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

Hi~ 我是凸峰,一个喜欢画画的铁路爱好者。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上海的「废弃铁路」,一起扒一扒它们的历史故事。

高能预警!! 想看水表线的小伙伴直接搜「七、 徐虹支线」、「101专线」

这里寸土寸金,对于「废弃铁路」的清理毫不留情。尤其是世博会之后,铁路一旦停用,很快就会成为回忆。

就拿我家附近的一条专用铁路来说,2015年最后一次走车后,仅仅两个月,轨道就被收走了。

一、 三年才来过一次火车的铁路

嗯,先来说说我家附近这条铁路吧,能在这条铁路上看到一次车真的比看到南迦巴瓦峰全貌还幸运。它就是【彭浦金属公司仓库专用线】,2015年的一天、我早早来到这里守候,我是从道口看守员那里得到了这一「情报」。然后,等了很久才来车,北郊站过来一单机(DF7G),开进去,二十分钟后,挂了俩敞车走了。这是该线路最后一次过车。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1)

原江场西路道口,最后一次走车

两个月后,无意中发现万荣路道口有人在撬钢轨。我意识到这条铁路是凉透了准备回炉,于是赶紧抢救性徒步了一下,短短2.7公里,绕着市北园区来了个180°的大弯。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2)

此时,万荣路道口已经拆除轨道

这条铁路的终点,就在闸北大润发南边的空地,铁路过了万荣路100米的样子开始分岔,共分出四条线,呵!「四线五台」,还是一个比较开阔的装卸场(我之前从没来过)。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3)

这条铁路的终点,是一个站场

据说2012年左右,这里还是「东方CJ」的仓库,货品也是通过专用线由北郊站运来,当时这条专用线还在发挥着最后的余热...

二、 专用线

其实,魔都的很多「半废弃」铁路我都还没去看一看,所以我整理了一下资料,做成Excel表格:《上海专用线(部分线路)》。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4)

上海的部分专用线。表格待完善,敬请继续关注:)

为什么要整理这个呢?因为:

上海目前已经没有需要废弃 / 拆除的铁路干线、支线了,所有「废弃」、「半废弃」的线路基本都是「专用线」。后续我还会继续更新我的探访和调查,到时候专门写个文章哈哈~ 感谢大家的关注:)

嗯,看到这里,我都能感受到你的好奇和热情啦,点个赞吧~mua

说到专用线,不得不提的「上海建设专用线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修建了有关国计民生的煤、油、木、棉、粮等储运专用线。
  • 第二阶段,第二个五年计划后,上海轻、重工业布局基本形成,各大型工厂开始修建专用线。
  • 第三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修建的专用线,基本都是特大型工厂的企业专用线,如:宝钢、石化。

还有个有意思的点是,曾经上海的四大机场:虹桥、江湾、龙华、大场,都建有「机场专用线」:

  • 虹桥机场:前期为徐虹支线(原名617专用线)、后期为101专用线
  • 江湾机场:淞沪铁路或南何/何杨支线引出...(考证中)
  • 龙华机场:新日支线引出...(考证中)
  • 大场机场:大场机场联络线(专四条,南何支线桃浦站出岔)

下面,看看消失的那些铁路吧。没有遗址,只有卫星图上的痕迹。

三、 沪杭内环线

今天的轨道交通3/4号线高架下,其实曾经是一条铁路,还是一条拥有八十年历史的老铁路。它就是——沪杭内环线。

同一位置,今昔对比——今:凯旋路长宁路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5)

今天的凯旋路长宁路路口。【图源:百度地图实景】

同一位置,今昔对比——昔:长宁站前的长宁路道口[天桥]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6)

沪杭内环线,长宁路道口。【图源网络侵删】

沪杭铁路内环线为沪杭、沪宁两条铁路之间接轨线。

民国4年(1915年)3月开工兴建、民国5年(1916年)11月竣工,同年12月建成通车。看一张民国时期的上海地图,看到市区西部这半圈「内环线」了么,对,这就是「沪杭内环线」: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7)

民国时期上海地图。【图源网络侵删】

1916年沪杭内环线通车后,沪杭间的客运列车便改由上海站(北站)到发。原沪杭铁路(新龙华 - 上海南站)改称「上南支线」。

1958年起,上海西南部闵行、吴泾两大工业区建成,大量原材料、产品需要从真西支线、沪杭线运输,沪杭线运输压力陡增。

1970年,南新环线建成,南翔编组站南下杭州、前往西南工业区的货列不再由真西支线-沪杭线运行,为沪杭线分流。

1987年,仅仅用了十个月便建成的沪杭外环线(真如 - 封浜)通车投运,20对南下客车开始改由沪杭外环线运行。

1997年6月25日零点,沪杭铁路内环线停止列车运行,同年八月沪杭内环线拆除并在原址兴建「明珠线」(即 上海轨道交通三号线)。

「沪杭内环线」在卫星图上的轨迹,就是「三号线」(上海站 - 龙漕路站)的轨迹...

