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

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1)

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说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由此可见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多高山,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就发生过一场声势浩劫的灾难,这就是鲜为人知的1970年的云南通海大地震。

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2)

还原历史

在中国的历史上,被人们所标记的大型自然灾害为之众多,其中,地震灾害中人员的伤亡率达到最高,例如人们所熟知的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其中汶川地震中,死亡人数达到了69227人,唐山大地震中死亡人数高达242769人,这一串串数字令人感到无尽的悲鸣。

"地震"二字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所避之不及的一道生命线,然而在通讯并不发达的90年代,人们对于地震鲜少知道,这也才有了1970年云南通海大地震的一场灾难笑话。

当地时间1月5日1时0分34秒,云南省通海市发生了7.8级大地震,通海的一声巨响让当时身处在通海县的人们陷入了恐慌,通海的地震产生的断裂带从峨山至曲江北,将整个通海撕开了一道大裂口。

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3)

地震发生时,处在公路建设的民工还正上着夜班,只听见一声巨响,旁边的墙体倒塌了一整片,民工们还未来得及放下手中的锄头便被淹没在了一片废墟之下。

更令人所悲痛的,是驻扎在红旗公社的136名女兵,地震发生的时候,来自公社的女兵们正在营房里接受着集训,地震发生时刻,女兵们也是毫无感应,在极度的震核之后。这群女兵才意识到生命的危机,可喜的是,女兵们所住的营房并没有发生坍塌,一群姑娘以极快的速度奔出了营房,来到了暂时安全的空地

但事发突然,姑娘们还没来得及穿上外衣,便一股劲跑了出来,直到部队首长吹起了集结号,所有幸存者开始集合起来,她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穿的这么少,一群姑娘低头涨红了脸。

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4)

看见自己的营房尚存,便快速奔向营房去寻找衣服,但就在这片刻间,一场强烈的余震再次发生了,营房全部坍塌,136名女兵全部惨死的营房下,惨剧接踵而来,人们不断陷入恐慌。

但是还有大部分人感到疑虑:"真的发生地震了吗?可报纸上都没报道啊",人们的内心普遍皆是如此,按照常理,发生这么大的灾情,各大媒体报刊应纷纷登载。

但那是1970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动荡时期",同时,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恶化时期,苏联还扬言要对中国动"核手术",这样一来,地震时受灾群众就更加以为是爆发了"核战争",这样的一场地震误会便这样展开了。

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5)

精神的救济粮

过了很久以后,国家的报纸上才终于刊登了这一历史性的灾情,但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云南通海发生地震,受灾地区人民在我党的领导下进行抗震救灾工作"。

令人更为惊奇的是,这次的救灾工作伸出援手的不是丰厚的救灾粮,而是一封封慰问信,一枚枚徽章。虽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在物资极其匮乏的1970年,这一切都是不可实现的。

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6)

灾区人民也顶着这份精神力量向国家提出了"三不要"的主张,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

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个体总是显得如此渺小,个体的力量是无助的、单薄的,但幸运的是,在这个广袤的地球上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个体。他们有医生、有战士、有农民,当地球上的一方出现危难时,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来守护着这片土地,慢慢的,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

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7)

正视灾难,立足和平

唐山大地震后,著名导演冯小刚以此为鉴,拍了一部名为《唐山大地震》的电影,以此来缅怀在大地震中牺牲的人民群众,也警示人们正视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包括汶川大地震后,人们也设有纪念日来缅怀这一地震灾害,那到了1970年的云南通海也理应如此。面对这些在中国土地上造成的创伤,现如今的人们也理应正视这些灾难,以史为鉴,在今后的发展征途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8)

目前,人类对于灾难还是无法精准预知的,但在面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人们已经有了足够的人力、物力来缅怀这一切。

有关通海地震当时真正死亡人数的调查,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数据,但被确立的是,这是1970年前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伤亡率次于汶川、唐山。

也正是由于这次地震,人们首次对地震灾害引起了重视,这是中国地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人们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还原这一历史面貌,将这次地震的相关记载也刊载在了博物周刊上,以此也达到了还原历史本貌、缅怀先烈的目的

1900年以来的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9)

纵观华夏,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经历过太多的沧桑,无论是战争还是灾难,人们都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在这其中,也有无数的中国人牺牲在了这片土地下。

这些先烈都是来自于民族的宝藏,人们给予了极大的尊重来缅怀他们,以此来铭记历史上的每一次教训,当然,在铭记的同时也将华夏的精神不断的传承下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