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

以一个家有仨娃的职场妈妈视角,

洞察育儿、家庭、事业、自我…和世界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1)

*图摄于2013年12月韩国济州岛

总有那么个时刻,

我们翻看着那年带孩子旅行的老照片,

忽然惊觉,

那个跌跌撞撞不时想要我抱着走的小孩,

那个一脸稚气、巴巴地守在景点门口滑滑梯不肯进去的宝贝,

早已不再。

眼前的我们亲爱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似乎另外一个人。

而守望这份记忆的,只有我们,还有手里的那些个老照片。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2)

*图摄于2013年12月韩国济州岛

还好,有那一场“定格回忆”的旅行,

还好,拍了那些个照片,记下了那些个故事,

让记忆,如此丰满。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3)

Apple妈咪成稿于2014年7月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4)

这世间有看不完的风景、吃不遍的美食、淘不尽的精品,

可我们的孩子只有蜗牛般的速度,

任凭你有多么完善的旅行计划,

他也只是自顾自地走走停停看看玩玩。

你愿意停下来,等等孩子,

用十足的包容和耐心,

随着这只“蜗牛”去旅行么?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5)

当我跟朋友说,自己准备带着孩子们去济州岛17天,大家都觉得奇怪:这么小个地方能玩17天?这么久,恐怕可以把整个岛都翻过来兜3遍了吧?

我只好说,带着一个2岁一个4岁的孩子,游玩速度也要除以三,所以17天应该不会太多。

13年的12月,正值上海pm2.5屡次爆表,无奈之余,看到济州岛特价往返机票,加之中国护照免签的方便。一时冲动,就买了整整相隔17日的往返机票,带着孩子们离开雾都。

这大约就是全职妈妈的便利之处,时间比较灵活,只要有空,我就会带孩子们去旅行。

而每次旅行,时间再长也只觉得不够用。

云淡风轻的早晨,海中这个美丽的小岛上,哥哥一马当先沿着人行道冲向公交车站,回头又看看蹲在路边玩草堆的弟弟,一边大喊:“贝贝,你再不走,我们的六百路就要开走了,你就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里吧!”一边又飞奔回来牵弟弟的手⋯⋯

看着孩子们兴奋的眼神、满足的脸庞、盈盈的笑语,我只想好好享受,这千金也买不到的美好时光。

随孩子,乐在当下

很多父母是这样想的:孩子还小,等我们什么什么的时候,再怎样怎样。

三岁小么?八岁如何?八岁还是太小了,十二岁如何?

而机会,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我们的孩子转瞬就长大了,他只有一个2岁,错过了,你就再也没有可能看着他踉踉跄跄地穿梭在漫山野花里跌跌撞撞却又兴奋不已的好玩模样。3岁、4岁、5岁⋯⋯每个阶段都只有一次,都转瞬即逝。等到父母们觉得终于忙完手头的事情,可以有时间陪孩子了,回头才发现,我们的孩子早已长大了。

也许您会说,我们平时或者周末有空都会带孩子去公园呢。

而我要说的是,父母每天规则地陪伴孩子过日子,和一起离开家一段时间出门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就好比我看着眼前4岁的哥哥,这个小大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常常让我完全想不起他小时候的样子了。

这种时候,我只要在记忆里搜索:10个月在海南岛吃椰子第一次用吸管的摸样;15个月在长滩岛沙滩上摇摇摆摆地独立走完五米的距离;2岁的时候在邮轮上跟着跳舞主持人扭屁股⋯⋯这些跳出来的鲜活记忆,把孩子的每个阶段都甜蜜地定格在了我心里,变成为人父母最珍贵的收藏。

旅行的节奏,也可以让孩子做主

17天的时间,我觉得一点都不多,因为每天只玩一个景点。

旅行的价值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是看了多少新鲜的风景,去了多少没去过的地方。而对孩子来说,完全不是。

如美地植物园入口不远处,有个清澈的小小鱼塘,里面养了些普通的小金鱼,大多数人走过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可两个孩子就那样趴在石阶上,一边观察小鱼一边喂面包屑,一边和小鱼说“啊~昵~啊~塞~哟~”,整整玩了大半个小时啊。

