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介绍各朝代汉服(衣冠上国何时能恢复汉服)

一条介绍各朝代汉服(衣冠上国何时能恢复汉服)(1)

图片来自网络

自古以来,我国就被称为“衣冠上国”,这可不仅是对我国服饰之美的赞誉,而是赋予了我国在文化、礼仪、美学等方面全方位的赞誉。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衣冠上国”中的“衣冠”指的就是汉服。

既然我国是汉服的发源地,那么,汉服究竟起源于何时呢?

据《史记》记载,汉服起源于黄帝,完备于尧舜时期,但那时候,并没有汉服这个名词的出现。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汉服这个词语,是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其中记载到:“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两大流派,一是以黄河流域的龙文化,即汉人文化;二是以长江流域的凤文化,即楚文化。随着汉朝的建立,这两大文明逐渐合流,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汉文化。汉服,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正式成为了汉民族的代表性服饰。

一条介绍各朝代汉服(衣冠上国何时能恢复汉服)(2)

那么,汉服究竟美不美呢?我们现代人穿着汉服是否能够体现出古人那种飘逸之美呢?请打开西瓜视频,搜索西瓜视频创作人【七月汉服摄影师】,领略汉服之美。

自汉朝到明朝,汉服样式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屡经变化,加入了很多异域的成分在内,但大体上仍然沿用了自汉朝流传下来的右衽、宽袍大袖这种款式,但这种局面在清朝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清朝入关后,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州统治的目的,实行了残酷的“剃发易服”政策,凡是服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

据《清史稿》记载:昔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太祖、太宗之业遂衰。”“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

清朝“剃发易服”的政策激起了广大汉人的激烈反抗,为此,我国很多地区遭受到了清朝残酷的杀戮,汉服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但是因为汉民族强烈的反抗,清王朝也做出了一些让步,即所谓的“十从十不从”。简而言之,就是汉人在婚丧嫁娶时允许穿着汉服,僧道允许穿着汉服,唱戏允许穿着汉服。就这样,汉服总算是保留了一分元气。

一条介绍各朝代汉服(衣冠上国何时能恢复汉服)(3)

我们现在所见清末民国时期人们所穿着的长袍马褂并不是汉服,而是满服,大家可以试着打开西瓜视频,搜索西瓜视频创作人【七月汉服摄影师】,来比较一下长袍马褂的满服和汉服之间究竟哪个更符合审美。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汉服文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汉服呢?

汉服虽然在清朝剃发易服的政策下消失了,但汉服的元素却并没有消亡,而是以各种形式存在了各个领域。如我国每年祭祀黄帝和炎帝的大典上,参与者都是以汉服作为礼服出场的,这就说明,汉服在我国仍然有着广泛的存在土壤。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盛,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随之上升,人们开始审视民族中那些精华的部分,汉服则毫无意外的成为了首选。为了恢复汉服,民间人士自发组织了汉服运动,通过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方式方法进行汉服推广。

一条介绍各朝代汉服(衣冠上国何时能恢复汉服)(4)

汉服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但总体的风格变化不大,都是以清淡平易为主,其中袍服中的褒衣博带更是体现了我国汉民族柔静安逸、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表现出了汉民族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汉服之美是有目共睹的,汉服推广也已经由过去那种被人视为另类而被世人广泛接受。只要是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在大街小巷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穿着汉服,而且,身穿汉服的人在碰面的时候都是按照古礼行礼,尤其是女孩子敛衽为礼,微微一福更加把我国女子温婉柔顺的性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汉服不是简单的一个服装的问题,而是汉服中蕴含了太多我国传统文化的因素,继承汉服,就相当于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一套汉服,从帽子到衣服到鞋子,无论是尺寸还是搭配乃至于颜色,无一没有出处,无一没有文化的因素在内,可以这么说,只要是我们能够搞清楚一套汉服的内涵,就相当于搞清楚了一代的历史。汉服,就是一部穿着的文化!

一条介绍各朝代汉服(衣冠上国何时能恢复汉服)(5)

领略汉服之美,感受一部穿着的文化,让我们打开西瓜视频,搜索西瓜视频创作人【七月汉服摄影师】,来体味一下那微微一福带给我们的温婉吧!#西瓜视频创作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