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第二部第十一章读后感(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179咸丰四年(185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诸位贤弟足下:(四弟曾国潢字澄侯,六弟曾国华字温甫,九弟曾国荃字沅浦、子植,曾国葆字季洪比曾国藩小17岁,四六九皆族中排行,故称)(给平辈朋友时,一般会用“足下”,也可以称“阁下”“执事”“左右”等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曾国藩家书第二部第十一章读后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曾国藩家书第二部第十一章读后感(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第二部第十一章读后感

179咸丰四年(185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诸位贤弟足下:(四弟曾国潢字澄侯,六弟曾国华字温甫,九弟曾国荃字沅浦、子植,曾国葆字季洪比曾国藩小17岁,四六九皆族中排行,故称)(给平辈朋友时,一般会用“足下”,也可以称“阁下”“执事”“左右”等 )

前信已封,而春二、维五于二十五日到营,接奉父亲大人手谕及诸弟信件,敬悉一切。

曾祖生以本境练团派费之事,而必求救于百里之外,以图免出费赀zī,其居心不甚良善。刘东屏先生接得父亲大人手书,此等小事,何难一笑释之,而必展转辩论,拂大人之意?在寻常人尚不能无介介于中,况大人兼三达尊(爵位、高龄、德行。出自《孟子》)而又重以世交?言不见信,焉能不介怀耶?望诸弟曲慰父亲大人之意,大度含容,以颐(①腮,脸颊②保养)天和(谓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 谓人体之元气),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使游子在外,得以安心治事。所有来往信件,谨遵父亲大人谕,即行寄还。

吾自服官及近年办理军务,心中常多郁屈不平之端,每效母亲大人指腹示儿女曰“此中蓄积多少闲气,无处发泄”。

其往年诸事不及尽知,今年二月在省城河下,凡我所带之兵勇仆从人等,每次上城,必遭毒骂痛打,此四弟(曾国潢)、季弟(曾国葆)所亲见者。

谤怨沸腾,万口嘲讥,此四弟、季弟所亲闻者。

自四月以后两弟不在此,景况更有令人难堪者。

吾惟忍辱包羞,屈心抑志,以求军事之万有一济。

现虽屡获大胜,而愈办愈难,动辄招尤。倘赖圣主如天之福,歼灭此贼,吾实不愿久居官场,自取烦恼。

四弟(曾国潢)自去冬以来,亦屡遭/求全之毁,蜚来之谤,几于/身无完肤。想宦途风味,亦深知之而深畏之矣。

而温弟(六弟曾国华)、季弟(曾国葆)来书,常以保举一事疑我之有吝于四弟(曾国潢)者,是亦不谅兄之苦衷也。

甲三(曾纪泽)从师一事,吾接九弟(曾国荃)信,辞气甚坚,即请研生兄(罗研生),以书聘之。今尚未接回信,然/业令/其世兄(此时在曾国藩湘军幕)两次以家信催之,断不可更有变局。

学堂以古老坪为妥,研兄(罗研生)居马圫铺乡中,亦山林寒苦之士,决无官场习气,尽可放心。

《家书176》:聘请家塾老师“ 近处惟罗研生兄是我心中佩仰之人。其学问具有本原,于《说文》、音学、舆地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亦皆讲求有年。”

罗研生与贺长龄为联襟(姐姐的丈夫与妹妹的丈夫的关系。罗研生与贺长龄为联襟),

贺长龄,嘉庆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赞善。为官40年,勤于职守,有惠政,官至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咸丰元年十二月,其幼女与曾国藩长子曾纪泽订婚。

其弟 贺熙龄,嘉庆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湖南学政,监察御史,主讲长沙城南书院数载,并倡立湘水校经堂。晚年筑室东城,布衣蔬食,名其居曰“菜根香”。著有《寒香馆诗文钞》传世。罗研生是其学生。左宗棠亦是贺的学生,后两人为儿女亲家。