通往天地渊瀑布的山路上,有座小小的假山,孩子们在那里把小石头搬上搬下,一会哥哥拉着弟弟爬上去,一会弟弟挤哥哥下来,一会把小石头排成火车,一会又在石堆上占地为王。等他们玩好了,顿时发觉已经没有力气再爬上去看瀑布了。

⋯⋯⋯⋯

所有这些时候,我都选择等待而不催促,旁观而不打扰。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早晨,和孩子们一路逛到公交车站,观察车上形形色色的当地人,随着汽车一个站台一个站台地期待下一个风景;

到了景点,在这个人流稀少的淡季,也可以允许孩子们自由选择往哪走,停多久,几时走;

黄昏,跟孩子们在当地人去的超市里淘韩国美食,然后回旅店一起切香肠烤五花肉;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和孩子们窝在温暖的韩式屋子里,坐或躺在带地暖的地板上,看着他们嬉戏撒疯,体验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和文化,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

虽然没看多少景点,可却让大人和小孩都觉得悠闲和舒服。

孩子有他们自己认识世界的节奏,我们所能做的,不过就是尊重他们的速度而已。

他们可能只需要在山脚下打雪杖而不是坐在缆车上看漫山遍野的壮观雪景;

他们也许更喜欢坐公交看人看风景的过程超过到达真正的景点;

他们大约只是想和餐厅老板娘养在门口的那只慵懒的肥猫多玩一会,再去下一站;

这种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能够不出声么?能够不去催促孩子么?能够多等一下下么?能够不那么自我中心么?

旅行,对于孩子来说,不过就是好好去玩玩新鲜的事物。可是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往往不能给他们那么多时间,常常着急要赶路,要一次把所有景点都看完,所有美食都吃遍。

可是好吃好看和shopping的任务都完成,就算是一次完美的旅行了么?拍了很多漂亮的照片,就能证明自己享受了一段假期么?我们匆忙地工作完,还要要求孩子跟着我们的速度匆忙去旅行,十天游澳新两国,十二天游欧洲七国⋯⋯这是比出差加班还紧张的节奏啊。

我们成年人或许已经完全被这个超快节奏的社会同化了,可孩子们还没有呢。

他还有机会,在悠哉的旅程中,闻到悠悠花香、感受微风轻柔、听到鸟叫虫鸣、仰望漫天星斗。

只是习惯一路奔跑的我们,恐怕反而容易忘了如何停下来享受这份闲情逸致。也许,跟着孩子的眼睛再看一边,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同。

晴朗的午后,下了游船,人们匆匆赶去坐车前往下一站,而我坐在路边的长凳上,看着两个孩子拿着树枝在码头的沙坑里挖洞,研究着沙子下面有没有藏着宝贝,专注而兴奋。或许,我们所能做的,不过就是保护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自然成长的节奏,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学习,不被成年人的速度所左右。

最后,引用一下我喜爱的一位作家龙应台的话: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忘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你愿意,给孩子这份耐心么?

尾声

14年初写上面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离开职场做全职妈妈两年整,也还没有移民那些事。最近翻旧照片的时候,看到那2年给孩子们拍的照片是最多的,现在想来,那大概是我生命中唯一一段可以心无旁骛、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职业间隔年。

移民新西兰后,刚开始是为了要安身立命、后来则是被越来越多的工作和事业欲望捆绑,尽管还是会在下班后和周末全身心陪伴如今3个孩子,可当时挥霍不完的时间和三倍于常人的耐心,似乎不复再有。

时不我待,我们的孩子,转瞬就长大。

而,我能做的,大概只是用旅行,来定格记忆。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6)

*摄于2017年,三个孩子在新西兰

1

END

1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7)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8)

Apple妈咪,在国内职场混迹5年后,DIY移民新西兰,现自营澳新本土服务,并育有三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一起分享身兼数职的职场妈妈,如何看待育儿、家庭、事业、自我,以及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

阿宝

8岁老大,“心机担当”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9)

贝贝

6岁老二,“体能担当”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10)

胖小妞

3岁老三,“颜值担当”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11)

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旅行都是锻炼(用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随孩子去旅行)(12)

育儿 | 移民 | 微留学 | 游学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或登陆官网

applemammy.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