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立碑的注意事项(墓碑的刻字很讲究)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它把自然节气和人文风格融为一体。

清明节习俗比较多,其中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扫墓祭祖、缅怀先人,扫墓祭是中华民族孝道的表现,体现了我们不“不忘本”,同时扫墓祭祖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灵寄托,人们祈求先祖保佑后代平平安安、心想事成、福星高照。在清明节这天,无论是多穷困,都要去坟前祭拜,以尽缅怀思念之意。

清明节立碑的注意事项(墓碑的刻字很讲究)(1)

在秦汉时期,贵族的墓地叫“墓”,有碑,平民的墓地只能叫“坟”,仅仅是一个土包。在最开始时,墓祭只有贵族才能进行,百姓不举行墓祭,只举行家祭,在汉代以后墓祭逐渐平民化。在宋元时期寒食节和上巳节逐渐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清明节。

在扫墓时,亲人要把墓地旁的杂草清除干净,然后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焚香叩拜,再将纸钱焚化,有时候还要给坟墓培上新土,以表达对主人的悼念。在清明节这一天,除了扫墓祭祀之外,很多地方还有踏青、放风筝、植树、荡秋千、野炊、吃青团、插柳、拔河的习俗。

清明节立碑的注意事项(墓碑的刻字很讲究)(2)

现在的很多坟墓都有墓碑,但是墓碑上的刻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一、故

“故”是死亡的尊称,表示人已经去世了,如病故、已故、亡故都表示人不在了。

二、考、妣

“考”和“妣”分别指“父亲”和“母亲”,当然有时候也泛指“男性”和“女性”。有个成语叫“如丧考妣”,意思就是像死了父母一样悲痛。

清明节立碑的注意事项(墓碑的刻字很讲究)(3)

三、先、显

“先”和“显”是谐音,都是对逝者的一种赞颂。“显”表示“显赫”,说明逝者的地位高、有权势,像达官贵人或者德高望重的人都会用“显”字。而普通百姓无权无势,一般都会用“先”字来代替“显”字,如“故先考”、“故先妣”,就是对已故父母的赞颂。

特别注意:如果逝者的辈分在家族中最大,那么就可以用“显”字,如果逝者是年轻人或者是小辈就只能用“先”字。在逝者去世时,如果父母、岳父母、伯父母有一人健在,都不能用“显”字。而且用“显”字的人一般都要有孙辈,古代人讲究“三世同堂”。

清明节立碑的注意事项(墓碑的刻字很讲究)(4)

四、慈、孺人

“慈”和“孺人”都是对女性的尊称,这两个字只能用于女性。在墓碑上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故慈妣”,“慈”可以用来代替“显或者先”。“孺人”在古代是大夫的妻子,在明清时是七品官的母亲或者妻子的封号,后来“孺人”被引用到民间,一般地位高的年长的已逝女性也可以加上“孺人”两个字。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流行夫妻合葬墓,古代人认为“左尊右卑”,因此夫妻合葬墓男性和女性的名字要遵从“男左女右”的原则,这里的“左右”的方向要以墓碑来参考,即墓碑的左边和右边。“男左女右”也反应了古代女性的地位没有男性的高。

清明节立碑的注意事项(墓碑的刻字很讲究)(5)

有时候会由孙子来给爷爷、奶奶立碑,墓碑上会刻“故祖考”、“故祖妣”,墓碑上的一些刻字可以灵活地运用。

总之,清明时节是中华民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也是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很多海外侨胞都有清明回乡祭祖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在扫墓时我们往往会看墓碑的刻字,墓碑的刻字可以大体地描述出逝者的生平信息,对墓碑的刻字有所了解也是对逝者的尊敬,如果意思理解错了难免会落笑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