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

请点击上方“捡拾光阴的碎片”关注我们,

更多“关注”,更多原创作者,更多优秀作品!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

《雨中的乡愁》

作者:陶冶


云生了你

大地生了我

与你母亲总是遥遥相望

从未亲昵过

你一出生就扑向了我

像是血脉连着

我无法擎起企盼你的伞

由着你

弄湿我的衣衫

我喜欢你飘逸的笑声

与洒脱的清灵

嘀嗒 嘀嗒 滴答

就是天籁的音符

《乡愁有毒》

作者:占国


读到余光中的《乡愁》,是在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只觉得美得惊心。长大后,离开家乡,愁绪满怀时,假日佳节时,再读,每每泪光闪烁……经年后,无数次地南北奔波,无数次与皓首母亲的重逢分别,忽然惊觉:余先生“欺骗”了我这多年——

乡愁,根本不是离开家乡后才有的!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2)

乡愁在我的第一声啼哭中,便悄无声息地潜了进来,像幽灵一样蛰伏在身体里。婴儿时母亲的乳香;牙牙学语时耳提面命的乡音;孩提时山野的果、地里的虫;袖管儿上擦鼻涕留下的亮片;蹭破头手留下的疤痕;上学时母亲手缝的书包,学期未完便已缺前少后黢黑翘卷的书本;甚或古老的皂角树、涨水的小河沟、鸡鸣犬吠牛羊欢叫……都被这只幽灵一一记下,刻进脑海里,融进血液中。长大,乡愁也跟着悄悄长大——只是在没离开家门时,像病毒一样潜伏着,没有发作而已。

蛰伏的乡愁真的有毒。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3)

直到有一天,背上行囊走出老屋的旧门,在父亲的沉默母亲的泪光中,穿过竹叶铺盖的土路,趟过家乡那条美丽的小河,回首留恋地轰走跟了我许久的老黄狗,然后含泪转身。

从此,我便没入了异乡的风沙;从此,乡愁便在身体里慢慢苏醒。

天南地北的美食尝遍,自有南甜北咸、西辣东酸的各领风骚,依然挡不住对于家乡泡泡青、香肠腊肉的思念。于是,我便明白,这是病毒发作的前兆——你只喜欢那一口。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4)

北方的冬天冷得可怕,但室内却有如春的暖气,临窗赏雪也只是单衣而已。却偏偏想起家乡冬日的瑟瑟,肥厚的棉袄棉裤,冻得通红的脸蛋手脚,更有那红通通的火塘,火塘边滋滋冒着香气的鼎罐。

时间愈长,乡愁愈浓。一如病毒潜滋暗长,最后,全面发作,侵入四肢百骸,终成沉疴,药石无救。

打拼奋斗,苦苦的挣扎溅满酸涩的乡愁;人情冷暖,无助的心灵侵润孤寂的乡愁。

被信任的人伤害,伤口咕咕流出的是殷红的乡愁;生离死别之际,满天的泪雨是湿淋淋的乡愁。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5)

起风了,枯黄的乡愁飘飘落落;雪飞起,白皑皑的乡愁铺天盖地。

在纸醉金迷的酒吧街漫步,听萨克斯吹响凄婉的乡愁;独坐静谧的小院,仰望天空云追月,细嗅院角花木香,任如水的乡愁洒满一地。

于是,我便明白,乡愁的毒已病入膏肓,注定是要陪我走到奈何桥。或许,只有孟婆递来的那碗汤,才是真正的解药。

也或许,正是这如毒的乡愁的陪伴,才能够走过了家乡以外的山山水水、沟壑丛林,没有被淹没吞噬,依然无数次光鲜地站在颤巍巍的母亲旁边,听着她不再连贯的乡音家常。

甚至,母亲的离世,家兄的病故,也因了这根深叶茂的乡愁,才不至于心神俱碎、魄飞魂散。

这样说——乡愁有毒,也挺好!


