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卫星数据平台未来展望(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

前言

9月13日21时18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E”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航天卫星数据平台未来展望(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1)

卫星又被称为人造卫星,它应该是用途最广、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航天器,卫星发射数量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因此,卫星产业是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收入规模更是占航天产业的70%以上。

航天卫星数据平台未来展望(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2)

卫星分类:按用途分为导航、遥感、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

用作无线电通信中继站,通过转发无线电信号传输电话、电报、传真和数据等,是世界上应用最早、最广的卫星之一。

航天卫星数据平台未来展望(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3)

导航卫星:

从卫星上连续发射无线电信号,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

遥感卫星:

通过对地球系统或物体进行特定电磁波谱段的数字化成像观测,进而获取观测对象多方面特征信息。

航天卫星数据平台未来展望(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4)

根据UCS Satellite Database,截至2021年末,美国拥有/运营卫星2960颗,其中,通信、遥感卫星数量分别为2255颗、464颗。而同期,我国拥有/运营的卫星数量为499颗。

卫星分类:按轨道高低分低轨、中轨、高轨

高轨道卫星:距离地面约3.6万公里,在赤道上绕行地球,又称为同步轨道卫星或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航天卫星数据平台未来展望(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5)

中轨道卫星:距离地面2000-3.6万公里;

低轨道卫星:距离地面300-2000公里。

根据UCS Satellite Database,截至2021年底,全球低轨道卫星共有4078颗,占比达80%以上;2020年以来,低轨道卫星发射数量爆发式增长,全球在2020-2021年分别发射1150、1697颗卫星,其中有轨道高度数据披露的低轨道卫星数量分别为1122、1664颗,占比分别为97.6%、98.1%。

航天卫星数据平台未来展望(太空经济的核心组成)(6)

全球来看,低轨道卫星为第一大组成,发射数量近两年高增。我国近年来卫星发射也以低轨道卫星为主。

老斜说

由于卫星运行所需的轨道、频谱资源具有稀缺性、排他性,且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卫星产业战略价值极高。

#创作挑战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