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老赖恶意欠薪(打击老赖不手软)

整治老赖恶意欠薪(打击老赖不手软)(1)

义乌人力资源市场 资料图

前段时间,高某等4人向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义亭某水洗厂老板涂某拖欠他们工资。经核查,涂某共拖欠高某等4人工资共14459元,因经营不善短期内无力支付,经双方平等协商后,企业主承诺支付工资期限。

为更好地保障高某等人的工资报酬权益,市人力社保局协调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提前介入进行司法确认。根据《劳动报酬欠薪案件司法确认工作指引》,若涂某承诺期内仍未支付这笔款项,高某等人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司法确认工作指引是义乌根治欠薪的举措之一,既是劳动者依法获得劳动报酬权益的“定心丸”,又是用人单位按约支付工资的一道“紧箍咒”。在这之前,义乌还先后出台了《义乌市欠薪预警信息报送及处置机制》《义乌社会法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管理办法》等文件。

实施“预警 诚信 动态监管”

近年来,义乌将防范处置欠薪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治标和治本结合,预防与打击并重,抓源头、强机制、严执法、重惩戒,全力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

当前,义乌已建成欠薪预警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市场监管、税务、银行、电力等部门自有系统,搭建欠薪预警信息“立体式交互”平台,对企业欠费欠税、异常经营、违法违规等信息实时监管、分层处置。

为守住底线,义乌加快建立欠薪失信“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惩治机制。如,信用义乌网站实时更新、公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对欠薪50万元以上的、不履行限期改正指令、受到行政处理的违法主体,由人民银行实施限贷措施;每季度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义乌已累计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9起、“黑名单”企业11家。

70名老板因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判刑

“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或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八万元以上,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就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是我省确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较大”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欠薪后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满足前面的条件,同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是两条硬杠杠,凡碰上其中一条都要入刑,没有任何余地。”市劳动监察大队负责人表示,自2012年实施以来,义乌已有70名用人单位经营者因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判刑。

当前,义乌已形成“多点投诉、统一受理、快速处理”的监察维权工作模式,劳动保障监察坚持有报必接、有案必查、违法必究,投诉举报渠道全面畅通,各镇街均设有投诉举报窗口,各网格均有相应的调处工作人员。

“工资不拖欠,维权要理性。”相关部门提醒广大劳动者,在遭遇老板欠薪时,可就近请所属社区、村居相关工作人员介入调解,也可向所属镇街劳保所投诉维权。

(原标题《根治欠薪,打击“老赖”不手软 义乌全力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原作者林晓燕。编辑童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