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节牌坊从什么时间开始的(电视上经常出现的贞节牌坊)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就能发现,经常有女的被皇帝赐予贞节牌坊,可以说这是女性的莫大荣幸,而好多女性也都以获得这个为荣。那么贞节牌坊在古代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这么重要吗?

贞节牌坊从什么时间开始的(电视上经常出现的贞节牌坊)(1)

贞节牌坊是对女性贞洁的一种表扬和肯定,在古代主要是对丈夫死了守寡到死或者殉情的一种行为的表彰。我只能说可歌可泣,但是并不赞同。毕竟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你可以不追求,但是不能影响别人追求。其实古代也并不是所有的时代都赞同贞节牌坊的。

历史上最早出现贞节牌坊的是秦朝时期的巴清。巴清早年丧夫,终身守寡不再嫁。秦始皇誉巴清为“贞妇”,以表彰其贞节,并为她修建了“怀清台”,邀请她至都城咸阳安享晚年。其实这个是很有问题的,即使你再表彰她,也不至于把她带到咸阳吧。其实秦始皇之所以这么做因为巴清有自己的武装,这一点秦始皇不放心,赏赐她“贞妇”也算是笼络的一种。而且巴清是个生意人,她的生意生产水银,这个是秦始皇修建皇陵的必需品。

贞节牌坊从什么时间开始的(电视上经常出现的贞节牌坊)(2)

在整个宋代明朝之前,所有人都不在乎所谓的贞节牌坊,而且大家对寡妇再嫁这件事习以为常。首先在春秋战国,我们看《诗经》就知道了,这里面很正常的,到处都是爱情诗。之后的秦汉,我们知道也是没有这个说法的。因为很简单,秦汉的时候需要恢复人口,当时经过大规模的战争,人口急剧下降,必须增加人口。所以当时好多寡妇再嫁,如果不嫁人的话怎么生孩子。汉高祖刘邦第一个孩子不就是和寡妇生的。东汉时期的曹操不就经常娶寡妇。曹丕的老婆也是袁绍的儿媳妇。这个都是一样的。之后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也没有这个说法,因为也是一直打仗,需要劳动力。而且北面大多数时候是少数民族控制的,这些少数民族根本没有这种观念。

贞节牌坊从什么时间开始的(电视上经常出现的贞节牌坊)(3)

隋唐时期,国家虽然稳定了,但是隋唐两代都是有鲜卑血统的,对这个非常宽容。唐朝的社会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上都非常开放。当时有专门的女性摔跤,类似于现在日本的相扑,女子可以离婚。武则天和杨贵妃的事情就知道当时没人在乎你是别人的老婆。在之后的五代十国和宋朝也是一直都是这样的,大家都觉得没什么。我们知道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在北宋的时期提出的。其实当时程颐之所以提出这个,就是因为他认为社会太乱了。而之后朱熹也提倡这个,不认同寡妇再嫁,但是没人认同。因为朱熹本身生活作风就不好。

贞节牌坊从什么时间开始的(电视上经常出现的贞节牌坊)(4)

元朝的时候是少数民族更是不赞同这个。真正认同这个地是在明朝时期。我们看一份数据就知道了。由周至五代有记载的贞节烈女仅 92 人,宋代倍增至 152 人,元代倍增至 359 人,明朝贞节烈女的人数达到空前的 27141 人,清代受到旌表的贞节烈妇竟然高达 100 万人。当时对女性的控制已经超过了任何时期。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做贞洁烈女获得贞节牌坊的,但是没办法。一方面是社会压力,还有思想方面,还有家人方面压力,可以说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多人都是被逼殉情或者守寡的。可以说在明清之前根本没人愿意做所谓的贞节烈女。我们熟知的李清照就是嫁了两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