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

由李潇、于淼、张英姬编剧,张晓波执导,孙红雷、江疏影、王耀庆、车晓和关晓彤主演的都市情感大戏《好先生》播出过半,收视口碑双收,话题连连。与以往的情感剧不同,《好先生》走出了同类题材家长里短的格局,力图向美剧靠拢,是一次重口味、高浓度、强情节的新鲜尝试。导演张晓波摄影出身,之前执导过《大男当婚》、《食来孕转》、《我爱男保姆》多部聚焦当代都市生活的情感剧,此次又和擅长写男人戏的编剧李潇(《大丈夫》、《我爱男闺蜜》)强强联手,创作了《好先生》。日前,独舌记者对导演张晓波进行了专访。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1)

导演张晓波

陆远的经历是传奇,情感还是普通人的

独舌:为什么会想到拍《好先生》这样一部电视剧?

张晓波:这个戏还是缘起于李潇的一个想法,想做一个不一样的情感戏。李潇写男人戏非常好,她当时想写一个刚开始比较渣,后面慢慢开始转变的一个男人,然后想到了米其林大厨,给了他一个特殊的身份。其实我们还是想完成一个人蜕变的过程。这个人不是我们惯常意义上的暖男,有一个世俗意义上由坏到好的过程。其实我们也没有说他有多坏,只是有点不羁,有点沉迷在自己的过往,把自己彻底放逐……当时我们大致有这么一个想法,两年前李潇就开始写这个剧本,中间有过多次修改。

独舌:也就是你从一开始介入到这个剧当中?

张晓波:对,从李潇开始写剧本我就进入了。因为我以往拍戏都这样,前期投入比较多,都是跟着编剧做剧本。从做剧本开始一直到拍摄,再到后期,我自己全程都要做下来,这是我的一个工作习惯。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2)

独舌:之前的剧名《劣质好先生》是不是更能体现你刚才说的人物蜕变?

张晓波:对,但是觉得“劣质”会误导观众,所以索性就叫《好先生》。我做完了这个戏,有一天和孙红雷聊,我说其实你重新定义了暖男。以往影视作品中的“暖男”一上来都是那种温暖大叔的形象,与生俱来带有那种气场。这部戏不是这样子,开始他在自我放逐,慢慢地开始有转变。我从来不相信一部电视剧一开始是下里巴人,后来就变成了CEO。我相信一个人的转变是很细微的,从不羁到勇于承担责任,这就是一个人的转变,也是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暖男。

独舌:在构想这个人物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孙红雷就最适合?

张晓波:从做剧本开始,我们就没有改变过,一直就是按着孙红雷做的。中国男演员很少有像他那样,长得比较狠但骨子里又非常柔情,情商非常高。所以,一年前我们就开始和红雷聊人物,直到去年9月份开拍,大致有一年的时间在和他聊这个戏,一场一场地沟通。包括李潇也是一样,他们都对这个戏付出很大的心血。

独舌:车晓和江疏影饰演的两个角色分别代表哪两类女性?

张晓波:江莱更具有现代女性的那种奔放、豁达、不羁,她的性格和骨子里有点像孙红雷扮演的陆远。甘敬相对就比较冷静,有知识女性的睿智,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不是那么冲动型;而江莱就是敢作敢当,非常像陆远,所以他俩最后会走到一块。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3)

独舌:李潇说,观众看电视剧,一个是看自己,另一个是看传奇,《好先生》是后一种戏。这部剧看上去确实离普通人的生活比较远,会不会不够接地气?

张晓波:陆远具有普通人的情感,但是他的经历是传奇的。大多数人没有在异国谋生、异国崛起、异国堕落再爬起来的人生经历,所以我称他为“传奇”。但是他流露的情感都是我们普通人可以感受得到、摸得着、能够产生共鸣的。“传奇”是我们做的过程中达成的共识,不是说一上来就有一个形而上的框架,我们还是想做一个差异化的东西,想做一个人物大起大合的状态。

独舌:拍摄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回忆?

