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岁猜谜(老人猜谜兴致高)

灯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宝石,实实在在是中华独占独享的。我是终身学习推进员,今年秋季班为社区老人上课,增加了一次猜谜活动,为弘扬传统文化,为活跃老人的身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印发了二十则谜语,发给老人每人一份,依次往下猜,大家七嘴八舌互相启发。

7-12岁猜谜(老人猜谜兴致高)(1)

第一则谜语是“草上飞(打一字)”,有的猜“丛”,有的猜“虫”,都不对。我说:“‘草’字的上边部分飞掉了,那是什么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早!”对!这种猜谜方法叫“减损法”,就是用减少偏旁或笔画的办法得出的谜底。

老年朋友掌握了“减损法”接着猜同类型的字谜速度就比较快了。例“没心思”就是“思”字的“心”字没了,那就是“田”;“排除污水”就是“污”字去掉“氵”则是“亏”;“挥手告别”就是“军”……大家越猜劲头越高。

7-12岁猜谜(老人猜谜兴致高)(2)

接着我又介绍了另一种类型:“半联法”,即取两字的一半组成新词。例“青一块紫一块”那就取“青”字的上半部分“”和“紫”的下半部分“糸”组成新词即“素”。老年朋友听了感到很有趣就开始猜这种类型的字谜。

“黄昏前后(打一字)”,每一个老人都在动脑筋。“噢,我知道了,是‘昔’字。”一位带着眼镜的老人抢先一步说。接着又猜“你一半我一半(打一字)”,大家用手试划着。“哈哈,我猜出来了,这是‘伐’字。”一位老阿姨情不自禁地走上来在黑板上边说边写:“‘你’字的一半是‘亻’,‘我’字的一半是‘戈’,组成新的词就是‘伐’。”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7-12岁猜谜(老人猜谜兴致高)(3)

谜语一则一则地猜下去,教室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当猜到“中药丸(打五言唐诗一句)”时,老人们说猜唐诗有难度了。我启发大家:“中药的味是苦的,‘丸’是一粒一粒的。我们连起来想,那是唐诗中的什么句子?”经过一启发,大家几乎同时说出“粒粒皆辛苦”的谜底。有一阵快乐的掌声响起。

猜谜语还能扩大知识面。例:“化作春泥更护花(打二字英国哲学家名)”(培根),“君子观棋(打一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笑声不断(打二字外国首都)”(多哈)。

老人猜谜兴致高,笑容洋溢在每一位老人的脸上。有人说:“回去还要给孙辈们猜猜。”

7-12岁猜谜(老人猜谜兴致高)(4)

猜灯谜是一项有益于智力开发的高雅活动,老少皆宜。在猜谜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猜谜者意外地获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神享受。

猜谜也是一种智力体操,它不亚于象棋、围棋、桥牌这三大智力体操,对老人来说好处多多。


赵荷芬《亲和源报》读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