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

在回答问题之前,咱先看看新闻报道。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有关雷雨天气玩手机发生意外的新闻层出不穷。

今年,一名16岁少年在家中倚靠铁门边玩手机,不幸被雷击中。虽然抢救及时,但他还是出现了头痛、耳鸣等症状,被诊断为“电击伤、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2019年7月,家住黑龙江的19岁女生在雷雨天撑伞与妈妈打电话时遭到了雷击,当时她的腿部没有任何知觉,所幸检查过后,并无大碍。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1)

2017年,湖南新化县文田镇的一名小伙在充电时玩手机被雷击身亡,手机也被雷电击碎。

有人认为手机是这些事故发生的始作俑者,在雷雨天气要关闭所有的电源。还有人认为,手机并不会引起雷击,所以没必要远离手机。

那么,到底哪个才是真相?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2)

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

国内已有媒体做了相关实验。前几年,央视的《是真的吗》节目模拟过闪电放电,验证手机是否引雷。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3)

该节目在中国电科院高电压户外试验场曾进行过模拟雷击实验。该实验借助7200千伏的冲击电压发生器,产生标准雷电冲击波,引入到棒极电极,并对与其等距的三个人体模型进行放电,以还原电击现场。实验人员在其中一个假人模型手里放了一部接通的手机,其余两个模型均没有携带任何物品。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4)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5)

1、2、3、4、5

实验开始!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中,闪电都击中了地面,第三次实验闪电击中了假人,然而这个假人手里并没有手机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6)

之后,实验人员又多次调整假人的位置继续实验。直到第18次实验,电击终于打中了拿着手机的假人。在20次电击实验中,有11次电击都打中地面,没拿手机的假人一共被击中8次,而拿着手机的假人只遭到了1次电击。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7)

手机引雷的结果值得推敲!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8)

看起来手机对雷电的吸引很小,

那金属物品会比手机更吸引雷电吗?

在新一轮的对照实验中,之前没拿任何物品的两个假人,一个拿了金属柄雨伞,一个戴了墨镜。实验结果令人吃惊:拿手机的假人并未被击中,戴墨镜的假人被击中2次,而举雨伞的假人被击中了8次。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9)

专家解读

中国电科院高电压研究所时卫东博士表示,手机并不会导致雷雨天的雷击。手机对放电的影响甚至远小于道具雨伞对放电的影响。金属在电荷的感应作用下在端部会产生一个电场畸变,使得电更容易击中金属物品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10)

国网山东电科院的李玉敦博士在接受《大众时报》的采访中表示,手机主要是靠电磁波发送和接收信号,强度弱,且不导电,手机本身并不能引雷。

手机为何成为雷击的“背锅侠”?

之所以产生雷雨天不能打手机的说法,是因为当人体受雷击后,电量容易通过手机释放。手机里面的金属件导致手机爆炸,毁坏手机附近的皮肤,所以让人误以为手机引雷。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张义军表示,雷电的发生随机性较大,如果人处于相对空旷的区域,自身就成为制高点,其对空间电场的畸变是比较大的,即便人们不拿手机,也很有可能被雷击中。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11)

原来引雷的是人身上的金属制品和身处的位置

当然不同的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郎林满则认为,手机极有可能成为雷雨云选择的放电对象。因为在雷雨天气,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相当于在云层与人体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容易将雷电引到手机拨打者的身上。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12)

无论手机是否引雷,雷雨天,我们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头条君为大家准备了雷雨天气用电安全贴士。

雷雨天气温馨提醒

如果打雷下雨时,您正好在户外,不要在变压器、架空线下避雨哦!

因为大风有可能将架空电线刮断,雷雨容易引起裸线或变压器短路、放电,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一旦您看到遭雷击断裂的高压线,更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跑动,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手机什么时候容易引雷(手机真的可以引雷吗)(13)

您也不要在树下避雨哦,更不要触摸电线附近的树木。雷雨天气使得树木与破损的线路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会导致线路短路、放电,存在安全隐患。

请您尽量选择在没有积水的路段行走。如果发现供电线路断落在积水,不要自行处理,及时拨打供电服务热线通知供电公司紧急处理。

如果您在室内,尽量不要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也减少使用电器。

再说了,都下雨打雷了,能赶紧回家就赶紧回家,在家的也别出门了。多陪伴家人,一起聊聊天。不再做低头族,不香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