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催眠术成功案例(通过这2个神奇的效应)

神奇的催眠不过如此

在普通人的概念中:催眠师拿着一个钟摆,放在被催眠者眼前摇来摇去,就当时间一到,催眠师的一声“睡吧”,此刻被催眠者就会昏沉沉的睡过去,这就是催眠

心理学催眠术成功案例(通过这2个神奇的效应)(1)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以上对催眠的认识,其实是一种误解

在心理学中,催眠他人或是自我催眠,其实都是可以实现的,但事实上催眠又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神奇,这就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催眠

催眠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催眠者一般处于身体状态完全放松,但是意识高度集中的状态中,同时很难察觉身边的其他环境,并对他人的暗示有着极高度的敏感性,特别是催眠师反复的言语诱导。

心理学催眠术成功案例(通过这2个神奇的效应)(2)

催眠,对于没有过被催眠经历的人来讲,还有一个误解就是催眠并不是让被催眠者真正的进入睡眠状态,而是意识在引导到了高度集中的状态,可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又特别像是真正睡着的样子。

谁更容易被催眠,是你吗?

催眠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可以实现的,通常决定因素有很多,总的来讲有着以下几点:

  • 1、催眠师的能力高与低;
  • 2、被催眠者对催眠师是否达到了完全信任的状态;
  • 3、被催眠者年龄越低,催眠的成功率越高,反之越低;

心理学催眠术成功案例(通过这2个神奇的效应)(3)

通过一个实例来更清晰的了解催眠的过程:

一个人期望通过催眠来找到自己真正的心理障碍,那么他与催眠师之间原本是并不认识的,那么面对这个被催眠者能否被催眠成功,催眠师就需要首先通过肢体语言与言语的诱导,使得被催眠者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并取得他的完全信任。

反过来讲,如果被催眠者本身非常抵触催眠的这个形式,并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抵触催眠师的诱导,那么他就很难进入意识高度集中的状态。

所以,如果一个人期望通过催眠的形式来“治疗”自己内心的伤痕,那么就需要对催眠师取得完全信任,并在催眠师的引导下,将意识达到高度集中的状态,才能提高催眠的成功率

心理学催眠术成功案例(通过这2个神奇的效应)(4)

疑问:听别人说,心智薄弱或者脑袋有点迟钝的人特别容易被人催眠,是真的吗?

其实,在大量催眠实验的统计中,心智薄弱的人反而不容易被催眠。原因也特别简单,正是因为他们的意识难以高度集中,也很难与催眠师形成催眠的共识;

结论:与其相反心智成熟的人们,其实是更容易被催眠的一个群体,正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成熟,更容易将自我的意识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于催眠师的指令

心理学催眠术成功案例(通过这2个神奇的效应)(5)

催眠状态下的神奇效应

1、医学麻醉

无论是在麻醉技术还未出现,还是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催眠替代麻醉也有非常多的记载。特别是在催眠的状态下,使得病患全身放松,在心理上卸掉防御心理,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同时,根据仪器的监测,也得出了相关的结论。根据BIS(脑电双频谱)监测的数据来看,将大脑皮层抑制值分为了三个等级(其中,清醒状态下为100):

  • 正常状态:BIS值为85~100;
  • 镇静状态:BIS值为65~85;
  • 麻醉状态:BIS值为40~65;

那么,催眠状态下的人们通常处于放空状态,与镇静状态相似,在BIS值上也是非常相近,这也就解释了有一些手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只要病患的意识处于镇静状态,也是感受不到疼痛的。

心理学催眠术成功案例(通过这2个神奇的效应)(6)

2、刑侦破案

1934年,在德国有一个因催眠而造成的案件,最终又以催眠而告破的著名海德堡事件,使得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了催眠的作用力。

当时警方接到了一个人的报案,声称自己被人控制,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病痛,同时还被敲诈了一大笔钱财;警方调查了一番,也是匪夷所思,毫无头绪,对被害人进行了精神诊断,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后来,在法医的猜测下,认定该案件是由催眠而造成的,同时也对被害人实施了催眠,通过多次的实验,被害人描绘出了事件的经过

最终,根据描绘的事件原委与嫌疑人的体征,案件最终告破。

心理学催眠术成功案例(通过这2个神奇的效应)(7)

结语

催眠的过程,并不是神秘并遥不可及的,一切神秘的背后其实都来源于对事件本身的未知,在对未知无端揣测,反而使得它更加神秘;所以,面对神秘的催眠也是一样,只有了解了它的真相与过程,才能科学的认识到它的存在与背后的意义。#心晴计划#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或建议,可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明理记,明辨是非,追求真理,记录生活,感谢有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