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种水的水质宜长期饮用)

1、快适水

就是指水质指标达到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现行饮用水标准最高要求,适合于婴幼儿等对水中污染物较为敏感的人群长期饮用的优质饮用水。

饮用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种水的水质宜长期饮用)(1)

2、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四国或地区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较

2.1分类的区别

(1)美国水质标准分为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和二级饮用水标准。

国家一级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又有最大污染物浓度(MCL)和最大污染物浓度目标(MCLG)

两个指标,MCL为强制性的标准,MCLG是非强制性的更高目标值。美国一级饮用水指标共有78个,分为:无机物、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微生物学指标,其中无机物指标有15个,有机物指标54个,放射性物质指标有3个,微生物学指标有6个;二级饮用水污染物指标共有15个,没有细分。

(2)欧盟水质标准并没有特别分类,水质指标分为微生物学指标、化学物质指标和指示指标,其中微生物学指标2个(瓶桶装水是5个),化学物质指标26个,指示指标20个。

(3)日本水质标准分为水质基准项目和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水质指标项目分为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无机物、金属类、有机物、消毒剂残留及消毒副生成物、基本特性、其他类。日本水质基准项目共50个,其中病原微生物指标有2个,重金属指标有10个,无机物指标有9个,有机物指标有11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10个,基本特性指标5个,其他类指标2个;水质管理目标设定项目共27个,其中重金属和金属指标有4个,无机物指标有2个,有机物指标有9个,消毒剂和消毒副生成物6个,其他类6个。

(4)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分为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共计106项。饮用水标准水质常规指标分为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四类共38个,其中微生物指标有4个,毒理指标有15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有17个,放射性指标2个;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4个;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分为微生物指标2个、毒理指标59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3个。

2.2 水质指标对比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中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为参照,中国、美国、日本欧盟4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质指标对比见表1和表2。

饮用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种水的水质宜长期饮用)(2)

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对比

饮用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种水的水质宜长期饮用)(3)

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对比

饮用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种水的水质宜长期饮用)(4)

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对比

饮用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种水的水质宜长期饮用)(5)

表2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对比

饮用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种水的水质宜长期饮用)(6)

表2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对比

饮用水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种水的水质宜长期饮用)(7)

表2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对比

2.3 水质指标限值对比分析

1)相比较而言,日本和欧盟比较强调重金属,而且要求比较严,限值比较小;中国和美国比较注重有机物。

2)中国和美国比较注重农药残留,且具体每种农药会有明确的限值,而日本和欧盟只是规定了农药总和值。

3)日本和欧盟的微生物指标规定得项目较少,中国和美国微生物学指标相对于日本和欧盟较多一些。

不同国家的标准的差异与各国的国情有关。美国环保署做出相关的研究表明:在氯胺处理的饮用水中可以发现最高含量的碘化消毒副产品,在臭氧预处理的饮用水中可以发现最高含量的三卤代甲烷,在使用二氧化氯(随后用氯-氯胺)的处理厂中溴化的类似物含量特别高,在使用氯胺和臭氧的处理厂中二卤代醛的含量是特别高的。

3、快适水标准的制定

3.1 标准制定的现实意义

1)保障婴幼儿身体健康。婴幼儿对水中污染物为敏感人群,水中某些污染物对婴幼儿健康危害的危险度是成年人的数倍。制定适合婴幼儿饮水标准,是为婴幼儿提供优质饮用水,保障婴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2)为幼儿园和中小学的饮水卫生管理及其工程设计、建设施工提供依据。

3)本标准的制定,将对保障婴幼儿身体健康和完善幼儿园和中小学学校饮水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检测评价起积极作用。

3.2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科学性原则

因为婴幼儿和中小学生属对水中污染物危害健康的高风险人群,加之我国饮用水标准GB5749个别指标与同类国际先进标准有差距,因此,制订本标准时对婴幼儿敏感指标及与同类国际先进标准有差距的指标应严于GB5749。

2)与现行标准协调一致的原则

标准制定引用的标准均是现行的标准,一旦引用标准修订升级,本标准也随之升级,与有效标准规范保持协调,其中严于GB5749的水质限值与国际先进有效标准水质限值的规定保持协调。

