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分手锦句(小娟是尹约而为)

寓言分手锦句(小娟是尹约而为)(1)

文 | 吴洪彬

前不久,谭维维推出新专辑《3811》,其中的歌曲《小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这是一首为遭遇暴力不幸的女性发声的作品,有评论认为此曲歌词写得十分现实,剑指敏感的社会黑暗面;也有人认为谭维维在试图用音乐的方式去揭露一些社会现实,是个有才华有思想有责任感的歌者;而也有人认为从艺术角度来说,此歌实在不敢恭维。

谭维维一直以来都是一名备受关注的一线歌手,她的歌路很宽,能够驾驭多种风格的作品,说她不按套路出牌也好,“出圈”也好,其实都是溢美之词。由她演绎的新版《敢问路在何方》,曾经引发关于改编权的讨论,当然主要责任也不在她,而是改编者侵犯了著作权。这一次的“荣誉加身”,网友们又搞错了对象,说谭维维在用音乐揭露黑暗,纯属张冠李戴,因为她既不是作词者,也不是作曲者,仅仅是演唱者。要说思想,肯定是作词者想得最多。

寓言分手锦句(小娟是尹约而为)(2)

谭维维和尹约

《小娟》的作词人叫尹约,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的主编,代表作品有《默》(电影《何以笙箫默》主题曲)、《大鱼》(电影《大鱼海棠》印象曲)等,即使电影和歌曲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大部分听众对于尹约这个名字还是很陌生的。笔者在之前的《还歌曲作者一个正确署名》等多篇文章中呼吁要大力宣传词曲作者,因为他们才是音乐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但现实依旧令人发窘,就连业内人士也不太重视追根溯源。于是,明明是尹约的社会责任感,莫名地就被加在了谭维维身上,令人哭笑不得。“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传播的是作者兼作品,现在几乎将作者忽略不计,闹出了笑话也熟视无睹,实为歌坛憾事。

尹约的作词水平如何?网上有人评价其“矫揉造作、名不副实,堆砌辞藻”,我没有仔细研究过她的所有歌词作品,不好妄断。但就《小娟》一词来说,的确有硬伤,第一句“我们的名字不叫小娟,化名是我们最后防线”,是否改成“我们的真名不叫小娟”更为妥帖?还有“奻奸妖婊嫖姘娼妓奴,耍婪佞妄娱嫌妨嫉妒”,让听者搞不清楚这是女性存在的缺点,还是社会强加于女性的污点,且艰涩拗口,确有堆砌辞藻之嫌。说此歌揭露了社会阴暗面,也有点过。因为有关新闻大家都知道,歌词不过罗列而已,并未深入探究。像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歌德、穆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光未然、洗星海的《黄河怨》,许幸之、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才是真正地揭露阴暗面、反映社会现实的音乐作品。

此歌的曲作者是个英文名,不甚了解。有人评论整首歌曲旋律优美耐听,作曲技法简练精致而又不落窠臼,属于上乘之作。笔者听了一遍之后,心情压抑,绝不想再听第二遍,毫无美感可言。但我不否认此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也算是流行歌曲中的创新,符合音乐的多样性、多元文化特征,作为一种实验和创新,是可以存在和继续探索的。希望这次谭维维的“出圈”不是为了“羡慕流量明星”而作出的行动,而是真的能与词曲作者同频共振,开创流行歌曲的新局面。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