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儿歌300首儿童催眠曲(带着孩子改儿歌)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睡觉儿歌300首儿童催眠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睡觉儿歌300首儿童催眠曲(带着孩子改儿歌)

睡觉儿歌300首儿童催眠曲

【一】2016年5月8日,母亲节。当时朵朵三岁半。她又完成了一次文学创作。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唱出了一首儿歌——《夏天来》。先把朵朵的作品记录下来:夏天来欧阳朵朵 3岁夏天来,夏天来,花儿朵朵都没了。红花没,白花没,喇叭花儿也没了。可是夏天有蝴蝶,夏天有小咬,小咬小咬会咬我,给我咬个小包包。可是我,没有哭。爸爸妈妈都夸我,是个好宝宝。说实话,小诗不怎么好。作为语文老师的大脚板有无数次冲动想要给她这首小诗润润色。终于还是忍住了。孩子的第一次像样的创作,还是给她充分的尊重,尊重她的著作权吧。故而这首小诗,大脚板没有一点润色和修改,如实记录。这首小诗的前半部分是有原型的,脱胎自幼儿园教的一首儿歌——《春天来》。“春天来,春天来,花儿朵朵开。红花开,白花开,蜜蜂蝴蝶都飞来。”在一个夏天,朵朵拍着小手,即兴改了歌词,就着胡乱编的小调,一分钟左右,一首《夏天来》就出炉了。竟然奇迹般地押了韵! 可能从这一天开始,朵朵就走了文学道路吧。在我有意无意地熏陶和培养下,朵朵六岁,就开始在一些网刊、杂志上发表作品。6岁半,获2019年年度十佳小诗人。7岁半,朵姐的小诗《发呆》入选《新世纪诗典》,并翻译成英文、韩文版本。朵朵部分诗作展评:三首断章——(私以为《礼物》这首简直惊艳)这是参加小诗人奖,入选年度十佳的系列作品中的第二首。时不时,我也晒一晒陪朵姐读诗写诗的日常生活。我的朋友圈里,时不时也会晒一点,朵姐诗作发表的小惊喜。【二】其实,朵朵改儿歌的能力,早在她两岁多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那时,幼儿园教了一首《找朋友》:“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朵朵两岁多点,一个人在家自娱自乐地唱道:“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爸爸在哪里,在钓鱼,在钓鱼,我的爸爸在钓鱼。”也是神奇地押韵呢!那时,朵朵常看的一张***DVD里也唱着一首儿歌:“天黑了,我要回家了,回家要睡觉了,睡觉要说晚安……”大脚板睡前经常要玩手机。朵朵就说:“妈妈,我唱首歌给你听好吗?”大脚板说:“好吧,你唱吧。”朵朵就躺在夜色里咿咿呀呀地唱着:“天黑了,我要睡觉了,睡觉不玩手机,闭上眼睛乖乖睡觉……”大脚板和龙哥哈哈一笑,便主动关了手机陪孩子一起入睡。 【三】再往前回忆,其实朵朵改儿歌的能力,与全家人从小对孩子的熏陶也不无关系呢!在朵朵刚出来,还是个几天大的新生儿的时候,小脚老太就养成了干什么都要唱出来的习惯。当然歌词也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张口就来。朵朵的吃喝拉撒屎尿屁,什么都能编进儿歌里唱上好一阵子。比如说:“洗屁屁,洗屁屁,天天洗屁屁~~,我们朵妹崽,天天洗屁屁。”“洗脸脸,洗脸脸,天天洗脸脸~~,我们朵妹崽,天天洗脸脸。”……区区一个洗漱工作,从头顶唱到脚丫子,挨个唱一遍也要好几分钟。比如说:“洗呀洗呀洗澡澡,搓呀搓呀搓得白,就呀就呀包起来,看我乖不乖,乖!”(《洗手绢》曲调)歌里面的洗澡澡也可以换成洗屁股、洗脸等等,全家人在洗漱的时候不厌其烦地给朵朵唱上十几二十遍。朵朵才七个月就爱上这首歌了,就等着前四句唱完,她能兴奋地接上一句:“呆(乖)!”再后来,朵朵有了更多大家为她“量身打造”的歌曲:“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是哪一个?哎哎哎,我是欧朵朵。”(《打电话》曲调)“世上只有朵朵好,朵朵是我们的乖宝宝,投进妈妈的怀抱,朵朵哈哈笑。”这些儿歌都是简单的生拼硬凑,可是因为歌词里有“朵朵”的存在,就成了她独有的歌。不管是多么简单的改编,都能让她乐不可支,百听不厌。哪怕是龙哥拙劣的改编都让朵朵欣喜不已。龙哥的改编:“朵朵朵朵朵朵朵朵朵朵、朵朵,我们爱你……”(《一休哥》曲调)由于龙哥的改编毫无技术含量可言,反而让朵朵很容易就模仿去了:“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我们爱你……”这么说来,朵朵改儿歌的本事,可能还是龙哥领进门的哟?哈哈。 【四】随着朵朵渐渐长大,改歌词便也成了家常便饭,为了让儿歌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大脚板经常随口就来,把一些“大道理”唱进歌里来教育她。比如朵朵睡前不想洗屁股。大脚板就说:“歌里面就唱了要洗屁股的呀,要不要妈妈唱给你听?”“朵朵吃得饱饱,洗了屁屁睡觉~”(《小猪吃得饱饱》曲调)“看,是不是唱了洗屁屁的?”朵朵一听,果然歌里面唱了洗屁股的。便欣然接受了睡前要洗屁股的设定。【所以才有了后面朵朵给大脚板唱“睡觉不玩手机……”,哈哈哈哈哈】 再然后,朵朵也就意识到万事万物皆可入歌了。常常会提一些奇怪的要求:“妈妈,有星星的歌吗?”“有小鸟的歌吗?”“有桌子的歌吗?”“有姥姥的歌吗?”“有姨婆的歌吗?”……渐渐的,朵朵也开始尝试自己改歌词,虽然每次只改动几个词语,大脚板和龙哥也总是不吝赞美。再后来,几乎幼儿园教的每首儿歌朵朵都要结合家里的实际情况改一改歌词:“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妈妈的相机里……”“两支筷子,两支筷子,跑不动,跑不动,朵朵拿过来,朵朵拿过来,摆桌子,吃莽莽。”如果爸爸唱《小手拍拍》,还一定得唱成“大手拍拍”才对呢。【五】唱的越多,改动的部分也越来越多。朵朵也逐渐开始脱离原歌词的桎梏,开始了创造新歌词的旅程。回头再看看朵朵这首《夏天来》,除了有《春天来》的原型,还有点《太阳公公起得早》的痕迹呢!真希望孩子能爱上文字,爱上文学,从改儿歌开始,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