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富源县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战略,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县城建设、脱贫攻坚、安全稳定“四大攻坚战”,破解了煤炭“一煤独大”发展瓶颈,闯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时代新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2)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3)

经济实力实现大跨越

富源作为云南东大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是滇中城市经济圈和黔中城市群的重要连接点,区位优越、资源富集、历史悠久,盘西铁路、南昆铁路、沪昆高铁和曲胜高速架起了山区县跨越发展的通途,全省最优质的主焦煤矿区和长江以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坐落胜境大地,富源魔芋和大河乌猪两个品牌享誉全国。

这十年,是富源经济实力大跨越的非凡十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52.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90亿元,年均增长5.9%,获评2019年度全省县域跨越发展进位县、2020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2021年西部百强县排名第90位。常住人口人均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到4.32万元、4.29万元和1.65万元,均实现翻番,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4)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5)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6)

产业发展实现大提速

这十年,是富源产业发展大提速的非凡十年。富源县坚定不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了多点支撑、优势互补的产业新格局。粮食、烤烟产量持续稳定,特色经作提质增效,农产品精深加工初具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以大河乌猪为主的畜牧业健康发展,富源魔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列为全省“一县一业”特色县、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21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95亿元,较2012年增加58.9亿元。

煤炭产业涅槃重生,全县煤矿平均单井规模由19.18万吨/年提升至72.21万吨/年,规划产能由3300万吨/年提升至4405万吨/年、占全省的30%,建成全省首个智能化工作面、首个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地方煤矿实现了从“小散弱”到“大优强”的转变。

工业园区从无到有,投入近12亿元规划建设了3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中国铝业、今飞、万里扬等行业领军企业先后入驻,入园企业达46家,工业园区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列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合规园区,成为了产业发展的“新洼地”。

绿色铝精深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原铝就地加工转化率全省领先,建成了今飞、飞扬、锦鸿、格威等一批铝产业加工制造项目,基本形成“电解铝—铝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循环产业链,成为了全省铝产业链条最完整的聚集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铝产业),2021年铝产业产值达85.95亿元。新型煤化工、电力、建筑建材等产业稳步发展,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0.1亿元,较2012年增加65.4亿元。

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顺利通过评审,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建成投用,煤炭智慧物流园区启动建设,建成西南三省最大的富村镇魔芋专业化交易市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乡村新型购物中心建设试点县。旅游产业破冰前行,多乐原创建为全县首个国家4A级景区,陶源溪谷、起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农旅文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中老铁路(富源—万象)国际货运班列顺利首发。2021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8.2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5倍。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7)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8)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9)

城乡面貌实现大变样

这十年,是富源城乡面貌大变样的非凡十年。富源县全力推动以县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34.1平方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50.7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越来越大。“县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一片两线三河四园五湖八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北片新区14条24公里市政道路和综合管廊、绿化亮化工程全面建成,12平方公里的新城格局全面形成,县城建成区面积由10.78平方公里增加到14.32平方公里。

城乡面貌越来越美。北片新区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用,一批高品质商住小区、商业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县城建成区绿地率由14.71%提升到33.06%,县城公园绿地面积由38.72公顷增加到117.23公顷,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县城,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新色半城绿”的华丽蝶变。乡村建设不断提速,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成功创建2个省级、14个市级、6个县级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越来越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县城东门河、清溪河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沿街屠宰、以路为市、违规搭建等城市顽疾得到有效解决,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两污”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由13.23%、29.53%提高到75.95%、65%,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0)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1)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2)

民生福祉实现大改善

这十年,是富源民生福祉大改善的非凡十年。富源县坚持将每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累计投入142.08亿元,8个贫困乡镇(街道)、13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5584户111818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贫困县高质量摘帽,省级脱贫成效考核连续三年为“好”。全省、全国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现场会先后在富源召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库建设等典型在全国推广,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富源均榜上有名。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累计建成5座中小型水库、1347件农村供水工程,连片供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100%,群众饮水更加安全。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1134千米,行政村100%通动力电,群众用电更有保障。沪昆高铁富源北站建成投用,硬化农村公路1650公里,全县通车里程达4067公里,行政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建设5G基站221套,行政村网络覆盖率由58%提升至100%,群众通讯更加畅通。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投入资金22.68亿元,新建各类学校69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57.8%提升到88.03%,高考本科率从52.32%提升到72.96%,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被表彰为省级教育工作先进县,被认定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新建卫生院(室)115个,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数分别增长13%、80%,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全达标,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升。公共文体设施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成功创建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转移就业260万人次。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3)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4)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5)

治理水平实现大提升

这十年,是富源治理水平大提升的非凡十年。富源县毫不放松保安全、护稳定、促和谐,营造了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创新制定煤矿“黄红牌”管理、驻矿盯守、瓦斯治理“两把锁”管理等制度,持续加大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从2012年的176起下降至2021年的21起、下降了88%,死亡率下降了40%。

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圆满成功,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范化解,“平安富源”“法治富源”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全县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始终保持为零。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打好“三大保卫战”和“7个标志性战役”,深入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全面完成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全县堆煤货场全部取缔关闭、统一规划,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1个、生态文明村1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全覆盖,5条河湖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25%。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6)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7)

富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富源投入多发展快)(18)

下一步,富源县将聚力打造“煤炭绿色发展示范区”“绿色铝精深加工聚集区”“滇东门户城市”,着力构建通达的现代交通体系、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的现代城镇体系、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体系、良好的城市文明体系和包容的对外开放体系,进一步提高富源在“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推动富源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富源融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