张晓波:这个戏不能说是红雷的转身之作,但我认为是红雷近几年最具人情味的一次表演。在拍戏过程中,我们也在一点一点揣摩这个人物,所有的角色我们都不会一上来都界定好,是在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人物可以走得更深一层,所以它的创作期是非常痛苦的。每天其实拍不了多少戏,每天都在谈人物和角色,一点一点做。

我认为红雷也是比较感慨。就像我们在意大利杀青以后,他要去法国,我回国内,那天晚上12点多,我们两个反方向走,我们走几步,回头看看对方,走过来拥抱,完了又走几步回头再拥抱。其实,就像我的制片人跟我说的:你不是跟老孙告别,你是跟陆远告别。其实是这样的。这个戏对于我和红雷都不是那么简单,有太多的情感在里边。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4)

推陈出新,向美剧靠拢

独舌:现在这种加入异国元素的情感戏,电影比较常见,但是电视剧还是比较少。

张晓波:我们在后期剪辑的时候,也大量地希望往美剧靠近。所以会有很多快节奏的剪辑,包括运用不同形式的闪回,闪回中套闪回,再套闪回,叙事方式上做了一个大的调整,这个在国内目前的电视剧里头非常少。我们也想尝试一下,能够做出一些突破,还得让观众看懂,还有我们一定的表达诉求在里头。我是电影厂的人,我原来拍电影的,所以我还是追求一种电影化,这个片子里头会有很多电影的手法,不管是叙事还是拍摄手法。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5)

独舌:就都市情感剧而言,美剧和国产剧最主要的差别是哪些?

张晓波:美剧都是强情节,它的都市戏也是强情节。我们没有给这部戏很多强情节,但是一些操作方式有些像美剧。包括戏剧结构,比如人物,我们把人物做得非常飞,感觉有点离地,美剧也一样,反正都不怎么接地三尺,但是你会发现它的情感都非常落地。陆远这个角色也一样,米其林大厨不是人人都有的身份,所以这个人物设定的时候有点离地,但是我们把情感做到最低,你会发现这样的人物观众可以接受。

独舌:这部剧是有意把父母大家庭的戏份剥离掉吗?

张晓波:我们不想做成一般电视剧里头,一家有爸妈、婆媳……这个戏还是以陆远为主,绝对男一号,着重把笔墨留在他身上。父母辈只留了一个老太太,就是关晓彤饰演的那个角色的奶奶,那个老太太代表父辈,只要有一条线就够了。这个戏还是比较纯粹,角色很少,主要就是六个人物,加上老太太也就七个人。这种结构在编剧上是非常困难的,在一个小结构里头还得有戏剧结构、矛盾冲突,还得把一群人搅在一块写,这都需要很高的技巧。我们还是想做以这样一个人物跌宕起伏,他的人生命运和转变为主的戏,所以就抛弃了一些惯常意义上的家庭中的亲属关系。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6)

独舌:你提到了《好先生》在人物设定、戏剧结构的出新,你是学摄影出身,在具体拍摄过程中,有没有和传统电视剧不一样的地方?

张晓波:拍摄上面我还是努力求真,所以每天拍的镜头并不多。其实有时候“慢工出细活”是对的,你要考虑到每个镜头的衔接和转变,能尽量和大多数时下电视剧做到不一样。在场景选择上,我们花费了巨大的资金,这也是基于资方对我的信任,这样可以拍出很多既养眼又有情怀的戏。

这部戏在服化道方面,我们都做了和别的戏不一样的处理,包括在音乐上。这部戏大量的器乐是手碟,国内是没有看到过的。它是我在美国看景的时候,有一天无疑看到一个视频,看到美国的街头艺人在打手碟,我就觉得音色特别好,能够代表陆远的心境,所以这部戏我们特意定制了手碟,《好先生》在片头和中间都有大量打手碟的镜头,红雷也专门学了很长时间。再比如说剧中的一个主要场景是后厨,我们搭建的完全是按照米其林餐厅1:1的后厨,包括餐厅、灶台、面包房之间位置的关系,完全都是一样的。我那个后厨搭完以后,就可以给100人的餐厅提供西餐,这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精力。

一部戏的品质是由一点一滴组成的,不是说只把摄影做好就行了。这部戏的服装,女演员所有的包都是品牌,20多个包的租借价格是300万,我们找了专人来看护这些道具。并不是我们非要做得特别奢华,而是我认为应该做到和剧中人物相符。比如孙红雷演的大厨的衣服,那个布料是我从香港定制的,为什么?因为我在国内定制了两件,但是那个布料特别软,穿着就不挺,我们就多方打听,发现香港有个专门给米其林高档餐厅厨师定制服装的一个店,我们就找他量身定制。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7)

中国人有美国梦,但是没有意大利梦

独舌:该剧有国外拍摄的戏份,海外部分拍了多久?讲述什么内容?