贺家与唐鉴家、吴其濬家、陶澍家、左宗棠家、胡林翼家、郭嵩焘家、劳崇光家、黄兴家、丁善庆家等湖湘显族皆有联姻。

贺长龄的弟弟贺熙龄将幼女嫁给左宗棠长子。其次子娶了唐鉴的女儿,长女嫁给了唐鉴的侄子……唐家与贺家的联姻,涉及贺家的三兄弟,亲上加亲,绵延了三代人。

唐鉴,字镜海, 理学大师,卒谥确慎。官宦世家,父亲唐仲冕官至陕西巡抚。唐鉴曾在多省任按察使、布政使职,最后官至太常寺卿。倭仁(后来为同治帝师)、曾国藩吴廷栋窦垿何桂珍都曾问学于他,对曾国藩一生行事、修身、做学问都有深刻的影响

清道光十二年(1832),左宗棠入赘为婿。与周诒端成婚 (周诒端是周氏女诗人群体中一员。方上周家是湖南名门望族 )。 1836年(道光十六年),左宗棠在湖南醴陵主讲渌江书院期间,结识两江总督陶澍。1838年(道光十八年)左宗棠第三次落第归乡,途中于南京拜见陶澍(此时59岁),后者主动提议让他的独子陶桄左宗棠(此时26岁)的长女定婚,第二年,陶澍去世。左宗棠于1840年(道光二十年)至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在安化陶澍家任教八年,并协助料理陶家事务。左宗棠先后与周家、陶家、贺家结姻,在“出山”之前,已经不是一般的布衣。

至甲三(曾纪泽,此时15岁)读书,天分本低,若再以全力学八股、试帖,则他项学业必全荒废,吾决计不令其学作八股也。

由《家书》寻得的线索:曾纪泽两岁时,每日清早与曾国藩“同起,抱到外院,夜始抱入内宅(白天见不到妈妈?)”。4岁3个月入塾,读《三字经》启蒙,“字皆能认”,约70天读完,家塾老师冯树堂,湘籍举人。紧接着读《尔雅》(十三经之一,辞书之祖)。一年后,约5岁半读《诗经》 、《古诗十九首》、《古诗》。约7岁半,《论语》已读大半。7岁9个月,《孟子》读到第一篇下。7岁11月,《孟子》读到第三篇上。约8岁半,《孟子》读至第六篇上。9岁,读《尚书 ·商书·太甲上》)(《孟子》共7篇,每篇分上下卷。《尚书》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9岁两个月,作四言诗一篇“舜征有苗篇 ”。9岁5个月,《尚书》快读完了。重新点读《诗经》。夜间讲《纲鉴易知录》,正史约已讲至“秦商鞅、开阡陌”。9岁半,作史论(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9岁7个月,重新点读《诗经》至《》,重读《古诗》至左太冲《咏史》,《纲鉴易知录》至汉高祖末年(《纲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史类文学作品。作品共107卷,180多万字。由于纪事简明,头绪清楚,使人一看了然,故叫做《易知录》。是一部记载从传说时代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初刻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12岁时,正在读《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预计明年即可读完经书,然后学八股。因当时“京师教子弟十四岁开笔者甚多”。曾纪泽系荫生(1.封建时代由于上代有功勋被特别恩赏具有任官资格的人2.旧制对因先世有功勋,而得入国子监读书的人的称呼),例不准赴小考(童试)。曾国藩:“实可学做八股者十年。若稍有聪明,岂有不通者哉?若十九、二十即行乡试,无论万万不中,即中得太早又有何味?我所以决计令其明秋始学八股,二十四始乡试也。”

曾兆安、欧阳钰皆已保举教官,日内想可奉旨。

曾子庙税钱用空二百四十千之多,可由营寄省还之。应交何店,付何人手收存,下次信来,望详明示之,以便妥寄。

范知宝来,言尚欠途费一千五百,比即给之,又给三千,为两月工价,又给四千为归去途费(清代一千文约一两银)。

上次春二维五归,给银四两,下次唐四在十归,给钱八千,渠辈到营,往往言不够使用,不可信也,余不一一。统后续布。

再颂澄(曾国潢)、温(曾国华)、沅(曾国荃)、季(曾国葆)四弟近佳。国藩再行。

冯树堂(冯卓怀,字树堂,长沙人,己亥解元。任官四川万县知县。与曾国藩交好,曾经做过曾国藩儿子曾纪泽的私塾老师。曾国藩驻兵祁门时,冯卓怀又放弃四川万县县令职位,投其麾下充任幕僚。后因一事不合,受到曾国藩的当众斥责,毅然离去 )一信,托速寄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