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

  疍家渔民,一个属于大海的族群,世世代代都常居在海上,在变幻无常的大海上漂泊,倚靠简单的捕鱼工具维持简朴的生活。他们又名艇家、水上人、海越仔等,都是指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浙江一带以船为家的渔民。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1)

广东珠江水域的疍家人

疍家人肌肉发达,坚实有力,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他们的大腿又粗又短,这是长年累月在渔船上狭小的居室里屈膝度日的结果,代代如此。这一现象也使他们走路的姿势变了形,因此,当他们走在城里的街上,很容易被识别出来。因此在福建闽东,疍家渔民也被贬称为“曲蹄”。陆上人用“疍家”这个名词来称呼渔民,一开始时是带着一种歧视的语气,而对于渔民来说也是一种侮辱,因此他们也给自己这特殊的群体起了一个名字,叫“水上人”,意为“站在水上之人”。

关于疍家渔民的起源,有说他们是陆地人家的后裔,在战争时期或政治危机年代逃到海上。据说:“宋朝有位皇帝,在和敌人开战出征之前,把江山社稷交给两位他十分信赖的大臣。可悲的是这两位大臣忘记了他们的职责,试图投靠敌人。皇帝胜利归来,异常气愤,他立即颁布法令,命令下属将两位大臣,以及他们的家属亲人,仆奴家小,家畜家禽全都赶到船上去,再也不许他们在陆地上居住;并且禁止他们的后代报名参加科举考试,这样,他们就不能再担任任何公职或者拥有土地。”直到18世纪以后,皇帝才颁布解除令,允许疍家人在陆地上居住,进而和陆上人通婚,才使陆上人逐渐接受渔民的生活习惯,减少对他们的偏见。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2)

三亚疍家人

疍家渔民和陆上人一样笃信宗教,供奉着自己所尊崇的神祇,他们大多信奉妈祖,每次启程出海,必定给妈祖娘娘上香并在船头、船尾摆放祭品拜祭,以祈求这次渔获丰盛,平安返航。一些渔船上还会安放一些小偶像来代替刻有铭文的“神主牌”,以此代表逝去的亲人并表达哀思。在疍家渔民当中,还流传着一个朱大仙。朱大仙,是澳门地区水上人家所信奉的一位海神,以保护水上人不被海贼伤害而见称,因此在渔民中受到供奉。在朱大仙生日那天,疍家人会在船上举行庄严而隆重的祭祀仪式,只许渔民参加,外人很少有机会参加。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3)

妈祖

过去疍家人“不谙文字,不记岁年”,唯有以歌代言、以歌自娱、以歌解忧。渔歌多以大海为题材,以唱渔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为内容,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渔歌分叙事歌、风俗歌、情歌等种类。有独唱、对唱、擂台等表演形式,尤其以男女互答、现场即兴创作最为精彩。歌者随口而唱,见人唱人,见物咏物,歌词多用当地口语,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疍家人常常通过对歌寻找意中人,如待嫁姑娘出嫁前由姐妹陪同哭着唱渔歌,唱的多是含有倾诉“亲情、离情、爱情”等内容。男方也要唱着渔歌去迎亲,迎娶婚礼一般都在船上进行。

新婚之夜,彼此唱歌逗乐,直至深夜。新婚渔歌是表达情意的,如:“妹呀哩,共妹打鱼隔条河哩,魂魄过都妹那边哩!”“阿哥哩,怎得变成金纽扣哩,时常扣在妹胸前呀哩!”渔民们从婴孩时开始,就听到母亲在织网时唱的渔歌。长大后,拉网唱,摆渡唱,摇橹唱,晒网唱,“无歌无调憋死人”,一唱就是一辈子。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4)

咸水歌表演

疍家渔民的婚礼都会在船上举行,她们会把多只船并泊在一起,船只插满彩旗作为装饰,亲戚朋友们便会帮忙设宴。结婚当日,男家的船会驶到女家的船附近接新娘,新娘穿着裙褂。深圳地区的疍家人,为了把婚礼办得热闹吉祥,就把赛龙舟这种形式演变为婚假的形式。迎亲当天,男家迎亲团把两艘大艇并排连在一起,仿同一艘大船,然后载着新郎,敲起锣鼓,带着礼物,利用赛龙舟的鼓点,由男家迎亲团二三十人每人手持一桨,有节奏地合力把船划到女方家船边,然后把新娘接上船,带上嫁妆,让新郎、新娘并排站在船头,又敲起锣鼓,有节奏地把船划回来。疍家人当时需按照习俗规定,拜祭祖先和船头,并且燃起爆竹,以示吉祥。婚礼整天,主人家都会热情招待,务必令亲戚朋友尽兴而归。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5)

疍家人婚礼

春节是渔民的大日子,渔船一般由农历十二月初十至廿四日,陆续返澳门停航休息度岁。他们绝对不会选择正月初三作为春节后的复航日,因为这天是“三煞”忌日,中国人认为这天诸事不宜;除夕至年初二,渔民则忌向另一艘船的人借东西。在此期间,渔民会修补渔网、渔具,检查及维修机器。渔业发展蓬勃时,春节期间,停泊在澳门路环码头上的渔船多达数百艘,场面十分壮观。水上居民和陆上居民过春节都会按照传统习俗进行庆祝活动,差别不大,如办年货、吃团年饭等。唯一有差别的是他们会前往妈阁庙还神,酬谢天后娘娘保佑平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鱼虾丰收。节后,渔船起锚起航,驶至妈阁庙海面,让船头正对妈阁庙,在船头摆设奉祀物品并上香,燃放爆竹,祈求神恩继续保佑。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6)

