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唐诗(诗咏田园梅)

作者: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怱放几枝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赏析: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沈钦圻,明末诗人,著有《晤书堂诗稿》,《梅》为其代表作。

咏梅唐诗(诗咏田园梅)(1)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诗人以梅喻人。以独特的视角,赞誉梅的坚韧不拔,梅的特立独行,梅的超凡脱俗,梅的独领风骚。

上篇直言,虽天寒地冻,冰霜雪雨,但梅却在暮色苍茫的天地间迎霜而傲、独自屹立。银装素裹间,以一抹靓色开辟出春天一片。手法夸张,但梅的勃勃生机、铮铮铁骨,跃然纸上,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梅花凌霜破冰,以主动拥抱的积极姿态,超越时空,努力让自己成为春天的主人。

下篇诗人将梅的精神升华。曾经有人说,空色相是不斗精神,表明诗人是如梅一般的世外人,清逸超脱。而窃以为诗人虽有展现出的不免几分孤清落幕的意态,但更多表明的是梅愈挫弥坚、艰难向生的意志品格,那是谁也无法与之媲美的。

细品全诗,于文字之外,还能给人予无穷的力量。

作者:陈克祥,南通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思想政治工作副研究员

主持人:姜嘉琪

编 辑 | 尹丹丹

微信公众号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咏梅唐诗(诗咏田园梅)(2)

欢迎投稿

网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报纸投稿:xcgbbtg@163.com

报纸投图:xcgbbtt@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