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女人的特点 湖州人氏杭州女婿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瑾华

浙江湖州女人的特点 湖州人氏杭州女婿(1)

文化大家沈尹默。

沈尹默是谁?也许你一时感到茫然,但如果问,你知道有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四大名著吗?你或许有印象,也可能还看过这套四大名著:红色封面的《红楼梦》、蓝色封面的《西游记》、绿色封面的《水浒传》、黄色封面的《三国演义》。那么你知道,这四大名著的书名是谁题的吗?你可能不一定知道。

答案是:沈尹默。

“1953年起,四大名著的新校注本陆续编辑出版,当时的人文社社长、总编冯雪峰熟悉沈尹默先生,沈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有深湛的修养,学问好,书法好,所以人文社出版古典文学作品如果要有书法题签,沈尹默先生应该就是合适的人选了。而且这些题签至今还在继续使用,为什么?为了美观,为了符合读者的喜好。”《笔下云烟》的作者、杭州随笔作家周维强说。

这本新近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笔下云烟》,此中“云烟”,正是沈尹默先生的题签往事。

沈尹默祖籍浙江吴兴,是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更是一位在书法史上颇有成就的书法家。谢稚柳教授品评尹默先生字:“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

周维强是浙江嘉兴人,散文家,多年来爱好中国古典文化,平时对古典书画多有关注。本人说,“笔下云烟”取自沈尹默诗句“笔下生云烟”,此处借用是指沈尹默法书的生意盎然。他说,沈尹默先生书法的声誉,其实早在民国年间就已经很高了。

周维强说,以学问做书法的根底,或许可以说是那一辈书家的常态,也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一个传统。沈尹默当年在北大等学府教的是中国诗和中国史等,后来书法的名声盖过了其他方面的名声。尤为难得的是,在那个文化新旧交替的时代,沈先生出入新学旧学,绝无门户之见。

这样一个民国雅人,也是一个有趣的,真实的人,通过《笔下云烟》,一个世纪后,我们依然可以触摸得到这个人。

浙江湖州女人的特点 湖州人氏杭州女婿(2)

沈尹默题写书名的《红楼梦》。

【祖籍浙江湖州,沈尹默的杭州往事】

沈尹默1883年生,祖籍浙江吴兴,也就是今天的湖州,20世纪初曾在杭州教书。1971年病逝,终年89岁,其骨灰家人遵他的遗嘱,撒在了东海。

沈尹默出生于陕西汉阴,1907年与母亲彭氏移居回祖籍浙江吴兴,后来又到杭州。他在1957年4月4日写的自述中这样说——

“我是浙江省吴兴县竹墩村的人,但我出生在陕西兴安府属之汉阴厅,一直到24岁才离开陕西,回到故乡来,住了三年。”

吴兴,就是现在的浙江湖州。所以湖州人把沈尹默视为乡贤,请乡贤题写有名的《双溪高氏家乘》也在情理之中。

有记载,沈尹默81岁时返回故里,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之感”,这是解放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返回故里。这一次,他和张宗祥先生和夫人等一行六人来到湖州,还为湖州制笔业把过脉,对湖笔的制作工艺给了自己的建议,当年的《浙江日报》还做过报道:《湖笔老店过生日》,报道的是王一品笔庄过222岁生日,沈尹默先生、张宗祥先生试笔,留给笔庄的雅事。

说到沈先生的书法大名,还有一段颇有意味的“杭州往事”。

1907年初,沈尹默应聘至故乡湖州,到当时的南浔镇正蒙学社任教。两年之后,他到了浙江高等学堂——也就是今天的杭州高级中学的前身,担任文科教员,教授“掌故史”。在杭州期间,他还先后在浙江官立第一中学、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直至1913年2月7日,他离开杭州,赴北京大学执教。

正是在杭州,他认识了苏曼殊等民国文人,后来,又认识了当时在杭州陆军小学堂教书的陈独秀。

“沈尹默先生好几次在自己的文章里说,他25岁由长安移居浙江,在杭州见到陈独秀,陈独秀对他说你写的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沈尹默受此当头棒喝,虽初觉刺耳,继而仔细一想,说得确实不差,于是痛改前非,重新学起,不意而卓然成就一代大家,以至于书名掩盖了学术的名声。”周维强说,此后沈尹默和陈独秀也成为好友,在杭州徜徉于湖山之间,相得甚欢。

沈尹默的夫人禇保权,字平君,其书法和沈尹默的相似程度,几可“以假乱真”。这位禇夫人一方面聪明善学,近朱者赤,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家学渊源。

周维强说,褚夫人出自杭州余杭褚氏,娘家乃是书香门第。族中有叔辈褚德彝,号礼堂,是书法名家,隶纂行皆俱佳。

有一段伉俪佳话。1932年,沈尹默担任国立北平大学校长时,褚保权是校长室秘书,因此得以“精研‘沈体’”,当时她还不是沈尹默夫人。有一次,褚保权有意把自己写的一幅字夹在沈尹默的写件里,对沈尹默说,“您看一下是不是有脱落的字”。沈尹默认真看了一遍,承认有一处脱落了,随即拿笔补上,若不是褚保权说穿,他自己都没发觉。

沈尹默和褚保权于1947年10月10日在上海结婚。这一年,沈尹默先生已经65岁,褚保权女士45岁。上世纪50年代初,黄裳先生访沈尹默先生,在沈先生家中卧室墙上看到一幅字,“飞动腴美”、“正是沈先生书法的风格”,原来正是沈夫人所写。

