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1)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2)

东汉《封龙山颂》整拓


《封龙山颂》东汉延熹七年(164)正月刻立于常山郡元氏县(今河北地区)封龙山。隶书十五行,满行二十六字。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在元氏县三公祠遗址重新发现此碑,因为碑石过重无法搬运此碑,故凿断后移运至城中,此后始有拓本流传。但至今并未见到此碑有道光之前的拓本。

《封龙山颂》最初拓本的记载,可见于明代杨士奇在《东里集》续集一书卷二十《跋汉封龙山碑》中写到:“右《封龙山碑》,在元氏县。汉延熹七年至今千二百余年,石刻虽颇剥蚀,而文字尚可寻究。碑首云:‘封龙山者,北岳之英也。’此本得之刘智安主事。”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3)

《封龙山颂》局部


而赠给杨士奇《封龙山颂》拓本的刘智安,在《东里集》卷十中的《题坛山石后》记载可知其曾经在元氏赞皇这一区域主政,他赠予杨士奇其辖境内包括《封龙山颂》在内等石刻制成的拓本。这应是《封龙山颂》有文献记载的最早拓本,但未见此拓本流传。

《封龙山颂》原碑已毁,除晚晴、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量拓本之外,无明拓、清初拓等古旧善本可以参考,故《封龙山颂》初拓本问题,一直是学界有所争议的话题。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4)

《封龙山颂》局部


在众多的汉隶碑刻中,《封龙山颂》虽出土时间较晚但风格可谓独树一帜。清代方朔跋曰:“《封龙山颂》字体方正古健,文尤雅伤,确是东京人手笔。”东京便是现今河南洛阳,时为东汉都城,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诸多名碑皆出于此。

《封龙山颂》碑刻形制上并无汉代碑刻中常见的额、穿,其书法风格却类兼有摩崖、碑刻之美。以字形结体上来看,整体字形偏长,与成熟的“八分”隶书体势迥然有别,且字形重心偏高。平中显奇,稳中寓险;从用笔上来看,又与《石门颂》相似,保留了大量的篆书遗意,突出表现为宽博、豪放、咨肆的雄壮之美,字态率趣自然,佳构叠出,宛若天成,是东汉隶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无意于佳乃佳”的代表之作。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5)

《封龙山颂》局部


《封龙山颂》隶书承袭篆籀笔法,取势极其富于变化,笔力遒劲豪放,相较东汉时期成熟隶书所常见的拨挑样式“蚕头燕尾”则少见,横笔方圆藏露多率意为之,尖锋起逆走笔又自然收笔,不做装饰;垂笔多做“悬针”,与一般隶书以圆劲用笔为主不同,篆书意味和金石气息浓郁。给人以古朴深邃、简静冲和之气。

《封龙山颂》字形结构偏长、方者居多,在字形势态上基本和东汉时期成熟一路的隶书风格类似,结构规整,笔画雄逸,字与字的空间布局在趋于均匀和稳正的同时,有保留有疏密感。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6)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7)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8)

《封龙山颂》局部


加之碑石立碑时间久远,石化满身,字口磨锄严重,金石气十足,使得字形结构面貌增添古拙和苍浑之感,由此而来的气韵也让方正的字形表现出极为气韵生动的一面。同时在整体规整感的基础上,又时有纵逸感出之。长短方圆的造型在碑刻上相互辉映,既不似成熟“八分”汉隶的呆板,又流露出自由放纵的特征,方正的结构,古朴雄健笔画的风格十分突出。

《封龙山颂》属官方刻立祭祀颂德之碑,碑刻篇幅较大,行字多,章法行列整齐。因字形偏长,上下字距、左右行距皆间隔紧凑,更加增加其醇古、雄伟之气息。笔画形态苍茫质朴,筋骨内涵,横向笔划茂密,结体宽博,笔画提按变化不大但点画极具张力,并不着意于波挑,毫无藻饰之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阳刚之美。清杨守敬评其:“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的确实至名归。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9)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10)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11)

《封龙山颂》局部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12)

--END--

八百壮士楷书(方正古健文尤雅伤)(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