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代汉语知识大全(敲黑板划重点教你分清古汉语里的)

现代汉语里,人称不外乎:你我他。

但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讲究“上尊下卑”,所以,会把简单的你我他人称,衍生出各种称谓方式,比如尊称和谦称,还有他称、鄙称、专称、惯称等等。

所以,现代人读其古文,也会被人称搞晕。

小学生古代汉语知识大全(敲黑板划重点教你分清古汉语里的)(1)

过去在一系列的复杂称谓之中,有人总结出了“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

“家”为大是自称长辈和平辈家人的谦称,如“家父”丶“家母”或“家兄”等等。

“舍”为小:是谦卑的自称,即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份小或年龄小的家人,如“舍弟”丶“舍妹”等等。

“令”为外人:凡称呼别人的家人,无论辈份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以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当然,这个令是指你的,而不是其他人的。

小学生古代汉语知识大全(敲黑板划重点教你分清古汉语里的)(2)

但乃父、乃师指的不是其他人,就是你的……

这个称谓陆游在《示儿》诗里就有用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乃翁,就是“你父亲”,代指诗人陆游。

小学生古代汉语知识大全(敲黑板划重点教你分清古汉语里的)(3)

同样是你的意思,但没有尊重的色彩了,比如:尔等,尔曹……甚有鄙意。

子VS君

也是你的意思,但尤其显得尊重,也通常是对男性的尊称。

现代汉语里,也就是兄长哥哥的意思。

但在古代意思就比较复杂了,首先兄是为同行拉近距离。

比如古代同科进士,年龄相差悬殊,同出一门,即便相隔60岁,也只能以“年兄”、“年弟”相称。

而亲密的朋友之间,也常这样称呼,甚至不管年龄大还是小。

如朋友互相尊称便启用这个词儿,书面体中尤为常见,比如,仁兄、学兄、大兄……甚至干脆称为“某某兄”。

小学生古代汉语知识大全(敲黑板划重点教你分清古汉语里的)(4)

甚至也不一定限于男性,因为兄也可以被用来恭敬地尊称女士。

好比鲁迅先生和学生许广平恋爱,情书中两人之间便是以“兄”相称,既亲切又持重,颇为得体。

我、吾、予、余

“吾”和“我”多用于对话.

“余”、“予”多用于文章自叙,其中“余”“予”相通

在《道德经》中,“吾”和“我”不是同一个概念.老子把一个人分成“吾”和“我”:“吾”指代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我”代表真我,是自我修炼的成果。

小学生古代汉语知识大全(敲黑板划重点教你分清古汉语里的)(5)

另外,在语法上也有区别:

上古时代,“吾”和“余,予,我”在语法上有分别.都可做主语,但“吾”尚可用做定语,一般不用做宾语,如“吾日三省吾身”,做宾语时必须防在动词前边.如:居则曰“不吾知也”;“余,予,我”尚可用做宾语.如:今者吾丧我.——《庄子》.“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c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