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文明城市第几名(连续三次获评国家卫生城市)

新年传喜讯,虎年添喜事!2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报,咸宁市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这是我市第三次获得这块国字号招牌。

2015年3月24日,咸宁成功摘得“国家卫生城市”桂冠。按照规定,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实行动态管理,命名后每三年复审一次。2017年、2021年顺利通第一轮、第二轮复审,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作为城市卫生工作的最高荣誉,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获得一次已是不易。

如今勇夺“三连冠”,

咸宁是怎么做到的?

近日记者带着问题进行了采访。

咸宁文明城市第几名(连续三次获评国家卫生城市)(1)

落实“四个一”要求

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

新春伊始,走进咸安区宏大农贸市场,地面干净,环境整洁,看不见污水闻不到异味,整个环境清新明亮;蔬菜、水果、生鲜、禽肉、水产等功能区种类齐全、划分合理,经营规范秩序井然。

“这儿改造升级后,食材新鲜、干净卫生、停车方便、设施齐全,在这里买菜,放心安心又舒心!”永安街道南山社区居民谢女士,买完菜后开心地说。

颜值与气质双提升的宏大农贸市场,成为优质农产品集采中心、生活物资配送中心、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杨下农贸市场、璟湖世纪城农贸市场、亿丰农贸市场、华信农贸批发市场、温泉中心菜市场、三号桥等菜市场……目前,市中心城区 12家农贸市场均已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我市落实“一人一片,一天一事,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四个一”要求,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的缩影。

2020年7月3日,我市召开国家卫生城市第二轮复审动员会,又一次吹响了号角,向着国家卫生城市“三连冠”进军。

针对“十乱”现象,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脏乱差,“三小店”食品安全,“五小”行业乱象,城市水体、河道、铁(公)路沿线脏乱等薄弱环节和重难点问题,我市重拳出击,明察和暗访结合,查原因,定措施,抓整改。

一个又一个详细制度制定,一个又一个行动方案出炉,一个又一个具体办法亮相,一项又一项明细分工落实。

是否亮证经营?制度有未上墙?卫生达没达标?……2021年,我市用定期督查加不定期暗访方式,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37份,规范城区574家“五小”行业。

一周一督办、一周一通报、一周一整改……“五小”行业实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上墙率达到100% 、持卫生许可证率100%、持有效健康证明达100%、室内禁烟标识张贴达100%。

一项项任务分解落地,一套套方案接连出台,一次次督导马不停蹄……我市把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的过程,作为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的过程。

2200余家小餐饮提档升级、13条背街小巷华丽转身、新增停车位6000个、清运垃圾5100余吨、清除淦河沿线违规菜地约8900平方米……这些数字背后,是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幸福。

咸宁文明城市第几名(连续三次获评国家卫生城市)(2)

齐心共绘“同心圆”

打好全民参与大会战

2月6日夜间至7日上午,咸宁市普降大雪,城区平均积雪深度10厘米左右,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市委书记孟祥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走上街头,带头除雪洁城;党员干部纷纷穿上红马甲,拿起工具埋头奋战;市民群众化身志愿者,加入扫雪除冰队伍。

上下合力、全民参与,带来安全、畅通、整洁的出行和生活环境:一条条街道被清扫干净,一个个脚步能稳稳行走,一辆辆车辆不再打滑。

一场暴雪,照亮300万咸宁人可贵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在向“三连冠”进军的过程中,我市关键少数带头、充分发动群众,市民“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

从机关到单位,从厂矿到企业,从大街到小巷,从学校到社区,每一个党员、每一名市民,都在投身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墙隅,都在弥漫着“固卫”的浓厚氛围。

扫垃圾、清牛皮癣、维护交通秩序、宣传健康知识、做好疫情防控……全市、区各党政机关的党员干部下沉到所在社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网格为区域、以小区为主体,依托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漫步城区,主干道、户外LED、广告位等户外媒体播放公益宣传片;走上街头,“巩固创卫成果,共享美好生活”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在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中,共同呵护城市环境,成为市民的自发行为和自觉行动。一场齐心协力、全民参与,以“把共同的家园建设得越来越美好”的“固卫”大会战打响。

去年5月,咸安区温泉街道温泉社区居民叶冬荣,听说社区组织清除杂草、清理陈年垃圾活动,立刻报名参加。

看着清楚干净的杂草,清理出来的10余吨陈年垃圾,叶冬荣特别有成就感:“这不只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自己的事,环境好了,我们也是受益者。”

在这场大会战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没有过路客,个个都是共建者,人人都是共享者。全市上下爱城、护城、洁城意识不断加强,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复审工作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提升。

咸宁文明城市第几名(连续三次获评国家卫生城市)(3)

让“高颜值”不“掉线”

打好巩固成果持久战

春节期间,来自山西省太原市的高强,随女友来咸宁探亲,对街道的干净、空气的清新、景色的秀丽赞叹不已。

和高强一样,这个春节,150万名游客涌入咸宁,在博物馆看国宝、到美术馆看画展、进温泉养生泡、上九宫激情滑……

除了口味丰富、花样繁多的文旅“大餐”,洁净美丽的“高颜值”,是游客们对咸宁点赞连连、好感不断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为让城市“高颜值”不“掉线”,时刻以美丽动人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全市党员干部切实践行“深实严细久”工作标准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方法,坚持细致、精致、别致、极致工作要求,着力打好巩固成果持久战。

落实“市级领导包街(社区)”制度。每条街或者每个社区由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管街单位、一名牵头负责人、若干个责任单位共同包保负责,层层压实责任。

“万人洁城活动”常态化开展。市直机关86家单位622个党组织参与其中,每周五开展一次洁城活动,活动中还组织同一条街道责任单位相互交叉检查,对党员领导干部参与度、清扫结果和文明劝导情况进行评比通报,对组织不力、完成任务不好的单位进行曝光。

“门前四包”落实到位。出台《咸宁市单位“门前四包”责任制管理办法》,通过定期督查、随机暗访形式 ,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对落实不力的要求整改,对屡教不改的以开罚单、挂“不文明单位”牌匾方式促进整改。

创新道路清扫保洁方法。实行“洗扫、掏、捡、擦、巡”5步工作法,同步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实行主次干道7天一个周期、背街小巷10天一个周期的道路清洗制度,垃圾桶、果皮箱、垃圾箱天天擦洗,实现市城区保洁由扫到洗的转变。

……

成功实现国家卫生城市“三连冠”的咸宁,将继续铭记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以实现城市品质提升和整体增值为目标,健全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助力实现高品质生活。

来源:掌上咸宁

全媒体记者:张敏 通讯员:张涛

编辑:石丽丽

监制:洪 伟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咸宁文明城市第几名(连续三次获评国家卫生城市)(4)

咸宁文明城市第几名(连续三次获评国家卫生城市)(5)

咸宁文明城市第几名(连续三次获评国家卫生城市)(6)

1.喜报!咸宁再次获评“国家卫生城市”!

2.国家发展改革委致函感谢咸宁,为这件事!

3.咸宁人注意!2月28日截止!抓紧办

4.咸宁官方喊话:今起预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