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考级的重要性(摒弃功利化考级)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美育”成为一些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关于“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的建议”一度登上热搜榜第一,阅读次数超过了3亿。虽然大多数家长表示赞同,但也不乏反对的声音。大家的关注点在于如何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来展现美育学习成果。

钢琴考级、声乐考级、美术考级……对许多学艺术的孩子而言,考级似乎是“必经之路”,不然好像没办法证明“学有所获”。然而,现在一些考级的“商业味”越来越浓,通过“集训”的形式来应对考试,这样的等级考试已经“变质”,成为部分机构敛财的方式。对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建议,取消中小学生的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在学校开齐开足美育、体育课程。

美育考级的重要性(摒弃功利化考级)(1)

图片来源:东方IC

这条建议一出,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在微博发起的投票中,有十余万网友参加,有65%的网友赞成取消艺术考级。一位网友表示,“功利性”和量化标准与艺术教育本质相背离,每个人内心对美的感觉,是无法被量化的。但也有超过两成的网友不赞同取消艺术考级,一位家长表示,对真正有兴趣的孩子来说,拿到等级证书,是对自己付出努力的阶段性总结。

美育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让学生在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过程中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境界和艺术修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艺术等级考试出发点是好的,让家长和孩子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要从“绝对评价”向“增值评价”“个体内差评价”转向,展现孩子发展的空间。

美育无处不在,能支撑人一生的发展。要打通学校美育与全民美育之间的“围墙”,统筹构建一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大美育工作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建议,应建立健全美育考核评价体系,凸显核心素养,探索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提高学生对美的观察力、理解力、鉴赏力。

只有切实转变艺术考级的理念和方式,让学生享受艺术教育的乐趣,体验自我艺术成长的成就感,提升对艺术的兴趣,才能让孩子找到更好的自己,展示更美的自己。

方翔/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