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侠客行侠气冲天(李白侠客行仗剑江湖)

李白侠客行侠气冲天(李白侠客行仗剑江湖)(1)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人们对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十余部武侠著作的富有趣味的总称。这其中的“侠”字就代表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侠客行》。据说这部小说的写作灵感就来自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之《侠客行》。李白的原诗《侠客行》就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而作家金庸正是借用了此诗名。这也反而促进了人们对李白这首并未被收录入《唐诗三百首》的诗歌的了解。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年轻时仗剑任侠,《与韩荆州书》云: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魏颢说他“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赠李十二白》诗中也以“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这样的句子描述其风度。很久以后,他和朋友叙旧,还兴致勃勃地回忆当年杀出五陵恶少重围的往事(见《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正因为如此,所以李白才会写出歌颂侠客的《侠客行》。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的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李白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都在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着。

此诗前四句为“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是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也写上一笔。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前八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谋取胜。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诗亦当如是!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游侠的社会。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法制的健全,促使游侠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我们现在还对武侠小说充满了迷恋。武侠小说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很多。李白的这首诗,没被收入《全唐诗》。《全唐诗》里关于侠客的题材的诗是很少的,不占主流。但李白就是一个尚任侠的人。欣赏这首诗,就是欣赏李白身上的这种气概。这与古代的传统的知识分子是不同的。这也许是李白的独特魅力吧。

很多人认为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仗剑江湖,儿女情长,是很多现代人的侠客梦。李白这首诗从主旨看,在严格意义上,虽非纯粹的侠客诗。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抱怨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但他笔下的侠客形象,还是流传为了经典。“三杯吐然诺,五月倒为轻”,还是应该为人所敬重的。我国古代的侠客和西方中世纪的骑士一样,尽管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们身上的一些品质还是应为后人所学习的。尽管他们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