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起源及分化 入灭百年后的分裂

前几篇我写了关于佛教的一些基础教义,可能有人会说我不是再写佛家历史吗?其实佛家的发展使离不开它的基本教义,因为它的这些基本教义导致了释迦牟尼入灭百年后的一次大分裂,而这次的分裂就是因为它入灭后,后世人对教义的各有各的理解产生了它的一次分裂。

佛教的起源及分化 入灭百年后的分裂(1)

在释迦牟尼入灭百年之际,佛教发生了分裂,从此佛教进入了所谓的"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时期的时间范围大概从公元前4世纪持续到公元2世纪。

其实佛家分裂有着它的一个必然性存在。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后不久的一段时间里,因为佛教徒人数相对比较少,传播的范围还比较有限,所以佛教徒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但是随着佛教逐渐向古印度各地传播,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信众越来越多,那么各地区团体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难以协调。就在释迦牟尼入灭后百年之际,佛教发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形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系统,史称"根本分裂"。之后,在这次分裂的基础之上还不断的有小的分裂发生,并形成许多宗派,史称"枝末分裂"。因此这一时期的佛教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佛教的起源及分化 入灭百年后的分裂(2)

"根本分裂"是佛教史上第一次大分裂也是最根本的一次分裂,这次分裂决定了"部派佛教"的基本格局。关于这次分裂的直接原因,有南传佛教的"十事"与北传佛教的"五事"两种说法。

据南传佛教的史料《岛史》和《大史》所载,这次分裂发生于释迦牟尼入灭百年之后的佛教第二次集结。集结是指全国佛教徒们聚在一起讨论佛法,制定佛教经典的会议。在这次集结之前,居住在印度毗舍离的许多比丘出现了违反教规的现象,这突出的表现在他们向人收取钱币等十件事情(即"十事")上。这些现象被一个来自西印度的比丘耶舍所发现,他极力劝告违戒的比丘改过,但没有成功。后来,他在毗舍离组织了有全国僧人参加的佛教第二次大集结。在这次集结中,少数有地位的上座长老主持通过了宣布毗舍离的比丘的行为是犯戒的决议。可毗舍离的比丘对决议不服,又另外举行了一次集结。此后,佛教就发生了分裂。认为"十事"是犯戒的教徒形成上座部,认为"十事"是不犯戒的教徒形成大众部。

据北传佛教史料《异部宗轮论》所载,"根本分裂"是因为佛教徒们对一个名叫"大天"的比丘所讲的"五事"看法不同才产生的。大天认为,原始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阿罗汉果)仍有五种局限,即阿罗汉仍有普通人的生理机能;仍有无知的地方;仍有犹豫的时候;仍然需要别人的指导;仍然有痛苦的感觉。这五种局限就是"五事"。反对这"五事"的一些长老就形成了上座部,赞成这"五事"的大多数的佛教徒就形成了大众部。

佛教的起源及分化 入灭百年后的分裂(3)

上座部律藏一致记载,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南传佛教记载此时摩揭陀国黑阿育王在位),僧团因为意见不同,产生争议。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耶舍比丘,邀请东西方的七百位长老,至毗舍离举行第二次集结(称为七百集结或毗舍离集结),会中做出决议,认为东部比丘僧团对于戒律的十种看法是错误的。

现存五部律藏的第二次结集犍度是研究"律分五部"说法和初期佛教历史的关键资料来源。上座部后续分化的主要标志性文献是提婆设摩《识身论》,此论先批判"分别论者"为"诽谤、违越、拒逆世尊所说契经",再自称"性空论者"而批判了"补特伽罗论者",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佛教的起源及分化 入灭百年后的分裂(4)

据北传佛教典籍《异部宗轮论》所载,部派佛教共分出为20部。过程为,在释迦牟尼入灭二百年后,大众部开始分裂,先分出一说部,说出世部和鸡胤部,后又分出多闻部和说假部,最后又分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共8部。在释迦牟尼入灭三百年后,上座部亦开始分裂,先分出说一切有部和雪山部,然后从说一切有部分出犊子部,从犊子部又演化出法上部、贤冑部、正量部和密林山部,从说一切有部又分出化地部,从化地部分出法藏部,最后又从说一切有部分出饮光部和经量部,共10部。大众部8部、上座部10部再加上原来的大众部和上座部,共有20部。

据南传佛教的典籍《岛史》、《大史》所载,部派佛教共分出为18部。分裂过程为:先从大众部分出牛家部(鸡胤部)、一^说部和制多山部,从牛家部又分出多闻部和说假部,共5部。上座部系统先分出化地部和犊子部,从化地部又分出说一切有部和法藏部。说一切有部又演化出饮光部、说转部、经量部。从犊子部又分出法上部、贤冑部、六城部(密林山部)和正量部,共11部。大众部5部、上座部11部再加上原来的大众部和上座部,共有18部。

佛教的起源及分化 入灭百年后的分裂(5)

其实佛教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历久不衰,并成为世界之三大宗教之一,乃是佛教分派并向外弘化发展的结果。因为原本一味的原始佛教分裂成部派佛教,才使佛教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亦使原先仅是恒河流域的佛教成为国际性的宗教,此大大地扩大了佛教的知名度。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学佛,读诵佛典,亦皆归功于此。由此可见,搞清楚原始佛教之所以分裂之原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佛教史研究者,显得更为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