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出家背后的真实原因 实际上顺治出家了

百年来《红楼梦》一直被歪解,不仅被歪解成风月小说,甚至还被歪解成反封建小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其实,它是一部用密码写成的大清宫闱秘史。

顺治出家背后的真实原因 实际上顺治出家了(1)

如果说《红楼梦》第十七回到第十八回这两个章节,是记载大观园——圆明园密码的话。

那么,《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这一章节,便是通篇记载顺治出家的密码。也就是说,被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顺治出家一事,是真有此事。

顺治出家背后的真实原因 实际上顺治出家了(2)

第二十二回,作者借宝钗和林黛玉之口,装傻卖疯地指出顺治在五台山出家。而据中央台《古刹谜踪》和《古刹迷踪》认为,顺治后来又跟随高僧佛定和尚,去了河南省民权县的白云寺。康熙先后于顺治66岁和70岁的时候去看望过他。后来顺治以73岁在白云寺圆寂。

当然,顺治是不是于73岁在白云寺去世的?这是存在争议,笔者就不同意这种说法。

顺治出家背后的真实原因 实际上顺治出家了(3)

实际上据笔者考证,《红楼梦》的第一回就已经指出顺治活了89岁,他比乾隆还多活了几个月。他才是清王朝最长寿的帝王。详见《赖晓伟重评石头记》,此处不表。

而接下来,还是在第二十二回。宝钗又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我们来看下,按书云:

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庚辰眉批:用得妥当之极!】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

顺治出家背后的真实原因 实际上顺治出家了(4)

书上的这个慧能,出身贫穷以卖柴为生。后来萌生学习佛法的念头,便去湖北的黄梅双峰山拜五祖弘忍大师为师。先是做了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火头僧,就是烧水煮饭的和尚。后来继承了衣钵,成了禅宗六祖,并在曹溪宝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脂砚斋说《红楼梦》:“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顺治出家背后的真实原因 实际上顺治出家了(5)

所以笔者认为,《红楼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影射一件清宫秘史,绝无废笔。由于《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是记载顺治出家的密码。那么作者之所以引用“南宗六祖惠能”这一典故,无非是向我们暗示顺治出家后做了火头僧!

这也绝非凭空捏造,而是有民间传说为证的。

顺治出家背后的真实原因 实际上顺治出家了(6)

相传,康熙第一次到白云寺寻父,召集千余僧人施舍斋饭。结果没有发现像他父亲一样的人,便问佛定:“僧人到齐了没有?”佛定说:“还有一个老年的火头僧没来。”便领着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僧而至。

康熙赶紧问老僧姓名。老僧回答说:“贫僧八乂。”康熙大失所望。回京后,康熙才猛然想起“八乂”即“父”字。原来,这个火头僧正是他的父亲顺治帝。康熙急忙再次重返白云寺,然而老僧却已不知去向。

顺治出家背后的真实原因 实际上顺治出家了(7)

康熙第三次到访白云禅寺是在顺治圆寂之后。他亲手将一棵被民间称为“祖树”的槐树,栽入一口火头僧烧坏的大铁锅内(口径2.5米,腹深1.5米),寓意“举国(锅)怀(槐)念”,借此怀念其父。

今天,这棵“铁锅槐”仍在白云寺。400多年过去,这棵长铁锅里的槐树越长越大,成了白云寺的一大奇观。或许它将成为《红楼梦》的见证人……

顺治出家背后的真实原因 实际上顺治出家了(8)

更多大清宫闱秘史的解密,请看《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其实,北京大觉寺迦陵舍利塔,就是顺治墓,答案就在红楼梦上!

天王盖地虎,妙玉和宝玉互对暗号,康熙朝拜褥事件现身红楼梦!

其实,顺治真的出家了,就在山西五台山,红楼梦上写得很清楚!

这一脂批已指出林黛玉真相,百年来解读的人也很多,却无一正确!

最少6个大清皇后现身红楼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