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的内涵(曾国藩家书满招损)

曾国藩写信告诉其弟,要力戒“傲”字,又说,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有多重视“傲”字呢?

他说,去掉傲字为第一重要。在他看来,无论军事失败还是达官贵人家的落魄,都是因为骄傲和懒惰其中一点造成的。

曾国藩如此重视去“傲”,是因为他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东西满了势必要损,人谦虚才能终生受益。

孔子带人参观太庙,看见一件陶器。这个陶器叫做欹器,如果装满水,它就倒转;如果空着,也同样倒下。只有把水装的正好,它才能立着。

孔子很感叹,世界上哪有满了不倒的呢?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就像做人的道理一样啊。谦虚和恭谨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骄傲自满终究会像欹器一样倒转。

曾国藩家书的内涵(曾国藩家书满招损)(1)

历史上的开国霸主能够成功,大多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的成功,不是武功多么卓越,也不是军事多么娴熟,更不是饱读诗书,充满人格魅力,他们的成功,归根结底都是两个字:人和。

所谓人和,必须有能人异士辅佐,可若想能人异士辅佐,必须明白一个道理。

要谦虚。

就是谦虚,才能让刘邦说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就连“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还曾倒履迎许攸,说出“吾任天下之智力”这样的话。

吾任天下之智力,就是谦虚的表达。

没有什么人是智力无双,强者都要向别人请教,若是觉得自己智力无双,生出傲慢之心,学不会谦虚,那这人永远也不会成为强者。

曾国藩家书的内涵(曾国藩家书满招损)(2)

曾经有个乡绅,十分喜欢牡丹,他专门聘请了一个画师来画牡丹。画师十分勤勉,他用了几天几夜把牡丹画了一个遍。画成之后,牡丹跃然纸上,千娇百媚,神韵自生。乡绅看了以后,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满意,于是让画师重画。

画师很苦恼,他问乡绅有什么地方不满意,是不是牡丹画的不像?

乡绅回答,牡丹画的很像,跟真的一模一样,但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但具体缺少了什么,却又说不清楚。

画师更苦恼了。

他的好友看了他画的牡丹,说了几个字:“你要留白。”

画师不解。好友说:“你的牡丹太满了,满招损,总会让人生出不适。如若留白,空出一部分,则回味悠长,这幅画有了余味,自然就让人看着舒服了。”

画师听从了好友的话,给牡丹留了白。乡绅看到新成的画作,抚掌大笑,“这才是我要的牡丹啊。”

画作要留白,人也要留白。

曾国藩家书的内涵(曾国藩家书满招损)(3)

有个大牛,技术很厉害,但做项目却没有成功过。他跟人倒苦水:“都是那些配合的人,嫉恨我的才能,在底下搞小动作,才让我一次次的失败。”

他的上司问他:“为什么某某,和你一样技术很牛,却和他们配合的很成功,难道那些配合的人专门针对你吗?”

大牛不语,他也想不明白。

上司说:“你搞错了一件事,他们是嫉恨你,但不是嫉恨你的才能,而是嫉恨你的傲慢。”

大牛不解,这跟他傲慢有什么关系,有能力的人不都有傲气吗,这不对吗?

上司摇摇头:“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独木不成林,没有谁能搞定一切,都需要别人帮忙。要想别人帮你,搞好人际关系,首先要戒除傲气,唯有谦虚待人,人家才会真心愿意帮你。自满自足的人永远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也不会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样的人,凭什么让别人不嫉恨你呢?”

曾国藩也曾年轻气盛,时有傲气,在京师做官的时候,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对那些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忍不住就会怼两句。这些行为,让曾国藩的仕途举步维艰,做事总不顺意。后来,曾国藩认识到自己自满,傲慢,常用“满招损,谦受益”告诫自己。

曾国藩家书的内涵(曾国藩家书满招损)(4)

凡是读书人来求见,无论是进谏还是求职,曾国藩没有不见的。他力求戒除傲气,就算自己的学生李鸿章说他“懦缓”,即做事胆小,谨慎太过,效率低下,他也不怪其无礼。

从小,我们便听着一句话长大,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句话听了太多遍,但意义却总被我们忽略。

因为我们觉得,骄傲的人必有过人之处,有过人之处的人必然要骄傲。

可是,我们错了。

骄傲才是我们人生的大敌,自满的人生从来就不会如意。

唯有谦虚,才能在向上的路上越走越远。

本文由乾味美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