日本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目标值,美国饮用水标准中最大污染物浓度目标值是更优的水质指标,但考虑到大多数水质指标目标限值主要与现实检测仪器精度有关,因此,在快适水标准中,同样采用了目标值的概念,与国际先进标准一致。

3.3 标准制定的依据

1)标准制定思路

(1)鉴于婴幼儿对水中污染物是敏感人群,适用于婴幼儿的水质要求应比成年人要求高。婴幼儿作为个体发育的一个特殊阶段,有许多与成年人不同的特点,如儿童新陈代谢快,血液循环量大,呼吸频率快,故儿童需要饮更多的水,儿童体内含水量高于成年人,单位体重接触水机会多,一旦水受到污染,接触水中化学污染物机会多,对化学污染物的吸收率高;而组织器官又处于快速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化学污染物毒性作用特别敏感,同样暴露水平可能对成年人不产生影响,但可能导致儿童青少年严重的健康损害。

(2)修订指标的选择原则。一是国内外研究较多,确认对婴幼儿危害较大的指标例如铅、镉、硝酸盐、锰、三氯甲烷;二是反映综合污染的指标例如浑浊度、耗氧量;三是反映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指标,例如溶解性总固体、硬度。

(3)水质限值与净水技术关系密切,考虑国内有成熟的深度净化水处理技术上可行。尽量采用国内外已有的优化水质指标,这些指标限值经多年实践是基本可行的。

2)主要水质限值的制定依据

(1)铅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认铅是对人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2B组)主要致肾癌。铅污染对儿童健康影响研究比较深入,儿童摄入铅后,有40%被吸收,而成年人只吸收10%,铅污染影响儿童发育,尤其影响儿童脑发育,使儿童智力低下,智商下降。

美国国家饮用水标准铅最大容许值(MCL)0.015mg/L,目标值(MCLG)0 mg/L。GB5749-2006已将铅由原标准值0.05 mg/L修改为0.01 mg/L。CJ94-2005也为0.01mg/L,已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但对儿童来说,国际上公认水中铅浓度越低越好,因而本规范铅的水质限值订为0.01 mg/L,目标值0 mg/L。

(2)镉

镉的毒性很大,IARC认定镉是对人很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2A组),肾脏是镉毒性的主要靶器官。儿童对镉暴露更为敏感,长期低水平镉暴露影响儿童肾脏及骨骼、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与发育,对儿童少年高级神经活动如学习、记忆有损害作用。马军等人曾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对某镉污染区及对照区8-10岁健康男学生进行记忆能力测验,结果污染区学生记忆商低于对照区,说明镉对发育期小学生记忆能力有损害作用,这种损害作用主要表现在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

GB5749-2006镉水质限值0.005 mg/L,CJ94为0.003 mg/L。2011年版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第四版)镉水质限值0.003 mg/L,本规范镉水质限值订为0.003 mg/L。

(3)铁

GB5749-2006、美国饮用水标准和日本饮用水标准均为0.3mg/L, 欧盟饮用水标准和CJ94标准订为0.2mg/L, 本规范铁水质限值订为0.2mg/L。

(4)锰

传统的资料认为供水中锰超过0.1mg/L会使饮用水带有不好的味道,并使卫生洁具、食具、衣物染色,由此制定水质限值0.1 mg/L。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认为长期少量接触锰会引起锰的慢性中毒,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以锥体外系神经障碍为主,并伴有神经症状。儿童机体内锰含量的增加会影响儿童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使儿童注意力分散,反应速度减慢,同时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记忆能力和手部运动的协调性。现行美国、日本国家饮用水标准均为锰水质限值0.05mg/L,日本饮用水标准中目标值为0.01mg/L;GB5749-2006为0.1mg/L;CJ94-2005为0.05 mg/L,本规范锰水质限值订为0.05 mg/L, 目标值为0.01mg/L。

(5)氰化物

GB5749-2006、美国饮用水标准和GB19298-2014对氰化物限值均为0.05mg/L, 日本饮用水标准限值为0.01mg/L, 本规范氰化物水质限值订为0.01mg/L.

