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红茶是如何加香上色的(苗工说茶第八十六篇)

在昨天的文章中,正山小种和小种红茶的初制工艺步骤已经介绍完。

它们按顺序分别是: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毛茶。

正山小种红茶是如何加香上色的(苗工说茶第八十六篇)(1)

青楼外部 图片来源网络

今天的文章概略介绍精制工艺步骤。

精制工艺的步骤有:拣剔——松柴熏焙——匀堆装箱——成品。

拣剔,这个过程是将杂质、梗、片等或非茶物质去除,以保证外观整齐、美观,同时要符合等级标准。

松柴熏焙,是正山和小种制作工艺中第三次受熏;第一次是萎凋,第二次是熏焙,第三次是精制工艺步骤中的松柴熏焙。

经过了三次熏焙,茶叶吸收了足量的松烟,形成了具有独特“松烟香,桂圆汤”的品质特征。

正山小种红茶是如何加香上色的(苗工说茶第八十六篇)(2)

青楼外部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从水分丧失的角度看去,萎凋是失水的开始,松柴熏焙就是失水过程的终结。

我记得某篇文章中曾经对比过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和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有相似的地方。

从熏焙和焙火的对比,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小种的制作是三次熏焙,武夷岩茶的制作是三次焙火(走水焙、复火、炖火),同样是经过了火的涅槃,对成茶的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当然,二者分属不同茶类,核心的工艺点是不同的,小种的工艺核心是发酵,武夷岩茶的核心工艺点是做青。

匀堆装箱过程,是更进一步挑选过程,此过程完成后,即可成品销售了。

经过几天的介绍,武夷红茶中,正山小种红茶和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到今天为止,算是有了一个小结;相比起专业的文章论述,这七篇文章,仅仅是非常浅显的理解,如有谬误,欢迎各位高手不吝指教,苗工感激不尽。

毕竟,我并非专业科班出身,完全出于爱好和兴趣,想通过此渠道和我的朋友们分享一些茶叶的小知识。

尽量用客观中立理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理性的语言总是隐藏在角落,偏激的言辞总是处在风口浪尖。

不过,我坚信一点,最终大家能接受的,还是客观的事实。

明天该说点什么了呢?

请大家期待一下。

苗工,结构设计工程师,因对好茶有执念,故通过此公众号与各位茶友沟通交流。

茶友交流:lsxmyx200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