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挂剑的场景(有些承诺不必讲出来)

季子挂剑的场景(有些承诺不必讲出来)(1)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寻访古迹,怀古感今,想要突破时空的藩篱寻找冥冥中的那份联系。

这次来到徐州,未能有机会去丰县、沛县看看,却也有幸看到了季子挂剑台。

季子挂剑的场景(有些承诺不必讲出来)(2)

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沿环湖道西行一公里左右,来到云龙上脚下,在树木葱翠的山道走三五十步,抬眼就看到一座新修不久的石牌坊,上书“季子挂剑台”五个大字,牌坊两侧是一副篆书对联。

拾阶而上,来到上面的平台处,就是当年徐公的墓葬之处。现在平台处有一石鼎,背后墙壁上也有一副篆书的对联:“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金剑兮挂丘墓。”

季子挂剑的场景(有些承诺不必讲出来)(3)

平台左侧有一小亭,厅内有季子挂剑图的石碑像,是后人纪念季子所立。

季子,何许人也?

季子是吴国公子。吴王有四个儿子,他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季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得父亲宠爱。

父亲临终时,准备把王位传给季子,但季子坚决不答应,于是按照惯例,吴王把王位传给了季子的大哥。

兄弟们守丧结束,大哥又提出让季子当吴王。季子还是坚决不答应。无奈季子群众基础实在太好,吴国人民都拥护他来当吴王,于是季子抛家弃子,一个人躲到山林中去了。

看到季子态度如此坚决,大家也就不再继续强迫他。

季子挂剑的场景(有些承诺不必讲出来)(4)

季子兄弟之间真是相亲友爱,绝无后世兄弟间的骨肉相残、煮豆燃萁。

季子的大哥跟另外两个兄弟商量,咱们一个一个往下传,早晚都会传到季子那里的,这也算是对父亲尽孝道了。

季子也帮着哥哥们处理政务,有一次代表吴国出访其他国家。他路过徐州,得到了徐君(当时徐国的领导者)的招待。

吴国锻造宝剑的水平很高,季子作为吴国公子,身上配了一把上等的宝剑。徐君看过后,恋恋不舍,喜欢之情溢于言表。

季子看在眼里,只是接下来还要继续出访,不能没有佩剑,于是在内心默许将来把宝剑赠与徐君。

季子先后出访了鲁国、齐国和晋国等国家。

在鲁国,季子的主要外事活动是观看乐舞,基本上把《诗经》的风雅颂给听了个遍,还看了各种先朝乐舞。季子展现出超强的艺术评价能力,逐一对乐舞进行深入点评和阐释,可说是那个时代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

在齐国,提前帮助晏子未雨绸缪,躲过了人生可能遇到的灾祸。在晋国,准确预判了三家分晋的走势。这些事情都显现出季子超强的政治预判和政治操作能力。

一路出访结束后,季子再次经过徐州,想要完成自己的一桩心愿。世事无常,徐君在这段时间竟已经去世。

季子来到徐君墓前,解下自己腰间的宝剑,郑重地将其挂到墓前的柏树枝上,深鞠一躬后默默离开。

随从不解,问季子:“徐君已经过世,为何还要留下宝剑呢?”

季子回答:“当时,我已经在心中默许将宝剑赠与徐君,现在怎么能因为他去世了,就违背我的内心呢?”

季子挂剑,是然诺守信的故事,彰显出季子高贵的人格品质,为后人所敬仰。

然诺守信,一方面是别人眼中的靠谱,另一方面更是自我内心的坚守。

有些承诺,虽不言说,但矢志不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