四、 淞沪线

淞沪铁路,1898年通车运营,自上海站至吴淞炮台,全长16.09公里。饱经战争炮火,摧毁后又修复。

上海解放后,淞沪铁路继续办理市郊旅客运输。直至1962年,由于公交线路已替代淞沪铁路旅客列车加之铁路在虹口有多个道口严重影响城区交通,自1963年年初起,淞沪铁路停办客运。淞沪铁路(何家湾站至上海北站)仅通行少量货运列车。

1997年后,轨道交通三号线开工,淞沪铁路(江湾站至原天通庵站)部分区段残留轨道、轨枕才得以彻底清除。

同样,「淞沪铁路」在卫星图上,也是「三号线」(宝山路站 - 江湾镇站)的走向。

(图不贴了,大家自己看~)

淞沪铁路在靠近大柏树地铁站(汶水东路以北)的地方,建了一个铁路主题公园,同样放了一个蒸汽机车和若干22型客车,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那段铁路的北侧就是「淞沪铁路」残段以及江湾站旧址。

五、 真西支线(西长支线)

真西支线、又叫「西长支线」,其实也是作为沪宁、沪杭联络线。自沪宁线上海西站(原真如站)36号道岔基本轨接头K0+040处至长宁站(原上海西站)东端沪杭内环线K7+921处,终点里程为K4+055,线路全长4.015公里。

与「沪杭内环线」不同的是它承接的是自沪宁线下行转向沪杭线下行方向的列车。如图: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8)

真西支线(西长支线),手绘线路走向图

同样,世博会前,这条铁路还留有铜川路以北两条并行线路(东侧是石泉路货场线、西侧那条才是「真西支线」),这个我也「抢救性」暴走过。

当时,铜川路南侧,真西支线大概还剩50米的残段,再往里就是曹杨路菜场(卫星图上的蓝色顶棚);石泉路货场线直接拐出一个优雅的小半径曲线进入货场(这个货场之前好像上局还叫它「上海西站」来着...),货场很大,南至石泉路、东至岚皋路、北至金盛好来福...

还有一个记忆是,真西支线残段(西站出岔点 - 铜川路)沿途向西岔出很多「专用线」,其中有一条横穿一个钢材市场并在曹杨路(铜川路 - 三原路段)上设置了道口,我2004年乘坐机场六线还在这里「吃」过火车...

后来,后来石泉货场、真西残段全没了。曾经的真西支线现在已经变成了「真华南路」,真华路地道也改了方向;而真西支线南段,早已经被「环球港」覆盖;只有当中那段,直直的,很明显,这是至今还能在卫星图上看到的痕迹。

写得累死了...点个赞、点个关注~给我点动力吧!

六、 新日支线

新日支线,是最早沪杭铁路的一段。沪杭铁路原终点站——上海南站(今 南车站路附近)毁于日军炮火。于是拆除残段将沪杭铁路缩线至「日晖港站」,新日支线就是指新龙华至日晖港站这一段。1960年,日晖港站改名「上海南站」。

新日支线,也是2009年被拆除的。同样,我也进行了「抢救性」徒步,但是可惜当年手机像素实在太低,照片根本没法看(其实是我搞丢了不知道存到那台电脑里去了),大家凑合着卫星图看一下吧。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9)

新日支线走向。【图源:谷歌地球】

「新日支线」的走向主要是今天徐汇区的瑞宁路(2010年新开的路),在漕河泾港(宛平南路-云锦路桥)西侧,还能看到新日支线残留的铁路桥。

当年是从44路终点站(龙华西路龙恒路)沿着龙恒路旁边的新日支线走进去的,到江边的龙门吊(现在还保留着,在徐汇滨江绿地),走了大约45分钟。算是很值得回忆的一次徒步。

七、 徐虹支线

这条线很有讲头,我想单独开个文章来讲讲...

和徐虹支线对应的那就是西侧的101专用线,它们都是机场联络线、都服务于虹桥机场。说到101专用线,很多火车迷总是一脸坏笑神神秘秘...盯着这条铁路线的终点站——新天鹭会议中心。

看什么看,这里不RUN许拍照!不接受散客,团队才能进去用餐,嗯?

