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理论学习(客体关系理论的8个专业术语)

客体关系理论学习(客体关系理论的8个专业术语)(1)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如果你以前学过精神分析的话,就会理解上述的话。

看不懂?没关系!你只要知道,经典精神分析将研究重点放在“4-6岁“,而客体关系的研究重点在“0-3岁”。这其实也反映了精神分析对于心理学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它真正意义上把研究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童年”。

8个客体关系专业术语

1.客体(object)

是与主体(subject) 相对应的概念, 指某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2.部分客体(Part object)

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 此时, 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 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3.完整客体(whole object)

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 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 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 这就是所谓完整客体。

4.过渡性客体( transitional object)

这是Winncott 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 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 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5.客体表象(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

是指客体在个体内部精神世界的反映。个体体验到的客体与现实环境中的的真实客体往往并不完全吻合。决定个体对该客体的内在感受和现实关系的是这个内在的客体表象。

6.自我表象( self represen tation)

是指个体与客体相处时, 有关自我的精神表达。这种自我表象可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现实中如何发展或处理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 婴儿在早期与客体是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 不能区别他与客体之间的差异。此时, 他的自我表象实际上是自我与客体的混合表象。随著年龄的增长, 以及与客体的不断接触, 婴儿逐渐可以将自我与客体分开, 区别出我与非我、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

7.分离( splitting)

它同时包含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和防御过程双重含义。从正常的心理发展层面来讲, 分离意味著婴儿可以借此机制来处理那些对他而言仍显得混乱而不连贯的早期生活体验。从防御的层面来讲, 当婴儿尚无力将他对客体的体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客体经验时, 分离机制可以帮助他在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中选择性地保留一种情感体验而避免焦虑, 从而形成所谓部分客体表象。

8.共生(symbiosis)

这是Mahler 从生物学中借来的一个概念, 在此是指婴儿对与母亲处于一种未分化的熔合状态的内在精神体验。

通过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学习,我们将学会如何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如何为孩子提供一种“抱持性环境”,也会明白孩子成长过程中,“分离-个体化”阶段的重要性……它会成为我们亲子教育、家庭互动的一颗指南针。

而作为咨询师,利用客体关系理论,我们可以更准确的理解对面的来访者症状背后的表达,和如何来完成一个有疗效的心理咨询。

国内行业顶尖心理咨询专家张海音教授曾这样说道:有了客体关系,做心理咨询就没有什么困难的了,根据客体关系,咨询师对待来访者就相当于父母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一样,两者是平行的。

客体关系理论学习(客体关系理论的8个专业术语)(2)

这门《跟张海音学客体关系治疗》就是帮助心理咨询师获得专业成长的网络精品课。除了讲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的基本理论之外,对客体关系运用在自恋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以及抑郁症、躁狂症的心理治疗,张海音教授也给予充分的指导。用他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多年的丰富的临床经验,清晰而有趣。

听得懂、学得会,这决对是一堂理论与实操兼具的咨询专业必修课。

本网络课程共有10讲,堪比地面班12天的培训,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讲 客体关系概念和代表人物

第二讲 心理防御和自我的发展

第三讲 心理发展及其冲突(上)

  • 心理发展理论:早年心理成长的主题及其冲突,

  • 母亲的应对;成长中的创伤以及成年后的问题;

第四讲 心理发展及其冲突(下)

  • 不同成长阶段的议题及冲突

  • (自闭、共生、一体化)

第五讲 客体关系治疗过程(上)

  • 治疗关系的形成-设置:进入关系、

  • 过早脱落、情绪连接,治疗联盟;

第六讲 客体关系治疗过程(下)

  • 冲突三角(隐藏的情感、焦虑、防御)

  • 人物三角(早年关系,现实亲密关系,咨访治疗关系)处理技巧

  • 移情和反移情以及负性移情的处理

  • 结案过程

第七讲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分析与治疗策略

第八讲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分析与治疗策略

第九讲 分离性焦虑症和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分析与治疗策略

第十讲 抑郁症和躁狂症的分析与治疗策略

客体关系理论学习(客体关系理论的8个专业术语)(3)

王牌讲师:张海音教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

上海市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首批注册督导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精神分析专委会候任主委,危机干预专委会副主委。

中德班、中挪班、中美班中方教员。

行医28年,累计个案小时超过3万小时。

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学习的基石,而其框架下的「客体关系学派」,在目前心理咨询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最实用。

想学客体关系治疗,点击阅读原文去了解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