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衰败史(从深受百姓爱戴)

文|奔腾Li

“迎闯王,不纳粮”是明朝末年民间百姓们流传的一句话,体现了百姓对闯王李自成拥戴的原因,正确的政治策略,使得闯王李自成迅速壮大,一路高歌猛进,攻城拔寨,每攻下一座城池当地百姓便“结彩焚香相迎”。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多数王朝的开始都是依靠百姓的拥戴,反之也是大多数王朝走下历史舞台的原因,闯王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命运是短暂的,但短暂的皇帝体验,证明着闯王李自成曾经辉煌过,也曾到达过人生的巅峰,然而转瞬即逝的辉煌中又隐藏了太多原因

闯王李自成衰败史(从深受百姓爱戴)(1)

闯王李自成

引起农民起义的社会背景

如果将明朝的灭亡全部归结于崇祯帝,那么崇祯帝真的很冤枉!明朝历经276年,期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传奇,励志版:有白手起家的皇帝“朱元璋”,贪玩版:有木工堪比鲁班的皇帝“朱由校”等。

李自成出生的时候,明朝的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明神宗是一位前半生努力做事,后半生忙于潇洒的皇帝,年幼登基的明神宗面对的是个爷爷嘉靖帝,父亲隆庆帝留下的烂摊子,爷爷嘉靖帝是位信奉道法,追求得道成仙的皇帝,常年深居后宫,政务均交给内阁首辅及司礼监掌印太监主持,导致明朝出现官员腐败、军防松散与民穷财竭的现象,明神宗的父亲隆庆帝即位后在位时间仅仅6年,并没有做什么,但给明神宗留下了一位能臣-“张居正”。

明神宗登基初期,对渐渐没落的明朝进行改革,史称“万历新政”,改革主要包括了,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新政前明朝的皇亲国戚,土豪士绅占了约全国一半的土地还逃税漏税,导致连锁反应,财政紧张,军费紧张,百姓口袋也紧张,明神宗派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后,正式开启改革之路,“万历新政”采取:

  1. 考核制度:对于能力差以及不作为的官员和公务员进行裁撤,国家支出得以减轻。
  2. 整顿军风:重用能将,因此戚继光,谭纶,王祟古等将领得到发展空间,边疆数十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3. 一条鞭法:整改土地,对全国土地进行重新丈量,打击皇亲国戚,土豪士绅虚报土地,逃税漏税,国库逐渐充裕,百姓生存状况得以改善。

闯王李自成衰败史(从深受百姓爱戴)(2)

张居正剧照

经过10年的新政改革,大明王朝一改昔日颓废,走向中兴,然而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后,一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年少有为的明神宗逐渐开始颓废,忙于后宫潇洒,不理朝政,明朝社会矛盾急剧加大,新政没有能人志士接班,结果万历新政寿终正寝。

万历新政的失败,让明朝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到崇祯帝即位时整个大明王朝已经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又碰上陕西发生严重饥荒,没有吃的当兵的也受不了,结果当地守军打劫了地方粮仓,自此起义之势一发不可收拾,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论朝廷怎么镇压,都平息不了。

闯王李自成衰败史(从深受百姓爱戴)(3)

风雨飘摇中的大明皇城

闯王李自成起义的原因

李自成(小名:黄来儿)陕西人,自从万历新政寿终正寝,让明朝的腐败现象越演越烈,天下百姓生活艰苦,李自成自然也是个苦命的娃,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李自成毕竟还是一位公务员(在驿站做一名驿卒),吃饭还不成问题,但一次工作上的失误丢了公文,导致李自成被裁员,没了保命的铁饭碗李自成的生活开始举步艰难。

没了工作,还要养家,还要还债,李自成是压力山大,时间久了还不起钱的李自成,被债主告上公堂,县令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把李自成游街处死以儆效尤,幸亏好友相助,将李自成救出来,性格狠辣的李自成一怒之下把债主杀了,身背命案老家是待不下去了,李自成选择了当兵,后因陕西饥荒各地农民军纷纷起义,李自成也加入其中

闯王李自成衰败史(从深受百姓爱戴)(4)