新天鹭,其实就是徐虹支线曾经的停车场。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10)

这线我不敢拍,去轨道交通俱乐部找了张图,哥们真的牛!【图源网络侵删】

我先抄一段,来自《上海地方民用航空志》:

虹桥机场油库的铁路专用线,是由空军在1950年重建虹桥机场时兴建的。当时空军在该机场安装了容量100吨的立式油罐7个,为油槽车卸油的方便,便会同上海市警备区和北新泾区人民政府,向上海铁路局提出铺设1条直达虹桥机场的铁路专用线。经上海铁路局同意后,即从徐家汇车站铺设一条铁路岔道经吴中路进入虹桥机场。

这就是这条线路的由来。油库,现在从卫星图上也能看到。很长一段时间,这条铁路一直是军管的,命名为617专线。617专线在今天外环高速延西立交附近岔开,一支去停车场(今 新天鹭。位于迎宾三路北侧,用于停放专列)、一支去油库(线路走向即今迎宾二路)。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11)

徐虹支线的走向

整条线路走向,就是今天的延安西路、老外街、古羊路。东端在中山西路西侧约50米分成南北两岔分别在徐家汇站两端接入「沪杭内环线」,卫星图上看,这两条岔线非常明显(又是蓝色彩钢板)。

1977年,617专线改名为沪杭铁路徐虹支线(徐家汇站 - 虹桥机场)。

1987年,沪杭外环线(南新环线)通车,故又修了一条自南新环线七宝站引出穿越虹桥机场部分机坪、最终抵达「新天鹭」的机场专用线,这就是「101专用线」。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12)

再百度一张图,田图。感谢原作者。【图源网络侵删】

1997年,沪杭内环线停用拆除、徐虹支线一并拆除并在线路原址新建了古羊路、延安西路等道路。只有101专用线,依然作为虹桥机场专用线保留着。

八、 吴周支线

这是上海一条最短命、最悲催的铁路,也是最早沟通上海浦西、浦东的铁路线(跨江以铁路轮渡的方式)。

今天,除了黄浦江上铁路轮渡栈桥遗迹,似乎再也找不到任何「吴周铁路」的线索。

大炼钢的火热时代,上海市各钢厂钢产量激增,位于浦东周家渡的上钢三厂按照当时的生产规划需要一条铁路线为其承运物资,「吴周支线」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吴周支线」在吴泾支线淡水桥站(吴泾)出岔向东南方向抵达黄浦江边,轮渡过江,再由杜行一路北上最后抵达上钢三厂(周家渡)。其中浦西段。正线为单线,限制坡度4~6‰,最小曲线半径600米。设淡水、三林塘两个会让站,到发线有效长度450米。

1961年,「吴周支线」通车运营,沟通浦江两岸的正是上文提到的【吴泾-杜行铁路轮渡】,渡轮【浦江号】由江南造船厂设计制造,载重1100吨。

1959年9月设计、1960年2月开工、1960年9月建成,「吴周支线」的建设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这其中留下了很多隐患注定了这是一条“短命”的铁路线。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浮夸风气盛行,全长16公里的浦东段,为了“多”、“快”、“好”地迅速建成铁路,铺上了24公斤/米的轻便路轨(比原本就已经低标准的38公斤再轻14公斤),这样导致其上的机车车辆轴重被限制在60吨以下,以15公里每小时的低速运行。

除了建设标准低之外,吴周支线轨料(钢轨材料)本身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导致线路仅运行一年即被上海铁路局封存。被封存的铁路日晒雨淋加之施工过程、材料工艺粗糙,短短几年,侵蚀、损坏就特别严重。

上海将要建造的铁路(上海的这些废弃铁路)(13)

吴周支线铁路轮渡栈桥遗迹。【图源网络侵删】

1965年,上海铁路局向上海市政府、铁道部报请拆除吴周支线浦东段线路及轮渡栈桥附属设备,经批准后于1965年起拆除。

一度轰轰烈烈建起来的「吴周支线」就这样消失在浦东杜行~三林的杂草里,六十年后的浦东,几乎找不到这条铁路曾经存在的证据,它的大部分路基,成了今天的浦星公路、济阳路;唯有「吴周支线」浦西段,依然服务着上海粮食战略储备仓库(七库),也就是横穿华师大闵行校区的「七库支线」。

那是吴周支线最后的痕迹....

整个文章,准备了三天,校对、查阅、作图,写了整整6个小时,如果你觉得精彩,希望花一秒点个赞、点个收藏,谢谢你的支持:)


我是 @凸峰,喜欢高铁、更喜欢云南米轨,喜欢旅行、更喜欢徒步铁路;关注我,听更多故事~

爱铁路,有温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