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95后小伙菜地里建高铁(河南95后小伙菜地里建)

河南95后小伙菜地里建高铁(河南95后小伙菜地里建)(1)

这位23岁的小伙来自河南周口。2020年,他利用网课的课余时间,通过“微建”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基建梦”:他在自家菜地里修起了微型铁轨、建成了微型大桥,还让“和谐号”在菜地通了车,在村里的池塘通了船。将自己的“微建世界”拍成视频后,他还在全网收获了60万粉丝,他的视频也收获了3亿播放量。

从小酷爱拆装玩具,省吃俭用买材料设备

通过“微建”在菜地“通高铁”,在池塘“通船”,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有着很多门道,并非一时兴起就能完成。23岁的他,实际上已是有8年模型制作经验的老手,而他对手工制作兴趣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11岁。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张亚东就用压岁钱和零花钱买一些电动玩具车,与一般孩子不同的是,他会在玩够了以后就把玩具拆掉,改装成一辆新的电动汽车。他和伙伴随手找来一副轮子,一个电机,一块木板,经一番简单加工就能做成一辆“新车”,在当时的孩子中,这已是动手能力的“天花板”级别。

“虽然会造,但总觉得还不够逼真。”张亚东对初二的一次物理课仍记忆犹新,正是在那堂课上,他被课本上的一艘巨型集装箱货船深深震撼到:“竟然有这么大的船,我要能造出这个就好了!”于是他开始学习仿真模型的制作。除了吃饭和日常开销,张亚东把所有零花钱花在了购买材料和设备上,当时的张亚东没有手机,需要网购材料和设备时,他只能每周回家以后托亲戚朋友帮忙下单。

在不断的动手实践中,张亚东的模型制作技术愈发精湛,做出的模型越来越逼真,但家人的不理解也随之而来。“初中时期,除学习以外,我把全部时间都用来研究制作模型,但家人认为我没有好好学习。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不让我回家,一放假就把材料和设备放起来,不让我接触,但我还是会想办法做模型。”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沟通,家人才不再干涉他制作模型的爱好。

“第一次看到高铁,我就决定也要造一个”

真正想通过模型搞“基建”的想法,是他在一次从老家周口到郑州的旅途中萌生的。高二时期,张亚东坐着邻居的车,在经过郑州的高铁高架桥时偶遇了一列高铁,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亲眼看到高铁,但还没等他仔细看,高铁就已经把汽车远远甩在后面。

“当时既有震撼又有遗憾,震撼的是中国速度竟如此之快,遗憾的是没能仔细看看高铁的样子,之后就一直想我什么时候也造一个‘高铁’。”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看到高铁的感受,张亚东仍感慨万千,那是他第一次萌生想要做“高铁”、并让“高铁”在自己亲手铺的轨道上飞驰的念头。

上了大学以后,张亚东有了更多空闲时间,但却苦于没有专用的场地——现实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克服诸多地理限制,为追求严谨,他需要一个接近真实环境的试验场地。

2020年居家上网课期间,自家坑坑洼洼的菜地让他灵光乍现:这不正是最接近真实的微缩“高铁”施工环境吗?于是,他把自家菜地变成了“建筑工地”,这片菜地成了他短视频中出现最多的场景。

河南95后小伙菜地里建高铁(河南95后小伙菜地里建)(2)

河南“95后”小伙菜地里建“高铁”走红,未来可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