张晓波:在海外实际拍摄13天,加上前期勘景、后期一些流程上的工作总共约20天。但是,13天我们拍的量很大,所以孙红雷每天工作14个小时。而且当时在意大利我们找了很多工作人员,有60多个。拍的就是他在国外蜕变的一个过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移民,到后来变成知名的大厨,再到堕落进监狱,国外的戏就是他演变的过程。我要让观众看到这个男人曾经经历过什么,他经历过高山,也经历过低谷,我们想完成这个人物人生里面很多低高的支点。

最开始采景的时候都在美国,把景都确定了,但是我们准备出国的时候,大使馆告诉我们签证有问题,去不了那么多人,有的演员都不能去了,签证要推迟到过完年以后,我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我们就选择去意大利,意大利挑了热那亚,这座城市和我当时在美国采景选的西雅图非常像,沿海,很多建筑也很像西雅图。

当然这里面也会有很多问题,在热那亚很难找到美国人,英语说得很好的人不多,所以我们经常从米兰拉着群众演员到热亚那去拍,就这样我们后期还重新找了美国人把所有意大利的口音都换掉。我们还是想要他有典型的美国口音,因为这个故事还是发生在美国。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8)

独舌:把故事背景换成意大利不就行了?

张晓波:我认为中国人脑子里有美国梦,但是没有意大利梦。最开始做这个人物的时候完全就是按照美国去做的,意大利毕竟还是小,中国人对它的感受还是近几年的旅游,但是中国人对于美国的印象却是很多年前就有了浓浓的情结,像《北京人在纽约》之类。所以后期就遇到很多麻烦,意大利的街道,所有的LOGO,所有的标识,全部改掉,这方面花了不少钱,因为要做大量电脑特效。

独舌:去美国闯荡有很多方式,为什么会选择厨师?

张晓波:当时我们想要给演员设定一个人物背景,要想一个不一样的。做什么呢?做一个厨子吧,但是中餐厨子拍得就比较多了,而且身上的烟火气比较重,那我们玩个high的,做一个西餐厨子。当我们确定做一个西餐厨子的话,作为导演来说就给自己添了巨大的枷锁,因为太难拍了。既然要拍,你就必须了解他工作的过程,而且你的演员也得去学,这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它就不像中餐,相对容易上手。我们必须知道西餐摆菜的规矩是什么,餐具使用之类,这些都不能出纰漏。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9)

工作照

独舌:都市剧由于距离观众比较近,大家看得都比较投入,喜欢讨论人物的三观,《好先生》这部剧人物三观会不会产生一些争议?

张晓波:这个戏我最放心的就是三观,这个戏里头三观非常正。我说的很明白,它讲了一个男人的蜕变,我不敢说是励志,但它会让人感觉是给人正能量的戏,特别是在这个戏的中后部分,当这个男人开始蜕变、转身的时候,这个人物是很有正能量的。虽然他性格里有不羁,但到了最后他完全了转变,要么我说他重新诠释了暖男呢。

独舌:《好先生》这部戏的目标观众是哪一类人群?

张晓波:我认为这部戏通吃,我们年轻段有张艺兴、关晓彤这样的年轻演员,节奏也是年轻人喜欢的,我又有家庭、父母关系,可以吸引中老年。而且我们不狗血、不流俗,我认为有文化的中年人也会喜欢看。所以,我认为老幼大小通吃。

孙红雷评价四大天王(孙红雷重新定义了暖男)(10)

独舌:你认为现在的国产都市戏存在哪些问题?

张晓波:现在的都市戏雷同多。写家庭戏,就是婆媳,吵架就往死里吵,要么就是编制狗血桥段。我的戏从来没有狗血,什么东西都应该是真情流露。我特别想感谢这部戏的所有演员,他们用自己的真情为这部戏付出,这是我认为《好先生》和国内很多都市戏不一样。而且我们的剧本、人物设定都和别的都市戏都不一样,你看不到很多常见的桥段,它往往会跳出你的思维方式,以及观众对剧情的预判。现在很多都市戏,它演了几场你就知道下面是怎么样了,这部戏完全不同,人物的情感永远在变化,在转移。

【文/杨文山】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