作者:占国,二十年军旅生活,现从事刑侦工作。爱好文字、旅游、美食和发呆。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6)

晓歌说事——也说乡愁

作者:皖江晓歌|绘画:史宓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7)

夜读余光中的乡愁,想起丫丫说母亲在深圳时非常想家,这次回来人瘦了许多,有点“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的感觉,就也想说说乡愁了。有人说乡愁如一抹淡淡的忧郁,总是无声无息的,飘飘渺渺的,却是铺天盖地的把你给笼罩了,淹没了,窒息了,让你挣脱不了,逃避不掉,只能无奈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沉沦。有人说乡愁是孤单无助时父母安慰的话语。当精疲力竭时,当遍体鳞伤时,回家吧,在父母身边,可以疗最深的伤痛,听日渐苍老的双亲絮聊一些儿时的趣事,回忆一些生命历程中最单纯的过程,你会觉得世界没有那么复杂,心也宽了,心也静了。乡愁啊,有时就是老家门前那棵古老的槐树,有时就是夕阳下那头晚归的老牛,有时就是晚风中那缕袅袅的炊烟,有时就是母亲那慈祥的唠叨。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8)

离家三步便是客,只要你一离家,便会有乡愁。便会有“长亭更短亭,何日是归程”的感觉。乡愁很苦,但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味道。乡愁之于人类的思想感情,一如品茗之于日常生活。茶是苦涩的,但它又不止于苦涩,它的回味却是温馨、缥缈的、高远的。乡愁亦然也。

乡愁有两种,一种是空间上的,一种是时间上的。空间上的乡愁是人的本能意识的反映,是由于地理位置的转移而产生的,那是对自己出生地成长地或是家人所在地的一种眷念。乡愁也是一种闲情,因闲而生的。太忙太累,应酬太多,即便是客居异地,也是无暇去故乡神游一趟的。往往是在秋雨披寒,佳节孑立,月下独酌,孤灯对影,偶遇故人之时,乡愁便如雾生山涧,鸟鸣幽林,不知不觉中就侵满了全身。“枯树老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乡愁啊,是一种比诗更美丽的痛哦!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9)

时间上的乡愁是岁月的流逝在人们心灵上留下的过往痕迹,这些痕迹是陈旧的东西,似乎并不重要,但毕竟是它们才构成了生命的链接。所以,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觉得过去才是最真实的,一如家才是最安全的。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把这种感觉写到了极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年年春回,岁岁秋来,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他用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有声有色,可感可触,使最后一句成为千古绝唱。也无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说:唐五代词有句无篇,宋词有篇无句,惟唐后主词有句有篇。谁读这样的词能不怀国想家?乡愁啊!是一种比歌曲还要流行的病。


作者:后晓华,笔名 皖江晓歌,安徽省芜湖县人。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诗人协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0)

乡 愁

作者:一叶孤舟

明月牵出了思情

思绪让利剑划破个口子

奔腾的记忆

是壶口瀑布激流

奔流不息

听到了故乡的呼唤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1)

心越飞千山万水

看见了炊烟袅袅

看到了碧水青山

村口的大榕树依旧茂盛

树下的眺望远方的母亲

却愈发苍老

儿时伙伴天真的神态

镌刻上了沧桑的相貌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2)

院子里荒草凄凄

后院那口古井已干涸

斑驳的砖墙上爬满了青藤

细密的藤丝是我的乡愁

青石板小巷回荡着我们的欢笑

谷场留着我们做游戏场景

昔日的同学在田园里劳作


作者:一叶孤舟,本名郑霞建,公务员。喜欢飘渺在茫茫的大海中矶钓、在茫茫的文海中求真知。在大海中与鱼博弈,在劈波斩浪中求刺激;静静的夜里遥望天空,在苍穹无边中,求一种脱俗的静谧。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3)

伴一缕乡愁入梦

文字、朗诵:暗香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4)

再也 回不去了

老屋 一次次唤我

唤我

在月明风朗中

唤我

在阴天潮湿里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5)

那低矮檐房 瓜果菜园

那锈蚀的门和半掩的窗

一切都那么熟悉

一切又恍若梦中

仿佛从未消失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6)

踏着细碎的记忆

斑驳的光影透过枝丫

洒在悲凉秋叶上

炊烟徐徐燃起

我久未回荡的乡愁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7)

再也 回不去了

父母的叮咛唠叨

街坊的嘘寒问暖

姐姐们还在互相嘻闹

仿佛还在耳边萦绕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8)

时不时 绞痛

那一怀清晰宁静的夜

又是一轮明月夜

点燃一柱袅袅熏香

心已被岁月消蚀

何时梦才能圆满?