(6)硝酸盐

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可引起人工喂养婴幼儿的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国内外报道水中硝酸盐含量低于10 mg/L,未见发生变性血红蛋白血症的病例,当高于10 mg/L时,偶有病例发生。GB5749-2006硝酸盐(以N为计)水质限值为10 mg/L,地下水源限值为20 mg/L;J94-2005硝酸盐(以N为计)水质限值为10 mg/L;WHO2011版《饮用水水质准则》硝酸盐水质限值为11mg/L,美国国家饮用水标准和日本饮用水标准为10mg/L, 本规范硝酸盐(以N为计)订为10 mg/L。

(7)氯化物和硫酸盐

GB5749-2006、美国国家饮用水标准和欧盟饮用水标准氯化物和硫酸盐水质限值均为250mg/L,CJ94-2005水质限值均为100mg/L, 本规范氯化物和硫酸盐水质限值均订为100mg/L。

(8)溶解性总固体(TDS)

水中TDS包括无机物,主要成分为钙、镁、钠的重碳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其浓度高时可使水产生不良的味道。基于对于水味的影响,GB5749-2006将水中TDS水质限值订为1000mg/L。

TDS是评价水中含矿物质、微量元素的一项重要指标,美国学者综合各国科研成果认为水中TDS300mg/L左右为健康水指标之一,美国饮用水标准限值为500mg/L;CJ94-2005综合考虑水中TDS的利弊和我国水处理技术等因素,水中TDS水质限值订为500 mg/L;本规范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水质限值订为500mg/L。

(9)总硬度

水中总硬度是钙和镁形成的,世界卫生组织没有提出饮用水中硬度的健康准则值。在日常生活中,硬度过高,可在配水系统中形成水垢,烧热水时多消耗能源,洗涤时需多消耗肥皂,为与多数国家取得一致。GB5749-2006将饮用水中总硬度标准订为450mg/L;美国学者综合考虑各国饮用水中硬度与心血管病死亡率的研究资料,提出最理想的硬度为170mg/L;日本饮用水标准限值订为300mg/L, 目标值为10-100mg/L; CJ94-2005综合考虑此研究结果和我国水处理技术等因素订为水中硬度300 mg/L;本规范水中硬度水质限值订为300 mg/L。

(10)耗氧量

耗氧量又称为化学耗氧量,指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将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折算,以氧表示,间接反映水受有机污染的程度。我国饮用水水源普遍受有机污染,耗氧量基层实验室都能检验,耗氧量是评价饮用水受有机污染的一项综合指标。

日本国家饮用水标准耗氧量为3mg/L,目标值为1 mg/L;GB5749-2006耗氧量水质限值为3mg/L,水源限制、源水耗氧量大于6 mg/L,为5mg/L;CJ94-2005耗氧量水质限值为2mg/L;本规范耗氧量水质限值订为1mg/L。

(11)三氯甲烷

IARC将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列为对人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2B组)。国内外关于水中三氯甲烷类消毒副产物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表明,三氯甲烷增加生殖和发育影响危险。GB5749-2006三氯甲烷水质限值为0.06mg/L;GB19298-2014三氯甲烷水质限值为0.02mg/L。本规范三氯甲烷水质限值订为0.02mg/L。

(12)浑浊度

因为病原微生物、有机化学物和重金属离子均可粘附于悬浮颗粒物上,因此浑浊度低不但说明感官好,也说明微生物污染、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去除的程度好,是重要的水质综合性指标。现行美国国家饮用水标准中将浑浊度列入微生物类,明确其是微生物指标之一,规定任何时候浑浊度不得大于1NTU,95%不得大于0.5NTU。GB5749-2006浑浊度水质限值1NTU,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NTU;CJ94-2005浑浊度水质限值为0.5NTU。本规范浑浊度水质限值订为0.5NTU。

(13)色度

清洁的饮用水应该没有可觉察的颜色,受工业废弃物及管网、土壤腐殖质成分等污染造成水呈多样颜色;水的色度虽不能直接与健康影响相关联,但水呈现颜色可能最先指示出有害成分的存在,因此各国都重视饮水中色度指标。日本饮用水国家标准色度5度;GB5749-2006色度为5度;CJ94-2005色度为5度;本规范饮用水中色度水质限值为5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