还有一段沈尹默跟杭州的缘分,如果要追溯沈先生的第一个题签,可以追溯到1909年,那年的尹默先生27岁,居于杭州。这一年,杭州有一本陈曼生的书法作品《陈曼生先生真迹》,题签即出自沈尹默先生的手笔。这位陈曼生,即陈鸿寿,钱塘人,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人氏,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卒于道光二年,是清代书画篆刻名家,“西泠八家”之一。据说陈曼生曾入浙江巡抚阮元幕府,“暇与诸名士刻烛赋诗,群以为不可及。”

浙江湖州女人的特点 湖州人氏杭州女婿(3)

沈尹默写书。

【与“二周”的交往,都在彼此的日记里】

除了是浙江女婿,沈尹默跟几位民国浙江文人,也有往来。

浙江绍兴人周作人在京城古都八道湾11号的宅邸,书房名“苦雨斋”,这“苦雨斋”,就是沈尹默给题的匾额。当时沈尹默共题了两幅“苦雨斋”匾额,一幅装裱了,另一幅没有装裱,后来装裱的那幅还在周家人手里,另一幅未装裱的,后来被周作人送了人,2011年,这幅“苦雨斋”被获赠人鲍耀明以70万元的价格被售出。

当时北京有“五马”、“三沈”、“二周”之称,都是北大的风云人物,其中”三沈“,有一位就是沈尹默,”二周“,指的是周作人周树人兄弟。

在周作人的日记里,常出现沈尹默的名字,说明两人当时交往密切。周作人称沈尹默“沉着有思虑,因此虽凡事退后,却很起带头作用”、“朋友们送他一个徽号叫鬼谷子,他也欣然承受。

周作人另有一个评价,说中国新文学初起,说那时新诗人,只有沈尹默和刘半农“具有诗人的天分”。

周维强说,沈尹默给著名的“二周“的周作人写过字,也给周树人即鲁迅写过字。

沈尹默和鲁迅的相交,始于1909年。当时沈尹默在杭州教书,通过弟弟沈兼士的介绍,在杭州认识了鲁迅,此后两人就一直来往。据统计,鲁迅的日记,共有53处提到了沈尹默先生,内容涉及:一起参加朋友的宴席,互相拜访,互赠著作等。

1933年12月,鲁迅、郑振铎合编的《北平笺谱》由荣宝斋印行,沈尹默和沈兼士兄弟受鲁迅之邀题签。这本书共收了木刻套印彩笺332幅,鲁迅承担了400元印费,他对这套书是非常满意的。

沈尹默夫人褚保权后来还专门写过文章,追忆沈先生与鲁迅先生的友情。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这份情谊仍在延续,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的《鲁迅全集》,题书名者正是沈尹默。

沈尹默写过两篇关于鲁迅的随笔,一篇是《忆鲁迅》,一篇是《鲁迅生活中的一节》,他笔下的鲁迅:“他在大庭广众中,有时会凝然冷坐,不言不笑,衣冠又一向不甚修饰,毛发蓬蓬然,有人替他起了个绰号,叫作猫头鹰”,寥寥数笔,得其真神。他还有《追怀鲁迅先生七绝句》,其中有“终与洪流汇海东”之句。周维强说,沈尹默并不提自己给鲁迅的《北平笺谱》题签的事,可见先生为文为人的严谨。

浙江湖州女人的特点 湖州人氏杭州女婿(4)

眼睛高度近视的书法大家沈尹默。

【文化人谈钱,谈得也挺斯文】

这本《笔下云烟》,还谈到了一个文人写字的既有趣,又敏感的话题,那就是“润例”,通俗点说,也就是稿费。

再高雅的文人,也要吃饭,也要养家,也要谈钱。那么,怎么谈呢?且看沈公尹默,怎么谈钱的事。

周维强说,沈尹默于1947后辞去了公职之后,以粥字为生,范围也自然包括了给书题签。

民国时代,书画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润例格式、价目等均已有了随行就市的标准,1947年,尹默先生曾重订书法润例刊布当当时的媒体《世界半月刊》上,很直白地挂了自己写字的价格,也即润例公开。

比如直幅横幅:每尺国币二万元,逾对开以堂幅计,堂幅加倍。册页题签名片:每件国币二万元,册页以一尺为度,逾尺以直幅计。堂匾招牌,每字国币二万元,逾尺加倍。最后还有一句:润金先惠,点品不应,约期取件,期促不书。

虽是文人,光明正大地卖字为生,正大光明地谈钱,没什么好害羞的。

周维强说,人民文学出版社给沈尹默的稿酬,前后两笔,5个月之间,共300元,大致占了他当时月薪的三分之一,增加的稿费部分,也算是“锦上添花”了。当时出版社询问沈先生润例,但沈先生出于客气,也可能是谨慎,说自己没有润例,也可见得他把人文社请他题写书名之事,看得分量极重。

浙江湖州女人的特点 湖州人氏杭州女婿(5)

作者简介

周维强,1964年3月出生,浙江嘉兴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长于随笔写作,留意近世掌故,于文史、书画、传播和教育亦有所心得。系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审,兼浙江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博物馆理事,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著有《蓟门黄昏:元史随笔》《书林意境》《扫雪斋主人:钱玄同传》《太白之风:陈望道传》《尚未远去的背影:教育文化名人与杭州》《史思与文心》《若有所思》《学林旧闻》等。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