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说了什么骂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

在后汉三国年间,论起嘴上功夫,诸葛亮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江东群儒被他驳得哑口无言,曹魏大司徒、乐平侯王朗,硬是活生生被他在两军阵前骂死了。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时候,很多人都为他捏着一把冷汗:王朗武艺高强,有打赢五子良将、战平五虎上将的实力,如果他恼羞成怒拍马抡刀杀将过来,坐小推车的诸葛亮还有机会逃跑吗?

说王朗能打赢五子良将战平五虎上将,可能很多人都要发笑:王朗就是个文官,估计连陈式、雷铜、吴兰都打不过,赵云伸出一根手指头就能把他捺死!

诸葛亮说了什么骂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1)

当然,也有读者会提出反驳:在宋朝以前,文武不分家,如果不会舞刀弄剑策马弯弓,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儒,王朗不但文武双全,还曾拜汉朝三军总司令为师,其武功自然要比卧龙岗农夫高强许多。

诸葛亮的师父是谁,《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没有明说,只是说他“躬耕于南阳,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

诸葛亮的师承不明,估计是家学渊源,而王朗的师父,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都是有明确记载的:“王朗字景兴,东海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

诸葛亮说了什么骂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2)

师父去世,王朗弃官守孝,这人品,能羞死一半说相声的。他的第一份官职,也是大有前途的:只要别被粉丝实锤,也别帮公子哥袁绍选秀,踏踏实实熬资历,就有可能位列三公(事实上王朗做到了)。

汉朝的郎中不是医生,一直到明朝清朝都不是,但是汉朝的郎中跟明朝清朝的郎中是有区别的:帮戚继光摆布鸳鸯阵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相当于明朝参谋总长;雍正年间名臣李卫也曾当过户部郎中,那是一个正五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司局长。

在汉朝,当郎中就跟清朝入翰林一样,区别就是翰林是文学士,而郎中则是文武兼修:站在皇帝的廊檐之下(据说郎中之名由此而来),既当护卫,也学习治国方略——“郎中,为郎居中,则君之左右之人也。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

诸葛亮说了什么骂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3)

这样看来,王朗的第一份职业,就是大内侍卫,基本相当于曹操身边的典韦魏延、刘备身边的赵云魏延。

王朗的武功,在《三国演义》中有具体描写,这位被诸葛亮骂死的老先生,年轻的时候也豪横过,而且在江东小霸王孙策面前,也是一点都不示弱:“孙策出马,谓王朗曰:‘吾兴仁义之兵,来安浙江,汝何故助贼?’”朗骂曰:‘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今日特与严氏报仇!’”

孙策被王朗骂得恼羞成怒,拍马挺枪就要玩儿命,却被太史慈抢了先:“孙策大怒,正待交战,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昕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昕交锋。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

诸葛亮说了什么骂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4)

能跟太史慈鏖战,说明王朗的武功,足可跻身当世一流高手行列,要不是东吴不讲武德一拥齐上,王朗和太史慈谁胜谁负还真是难以预料:“周瑜与程普引军刺斜杀来。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与白虎、周昕杀条血路,走入城中。”

王朗之败,有点虎牢关前吕布被刘关张打跑的意思,所以他并不服输,还想跟孙策一决高下:“王朗在城中见孙策攻城甚急,欲再出兵决一死战。”

读者诸君都知道太史慈、周瑜、程普有多厉害,在他们三人围攻之下,也就是关羽张飞马超赵云有突围的可能,黄忠都未必能跑得掉,至于五子良将,那就不更不用说了——他们的武功,应该跟程普黄盖周泰一个档次,单打独斗,没有一个人是孙策的对手。

王朗跟太史慈单挑没有输了气势,然后又在东吴排名前三的名将夹攻时突围,难怪他信心满满地要跟孙策死磕。

诸葛亮说了什么骂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5)

《三国演义》这段记载,在《三国志》中还真能得到验证,只不过那两次战斗,王朗都打输了:“孙策渡江略地。朗(王朗时为会稽太守)功曹虞翻(后来投降了孙策,也被诸葛亮骂过)以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遂举兵与策战,败绩,浮海至东冶。策又追击,大破之。”

王朗虽然被孙策击败,但一直没有屈服:“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著。”

前面咱们说过,宋朝以前文武不分家,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儒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还要学习击剑、射击、驾车和演奏乐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缺一门,都不算合格毕业生。

王朗之所以敢在正史和演义中跟孙策太史慈等猛将单挑,说明他的师父没白教,从师父薨逝王朗辞官守制这件事来看,王朗应该是杨赐的得意门生嫡传弟子,大汉太尉杨赐把压箱子底儿的本事都传给了王朗。

诸葛亮说了什么骂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6)

王朗的师门很厉害,其家族势力庞大,甚至超过了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东京杨氏、袁氏,累世宰相,为汉名族。然袁氏车马衣服极为奢僭;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不及杨氏也。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杨震,汉安帝刘祜时期任司徒、太尉)畏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秉(杨秉,汉桓帝刘志时期太尉)去三惑(酒、色、财)。赐(王朗的师父杨赐)亦无讳,彪(杨彪,曹丕封其为太尉,被拒绝)诚匪忒(一点都不差)。修(杨修,不用介绍)虽才子,渝我淳则。”

袁家四世三公,杨家四代太尉——太尉是汉朝三公唯一的武职(司徒管民政,司空管工程,分别开府治事):“太尉,金印紫绶,掌武事。《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太尉,公一人。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后汉书·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

杨赐的文才武功,全部出自家传:“少传家学,笃志博闻。常退居隐约,教授门徒,不答州郡礼命,公车征不至,连辞三公之命。后以司空高第,再迁侍中、越骑校尉。”

诸葛亮说了什么骂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7)

很多人都以为“越骑校尉”是主管“内附越人”的中级武官,但是查阅史料我们得知,在越人出现前和消失后,一直都有“越骑校尉”这个建制:“掌越骑,秩比二千石。越骑者,言其劲勇能超越也。”

从隐居授徒到出山为将,杨赐直接当上了禁卫军精锐部队军事主官,后来又在光和五年(182年,汉灵帝刘宏年号),晋升为太尉——在后汉乱世,没有两把刷子,别说当太尉,就是当西园校尉,也可能会被弄死(蹇硕、袁绍、淳于琼),而杨赐却活到了中平二年(185年),薨逝后汉灵帝刘宏(也算杨赐弟子、王朗师兄)身穿丧服,三天不上朝。

杨赐文武双全,王朗是他嫡传弟子,文采武功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所以我们有理由替破口大骂的诸葛亮担心:王朗虽然年迈,但能骑马出阵,应该还有一战之力,如果他像当年的马超一样搞一次斩首行动,诸葛亮岂不是初出祁山就牺牲了?

诸葛亮说了什么骂死王朗(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8)

当然,也有人说身长八尺还当过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的诸葛亮也不是好惹的,他坐四轮车是耍帅,王朗要是敢冲过来,诸葛亮一排扶手,暗藏的诸葛连弩就会把他射成刺猬——这是把诸葛亮当成四大名捕中的老大无情了。

说诸葛亮会武功,也不是毫无依据,易中天先生说诸葛亮的“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实际是一种吐纳功夫,要是打起来,会“狮子吼”的诸葛亮也未必会输给王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