作者:暗香:声动诵读联盟会员,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喜欢用耳朵去聆听,喜欢用心灵去感悟,质扑真挚地诠释流淌于心底的文字。各平台朗诵主播。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19)

我那80后的乡愁

作者:陈洁

记忆里的那盒磁带,转啊转,且听它慢慢诉说...

我是80的末班车,儿时的乡村都己悄悄没落,留下的全都是一些残缺的旧房子。往事如风,多想给后面的孩子们轻声低吟,至少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你会怀念你会想停下脚。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想站着一处青草地,闭双眼走回那时去...

沥沥细雨里,那幽长的小路,青春萌动时曾经有你渴望中的爱情,然后有他给你打着伞,多么浪漫啊;还有满是油菜花地里我们那种柏拉式的欢声笑语,不仅仅是青春萌动,跟着有长大以后,那追寻的含蓄。这一切都离不开诗和远方那田边的安逸和静美。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20)

田间小路,群山环绕的乡村。没人知晓,那雨却在下着。故人己去,屋檐下满是嘀嘀嗒嗒不停掉下来的水。没有太多的语言,我那曾经呆过的居处啊!你也在悄悄地老去,不要这样好吗?我只是想静静地,听这雨诉说它对岁月的无声的渴望。

短短几年,房子还是房子,而人都搬离到街边上去。曾经的喧闹,都在记忆里颤抖。噢, 三五老农言笑着,烟雾轻轻地飘浮在雨里,近是黄昏,不为别的,一天的劳作只是想好好享受那顿晚餐。那双黝黑的粗糙的双手,那笑着满脸憨厚的皱纹,一年又一年,多少人承受着岁月无情地变迁。嗯, 嗯,记忆里的日子都己偷偷流走了。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21)

学龄前时,一群戏耍的玩童,便会齐刷刷把布包丢在一排的路边草丛上,然后跃进一处果园。只记得果园内满是板栗树,有些便用树棍去敲打板栗,满是刺的还没开花的青骨朵,里面一个板栗子都没有。接着看到地下满是白哗哗半蹲在地里的地瓜。那会太阳大着呢,土太硬,便用手去扣,哎呀!一个完好的瓜便被用力拔顺着它的藤枝出来啦!可高兴半天了。 园里所有能吃的都被整成一片狼藉。不会儿,一个果农来了,刷的下,全从边上坡爬翻出去,差点没摔个半死。此次便当严重了,回家有人和家人告了状,我便被抽了条,挂在家门口那个大树的树叉上,什么都没吃着,书包也掉了。不久便在树上看到被家人找回来的单肩草绿的布书包,转眼这事就给忘了。另次去人家甘蔗地里掰甘蔗,一不溜神便从那有点陡坡掉下一条哗啦啦的小溪,当时可真是吓着,水确是有点急,流到了一个田边,一身的湿水,甘蔗还捉在小手里。这次,也被捉了,在家跪了好久的洗衣板,伞芯都被打掉了几根。

余光中逝世后再读一遍乡愁(谨以本平台一系列)(22)

记忆像一盒磁带,走过田边小路时,便能听到它在心里面转啊转,哼着那特喜欢的歌。是的,那就是童年嘴谗时候的我,当然现在也是一样哈哈哈。

这种情结,你可想体会,停下脚,你渴望的诗和远方就在你心里种下了,时光就是时光,给你的那段岁月你可以放着珍藏。如果你在城市的一方看到有故土的那般模样,那就欢快地去耍吧!这不轻轻地拾起它,那让你沉思又着迷的田边之梦啊!

追逐的最后一班风景,是那渐行渐远的乡村之路。


作者:若冰,本名陈洁,从小爱好文学了,现居江西九江,从事网络运营和外语兼职工作。成长是内心的一生修行,始于内心,希望多和爱好文学者学习交流,传递正能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