继承闯王称号

随着起义军的壮大,李自成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队伍,但李自成闯王的称号并不是自己封的,而是从自己舅舅“高迎祥”那里继承来的,天下起义之风盛行之下,身为马贼的高迎祥也与农民王大梁揭竿而起,高迎祥自封闯王,王大梁自封大梁王,两兄弟自此仗剑走天涯,高迎祥战死沙场后,其旧部投奔李自成,并推举李自成继承其舅舅高迎祥“闯王”的称号,自此升级为“闯王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衰败史(从深受百姓爱戴)(5)

建立大顺政权,推翻明朝

李自成能够获得成功的重点是:采纳部下李岩提出的“均田免赋”制,均田免赋的中心思想是将皇亲国戚,土豪士绅的土地分给百姓,并且减免繁重的赋役负担,此制度的推出对身处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而言,犹如重见天日,再获新生一般,民间四处传唱着“迎闯王,不纳粮”,可见李自成在百姓们心中受欢迎的程度。

得到了百姓的拥戴,李自成的军队攻城拔寨,一路勇往直前,反观明朝,内有起义军李自成,外有清廷多尔衮的双层夹击,还有多年腐败与征战带来的国库空虚,各地守军非死即降,大明王朝已是无力回天。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同年三月攻入大明都城-顺天府,明崇祯帝饮恨自缢在煤山,大明王朝走下了历史的舞台。

闯王李自成衰败史(从深受百姓爱戴)(6)

崇祯煤山自缢剧照

因何由盛而衰

攻入顺天府推翻明朝后,三海关总兵吴三桂本想归降大顺,但却得到消息,大顺军入城后刘宗敏把自己的爱姬陈沅霸占了,堂堂男儿怎能接受夺妻之恨,于是带兵打败了大顺军,知道吴三桂不肯归降后,4月22日李自成亲自率领二十万兵马布阵于关内,与三海关总兵吴三桂展开激战,最终不敌吴三桂,4月26日李自成逃到京城,4月29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僭称帝,次日逃往西安,从此李自成由盛而衰。

闯王李自成衰败史(从深受百姓爱戴)(7)

白话《明史》-李自成传

导致失败的原因

推翻了明朝,闯王李自成走到了人生的巅峰,但站在人生巅峰的李自成却没有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成功,大顺政权之所以短暂,笔者认为其中包含了几点原因:

  1. 好大喜功,让胜利冲昏了头脑,大军进入顺天府,崇祯帝自缢,对于李自成来说犹如全面的胜利,此时的李自成显然已经飘了!开始骄傲自大了,曾经那个能够听言纳谏,遇事大家商量的李自成已经不见了,换来的是孤行己见,独断专行。
  2. 没有认清天下的局势,谋士李岩曾劝告李自成,一定要严肃军纪,善待吴三桂家人,可惜李自成没有听,认为自己最厉害!夺妻之恨使吴三桂投靠清廷,李自成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强劲的敌人,而明朝皇室在南方建立的南明政权,拥有大片领土,百万雄兵,严格来说,此时的李自成并没有完全成功。
  3. 肆意妄为,大顺军进入顺天府后大肆掠抢民财,拷掠明朝官员,要求明朝官员交出大量银两助饷,如果没有便严刑拷打,直到折磨死才肯罢休,大顺军对待明朝官员的做法令天下人感到恐惧,导致了各地守军纷纷投靠了南明或者清廷,李自成失去了民心。
  4. 心态崩塌,经历兵败吴三桂的挫折后,李自成并没有总结改善自身问题,尽快整顿军纪,收拢人心,反而越发慌乱,失去了以往的理智,不分忠奸听信谗言,导致谋士李岩被害。

闯王李自成衰败史(从深受百姓爱戴)(8)

李自成败退三海关

结语

顺治二年,自成留李过守寨,率领二十骑兵到山中抢粮食,被村民围困,自成人马都陷在泥沼中,头部被锄头击中而死。白话《明史》-李自成传

十余年的努力一朝倾塌,李自成失去了天下,也失去了人们的拥戴,更失去了仅有的尊严,为了生存上山抢粮,被村民所误杀,村民在衣服里找到龙衣和金印,才知道是闯王李自成。

从深受百姓爱戴,到死于百姓之手,闯王李自成经历了一次过山车般的人生历程,正确的策略配合不懈的努力,让李自成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而成功后缺乏审时度势,不知善待明朝官员俘获人心,遇事独断独行,成为李自成的失败的原因,作为后世的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仅借鉴古人,取长补短,从而完善自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