦,这一民俗甚至成为地方产业。幼儿园有600多名孩子,大部分都是当地土家族人,孩子在这样的民俗中出生,自己家里都会杀年猪,也会去邻居家看杀年猪,都有类似经历和体验。


03让孩子们养猪、杀猪,这个电影却感人泪下!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5)


同样是有关杀猪这个话题,日本曾经拍过更具教育意义的一部电影:《小猪教室》。


在晴朗舒适的四月,某小学六年2班的孩子们迎来了新任教师星先生,与之一同前来的竟然还有一头憨态可掬的小猪。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6)


星老师为孩子们制订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计划,那就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六年2班的各位将共同饲养、照料小猪,等它长大后再一同把它吃掉。


星老师的做法在学生和老师中间引起轩然大波,最终还是在校长的支持下得以实行。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7)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8)


孩子们为小猪搭好屋子,为之取名小P,定期为其打扫房间,清理粪便。围绕着小P,各种有趣而令人紧张的事件交替发生。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9)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0)


小P一天天长大,孩子们也即将毕业,而吃掉小P的决断时刻也一天天临近……


04日本的生命教育课:打猎、宰杀、享用、感恩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1)


而在日本的Whole Earth自然学校露营课程上,会让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参与养殖,每天照料小动物,到最后这个动物便成为他的食物、他身体的一部分。

比如孩子们中午吃完牛肉,下午去农场之前引导员会提问,牛能活十几年,农场的牛只能活几年,为什么不能活那么长时间?它和人的关系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吃牛肉、喝牛奶?

这些问题,让孩子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有了思考和启蒙。


这个学校还有一项课程是猎鹿,这也是食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2)


打猎,一直是个有争议的活动。Whole Earth的理念是共存,即不绝对以人的角度出发,也不是绝对的保护,而是将人和自然看成共生体,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互动的,相互依存和制约。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3)

用猎夹捕获到鹿以后,领队会将鹿宰杀。鹿头被迅速地割下来、鹿皮被剥掉,很快鹿肉被分成一块一块,为晚餐准备。


身临“血淋淋”的场景,孩子们会回想起刚刚这只小鹿还在林间奔跑、阳光下觅食。但霎那间,就成为餐桌上的食物。

就餐前,大家要集体进行感恩,感谢这个生命的牺牲,也感谢滋生这个生命的万物。



虽然孩子们不会完全理解,但也会朦胧地知道:生命的过程也许就是这样,在其它生命的供给上生存,最后也将自己献给自然。人,亦如此!


05新西兰的野外生存课:“野性”必须回归!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4)


新西兰的深绿丛林学校,也常常让大点的孩子们自己狩猎、宰杀、剥皮、烹饪,他们认为这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没必要让孩子们永远活在童话世界里。


孩子们会在这里学习完全适应野外生存的一切技能。

他们将学习如何收集火种,会自己钻木取火,学习伪装和跟踪,学习亚麻编制和制作绳索。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5)


他们学习种植和养殖,学习辨别可以食用和药用的植物。更有甚者,他们必须自己宰杀猎物,并将它们烹饪好,变成自己的午餐。


让孩子亲手宰杀猎物,是否有些残忍?校长乔伊·蒙卡兹可不这么认为。


学校用的是数百万年来父母教育孩子的智慧。数百万年以来,人类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野性”必须回归,因为人类的本质,就是采集者和猎食者。


06每个孩子都需要补上一课:生命供养生命


哪怕是在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里,都有人对即将杀掉的自家喂养的动物,比如鸡鸭猪牛羊等,表示出悲悯和不舍。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6)


因为人们在日常朝夕相处的喂养生活中,总会不由自主地对这些可爱的动物倾注自己的感情。一旦产生感情,下手结果掉它们的生命,并将其端上餐桌,就变成一件极为煎熬的事情了。


而对于现在生活富足、根本看不到杀掉小猪的“必要性”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就像电影《小猪教室》中班主任表达的养猪的初衷一样:食物是人类活着的必要条件,但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懂得吃东西的真正意义。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7)


那么,杀猪、杀羊、杀鸡、杀鱼这样的场景,该不该让儿童乃至他们的家长看到?


甚至,我们的下一代,该不该去直观地了解每天的食物来源?该不该去思考,每天的食物,是由哪些动植物贡献过来的?


对于贡献给我们的饮食、供养着我们的生命体的动植物,我们该赋予哪些情感?不是怜悯,不是不屑,更不是鄙视,而应是敬畏和感恩!


有关“生命供养生命”的人间大道,我们该给孩子补上一课!


这一课,当然不必都像福娃娃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去观摩杀年猪。也很少有条件像日本和新西兰的孩子一样,去喂养、捕猎、宰杀动物。


杀年猪的十大趣事(让孩子观摩杀年猪)(18)


“生命供养生命”的教育,不限于了解大型动物的生命历程。


哪怕是教育农园的蔬菜、瓜果、小动物,都同样可以引导孩子参与这些生命发生、成长、繁育,以及被人类享用的过程,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五感,体悟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多彩、生命的伟大,从而心生感恩和敬畏。


统筹:海岩 | 编辑:于飞 | 视觉:冉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