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夕阳下的第一海水浴场(风情浪意--我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往事)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也称汇泉海水浴场。

青岛夕阳下的第一海水浴场(风情浪意--我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往事)(1)

图片截取网络

每到夏天浴场人声鼎沸,我们的形象比喻--下饺子,青岛人叫“洗海澡”非常大气的称呼。

青岛夕阳下的第一海水浴场(风情浪意--我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往事)(2)

图片截取网络

在这里承载着许多青岛孩子的快乐时光,在六、七十年代每个青岛孩子都有一片心属海滩。我家住太平山北麓,翻过山就是汇泉海水浴场,这里就自然就成为我们的“领地”,儿时的夏季也都是在这儿度过。

青岛夕阳下的第一海水浴场(风情浪意--我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往事)(3)

海水浴场旧影(图片截取青岛城市记忆)

当时的浴场还人家居住,虽然有几排更衣室,多属单位或接待贵宾专用。更衣证比较稀有,更不是我们这些百姓家孩子能够得到的。

青岛夕阳下的第一海水浴场(风情浪意--我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往事)(4)

早期更衣室(图片截取青岛城市记忆)

早期浴场的更衣室是木制的矮脚屋,地板与沙滩之间有一条间隙,小孩刚好能钻进去,在下面的沙滩上挖个坑,这里就成为我们的存衣处。

跳大坝和到大沙网(防鲨网)是孩子们相互检验泳技和胆量的项目。那时浴场东侧,航海学校有一训练用堤坝,每当满潮时,从浴场东侧游到坝上,在坝上玩跳水。大多数孩子的跳动作是“冰棍”,有的也能做出如“小飞燕”这样难度大点的技术动作,正是这些游戏巩固了我的游泳技能。

青岛夕阳下的第一海水浴场(风情浪意--我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往事)(5)

飞燕式跳水(图片截取网络)

游到大沙网则是考验耐力的项目,每到开放期间,浴场都会拉上一道防鲨网,印象中直线距离约有二、三百米。

青岛夕阳下的第一海水浴场(风情浪意--我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往事)(6)

防鲨网(图片截取网络)

每次游个来回是必修课,即展示了泳技(能用狗刨式游这么长距离也属不易)又显示了耐力,通过在风浪里长距离练习,锻炼了我们意志品质,现在也经常拿出这些事吹嘘一番。其实防鲨网外二十多米处,还有一个插着小红旗的浮标。我们称之小红旗,是浴场游泳的极限位置,因超出安全保护措施,我从没曾尝试过。

青岛夕阳下的第一海水浴场(风情浪意--我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往事)(7)

中山公园旧门(图片截取青岛城市记忆)

在海泳过后,还会穿过中山公园,到人工湖里再游一会,就算是冲淡水澡了,这也是我们洗海澡的标配。还有浴场外,卖的海冻菜凉粉,五分一碗,爽口解渴,直到现在仍回味无穷。偶尔来一份,更是再美不过的事情。

照片取自网络,向拍摄者、发表者表示感谢!

2022、8、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