澳门渔港

每天都在海上与天气搏斗,居无定所,加上捕鱼所得到的生活酬劳比较微薄,使得疍家渔民在体型上都很瘦削,皮肤黝黑;渔民是直接用手拖网跟划船的,容易导致手掌磨破或结茧,所以他们的手都比较粗糙。他们会戴一种渔民特有的竹笠,其形状像一只碗。竹笠价格便宜,但非常结实,它不像那种宽檐的竹帽,容易被风吹掉,因此渔民们都很喜欢它。陆地上的人称其为“疍家帽”,而渔民自己则称其为“竹笠”,很少看到有陆地上的人戴这种竹笠。虽然漂泊在海上,但妇女们仍喜欢用金耳环跟手镯装扮自己。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7)

疍家渔民

疍家人的沟通语言基本上和粤语相似,只是口音有点不同,使得人们能很轻易地辨认出他们的身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路环是渔船的天堂,每届鱼汛期,有近千艘渔船集中在海湾处,连环百里。路环海湾海波平静,渔民不时在船上唱起特别的“咸水歌”(以广州方言演唱的渔歌又叫咸水歌,也称白话渔歌,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水乡。有咸水的地方,就有咸水歌)。每年十月是黄花鱼丰收的季节,渔民多集于此买卖。每当退潮时,渔船也只能泊在海中心,由小船把渔民们载到岸上,在上世纪70年代乘坐一程驳艇的票价是一元。每当潮退,许多渔船都会泊在露出海面的浅滩上进行修缮。一般深海作业的大型渔船,每半年便要翻新一次船底,而较小的渔船更要四至五个月进行一次。船底维修翻新,是将船底木缝的旧灰凿清,填上新料,然后髹上防蚝漆。防蚝漆有效期半年。完成上述工程需时四五天。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8)

疍家渔民

19世纪中叶,疍家渔民开始固定居住在路环码头附近,他们一开始只是把渔船垫得高于水面,固定在海湾边,后来建成很有特色的“棚屋”。“棚屋”大多以木材或麻石支撑,木材的种类有杉木、坤甸木和红木。这些木材不容易吸水并且木质坚硬、沉重,而且大部分都是从旧船拆出来循环利用,再由熟练的搭棚师傅搭建。屋内的格局一般较宽敞,清新的海风味能弥漫在屋内的每个角落,棚屋层数为一层至两层,“棚头”上方再加建阳台,主棚再伸延出棚头、棚尾及棚底。早年没有电力供应,所有日常家务如烧饭、修补渔网、晒鱼及制虾膏等,都是在棚头进行,而棚尾及棚底,则用来储存杂物,昔日更有人用来饲养牲畜。路环远离澳门市中心,不少地方仍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渔网撒在热烘烘的地上,渔民们默默地坐在网上,手脚并用地编织着渔网破损的地方,道路上散满了贝壳。木板上擦了盐的小鱼在太阳下晒烤,街道上充斥着浓浓的鱼腥味。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9)

疍家人

疍家渔民很重视家庭关系,他们只会雇用自己的亲戚做帮工,为了增加劳动人口,每户最少有五个儿女,因此渔民子弟在路环总人口中占比颇大。疍家的小孩子,大都负责船上的家务,因为疍家没有固定收入,无法令孩子接受长期教育。孩子有病时,也只能上岸买些成药服用。但过去疍家妇女生产时,为确保大人和小孩健康,她们都会被送到岸上的诊所。为了培养社会新生代,路环的学校也为渔民的子女特设夜学,方便他们接受应有的教育课程,晚上七点到九点开课。不过他们的家长都不太重视子女的教育,即使是年幼的子女,也要跟随父母在恶劣的天气出海打鱼。

文化的缺失,限制了渔民子女的发展,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到陆上找工作遇到很大困难,只能承继家业,继续这个收入微薄的工作。渔民每个月的生活仅够糊口,即使有多余的积蓄,他们也会返回投资自己的渔船及捕鱼用具。船只每年要进行数次船底清洁,以保海上航行的安全,即使定期保养,渔船在海上受尽风吹雨打,寿命也只能维持数年。

疍民文化资料(疍民是常年浮家泛宅的水上吉普赛人)(10)

澳门

如今,疍家渔民渐渐于路环失去了踪影,并不是他们改换了停泊的地方,而是出海的成本上升,无法负担,他们纷纷搬到岸上居住并转行。原因在于,随着澳门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澳门为解决土地需求问题,加大了填海工程,又由于澳门国际机场等各项大型基础设施的开发,使澳门海周边的渔业生态倍受影响,过去澳门渔民早出晚归在近海捞作十分方便,而现在近海被填加上海洋环境污染海产品大为减少,近海根本没什么鱼可捕了,因此,许多渔民被迫放弃浮家泛宅的水上居民的生活。(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海岛民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