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技巧(一普朗克秒有多短)

我们都知道一秒钟的时间很短,但秒还可以再分,如一眨眼的时间,约为七分之一秒,我们看秒表时,秒后一位的时间就看不太清了,第二位则已完全无法分辨。但是这时间还是可以再分,如光在一秒钟内跑了三十万公里,那么以光的时间度量,一秒还是很长的,但科学家研究微观世界,观察原子核中电子的运动,就需要更精细的时间,据说已经把秒细分到了渺秒,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一秒钟的一百亿亿分之一,这时间小得简直无法想像了,但是和一普朗克秒相比还是很长的。

普朗克秒又称普朗克时间或普朗克常数,是指时间量子间的最小间隔,为10的负43次方秒。目前认知上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了。普朗克时间=普朗克长度÷光速。

普朗克时间提出于100多年前的1900年,当时的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发现,能量可以分为不可再分割的单位,并将其命名为“量子”,这一发现标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这是量子一词的首次出现。后来人们就常把基本量子称作普朗克量子,当把普朗克量子同光速和其他常数结合在一起时,就可以得出空间和时间方面不可分割的量子,也就是最短的距离单位和最短的时间单位,经计算得出,普朗克长度为10的-35次方米,而普朗克时间则为10的-43次方秒。

普朗克技巧(一普朗克秒有多短)(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