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文章成语(一日一成语功成不居)

一日一文章成语(一日一成语功成不居)(1)

一日一文章成语(一日一成语功成不居)(2)

【成语】

功成不居

【拼音】

gōng chéng bù jū

【释义】

功:功绩;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而不去将其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

春秋.老子《老子》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近义词】

功成弗居

【反义词】

功臣自居 居功自傲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居功自傲。

【成语故事】

一日一文章成语(一日一成语功成不居)(3)

春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叫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老子》的著作中,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假如失去了对立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就不存在了。老子用下面这些话,开诚布公地表达了他的思想: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恶了。

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这就有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产生,难和易对立形成,长和短对比出现,高和低互相存在,音和声对立和谐,前和后不能分离,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圣人用无为来处事,用不言来教导,任凭万事生长变化,不去管它,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图报答,事业成功了但不夸耀,正因为不夸耀,所以他赫赫有名的功绩永不失掉!

【造句举例】


跟形形色色的魑魅魍魉作过惊心动魄的争斗,显现了爱国分子威武不屈、功成不居的宝贵品格。

孙中山先生、戴高乐将军和华盛顿将军,这三个真正的政治家,他们真正做到功成不居,非常伟大。

一日一文章成语(一日一成语功成不居)(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