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力的四大层次 最高级的认知能力

认知力的四大层次 最高级的认知能力(1)

在中国传统文化道教中,元神出窍是道士修炼到很高一层境界所出现的相应能力,这一境界可以随时意识灵魂与本体分离,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开启上帝视角。

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早在15万年之前,所有人类就已经拥有“元神出窍”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类的终极能力——元认知

元认知是什么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J.H.弗拉维尔提出的概念,即对认知的认知。例如,一个人在学习中,一方面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另一方面又要对自己的各种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节,这种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本身的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就称为元认知。

元认知,用简单的语言来理解就是我们自己对我们“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认知力的四大层次 最高级的认知能力(2)

这种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这种能力能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决策。

然而不幸的是,人人都拥有元认知,但只有少数人主动的去开启,多数人只是在困境时才被迫启用这个能力。才不得已去反思纠正。处于顺境时依然会顺着本性生活,该玩手机,玩手机,该睡觉睡觉,对自身的行为好坏毫无察觉。那些主动开启的人,即使在瞬间的情况下,也会让自己不断进化,彻底远离危险。

开启上帝视角,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人生的好坏。都是由无数个选择造成的,主动的开启元认识,能够让我们每次决策的时候主动规避风险。

为了体验这种主动开启的变化,不妨想象自己身边有一个灵魂伴侣。他会时刻伴随指引着你,在你走神时,他会提醒你集中注意力。去做更重要的事。在你迷茫时,他会站在人生高处帮你看清局势与格局。在你生气时他会帮你梳理情绪,找到比生气更好的选择。 在你无解时,他会深入底层规律告诉你应该抓住什么。在你懈怠时,他会站在人生终点,警惕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然而,这种能力并不好开启,因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

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慢思考”这个理念,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最重要的理念莫过于慢思考、快思考这两种思考方式了。

《思考,快与慢》中把直觉叫做系统一也就是快思考,把理性思考叫做系统二也就是慢思考。

认知力的四大层次 最高级的认知能力(3)

直觉思考,直接反应,条件反射意味浓一些。

理性思考则更多调用注意力,批判精神怀疑精神更多一些,就是更深入地想想,仔细想想。

慢思考就相当于元认知能力。

对于在平时遇见一些问题或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过程分为三步。

一、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基于情绪做决策。

二、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哪些?自己有没有必要去承担这些后果?带来的收益有哪些?值不值得去冒这个险?

三、根据上判断,然后做出合理的决策。不要被人性所影响。短暂的快乐,不如长期的快乐。

换句话来讲,开启慢思考就相当于主动开启元认知。

不断增强认知的能力,养成主动开启元认知的好习惯

元认知固然好用,但是如果我们的认知有限。那么就算我们开始元认知做决策,也大概率会做出错误的决策。所以不断增强认知能力是基础。这里有两个快速提升认知的方法。

一、和大佬交流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许多大佬我们这一生都不一定能见到,见到了人家也不搭理你,更别说交流了。

这里的交流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阅读他们写的书籍。一本好书,凝聚着这些大佬的智慧,蕴含着他们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的方式。阅读这种书就相当于与他们进行思维上的碰撞。

比如在阅读《思考快与慢》后,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会主动开启慢思考。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阅读《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后,明白了如何去主动的寻找目标,简化事项。全力以赴的攻克最重要的目标……

二、自身的经历

每日的反思复盘让我们有机会思考,有机会提取生活中的智慧。获得一些经验,一些教训。在下次做历史问题时避免做出像当初不够明智的决策。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在书中写到,他每天都会写反思日志,寻找今天情绪上的波动,工作上的不足等等。无所有偶从19年开始我也开始写每日反思,反思并不是想写日记一样,反思是讲今天工作生活中触动自己的事情分析透彻。

这种每日反思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反馈,能够看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优点,问题改正,优点加强。让自己应对生活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自如。

想要拥有和掌握元认知能力并不容易,这需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很多时候做完事情你会发现自己忽略了开启元认知,没有关系,这也是一种反馈,习惯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们要不断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直到养成主动开启这个习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