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是在哪条河自刎(霸王别姬虞姬不是自刎)

于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

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史称《复垓下歌》或《和垓下歌》)。

自古以来,霸王别姬讲的就是虞姬唱完这首歌便自刎而亡。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虞姬的来历与结局,太史公并未做详细的说明,通篇只有几个字来记录虞姬“有美人名虞”。所以引得世人对虞姬的结局有了不同的猜测。

霸王别姬是在哪条河自刎(霸王别姬虞姬不是自刎)(1)

间谍论

有人认为虞姬就像西施一样是打入敌人内部的间谍,是刘邦安排到项羽身边的女间谍,真是细思极恐。

关于虞姬的来历没有多的记载,但是从名字上看出虞姬可能不是真名或者出身低微,在古代大家闺秀或者贵族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名有姓的。

而虞姬二字有待推敲,首先姬字,是对美女或者妻妾的统称不能算名字,虞字可能是姓,也可能是地方的名字,如果是地名虞姬就是出身很低微的一个人。

但是一个样貌出众,文武双全的女子不可能出身低微,但是这又解释不了名字解释不清的问题,这时间谍论理由其一。

理由其二,当时项羽虽然北围四面楚歌,可是也没到山穷水尽必死无疑的地步,这点从后面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件事可以印证。

此时作为陪伴霸王征战四方的美妾,不是更应该为自己的男人加油打气吗?还是虞姬本身是个柔弱的小女子,可能性不大,能常年陪伴项羽左右的除了相貌过人,能拔剑起舞,随手做诗,可见也是能文能武。

虞姬所唱的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几句话仿佛瓦解了楚霸王的最后的意志。

霸王别姬是在哪条河自刎(霸王别姬虞姬不是自刎)(2)

被追杀后自刎

这种观点主要依据是建立在一个在肥东流传了上千年的传说的基础上。

传说,项羽兵败垓下,在肥东洒泪告别虞姬,后来虞姬被汉兵追至今肥东的石塘镇附近,饥乏交加,求食于一家店主,店主可怜虞姬等一行人,便以锅中卤煮之熟驴肉配料给这些饥饿的人食用。

俗话说,饥不择食,虞姬等也顾不得体面,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风卷残云之后,也顾不得和店主告别,匆匆丢下一些钱财,就又向远处逃走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追兵很快就赶了上来。眼看逃跑无望,虞姬为了表示对她深爱的西楚霸王项羽表示义无反顾的忠诚,向着霸王作战的方向深情地望了一眼,然后在江边自刎而亡了。

虞姬死后尸体落入江中,不被敌军得到。后来,虞姬尸首随水淌于一石桥下被阻,随后,当地人将虞姬安葬在石塘镇的西黄村,“石塘”因此取之谐音而得之。

今天在该地确实可以见到一座虞姬墓,不过这个传说究竟是否属实,还没有人去考究。

霸王别姬是在哪条河自刎(霸王别姬虞姬不是自刎)(3)

项羽亲手所杀

认为霸王与虞姬的故事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预期,所塑造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历史的潮流中有些别用的故事,来冲淡这股浓重的血腥味。

还是要从那首“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复垓下歌》说起,如果在加四句话,这就是一首很工整的五言律诗,而当时是没有这种题材的,史记也未记载,大概率是后人所加。

当时男性贵族对待女人态度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个玩物而已,生死在手予取予求,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感情,这并不是说无情,而是那个时候的风尚就是这样,大家的价值观也是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有次刘邦在逃跑的路上,为了减轻车马重量,毫不留情将妻儿踹下马车,好让马车跑得更快以逃命。要不是夏侯婴讲义气,拼死相救,也没后来汉惠帝什么事了。

项羽在当时的情况下,或许是因为暴躁的性情俗称发脾气,亦或是不想自己的女人落到刘邦手中,也是有可能杀了虞姬。

宋朝编撰的《太平寰宇记》并不是史书,而是一本地理志,只是广泛引用各朝的史书、碑刻等资料,这本书的第一二八卷记载了虞姬冢的相关情况,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虞姬冢于县东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虞姬葬此。

霸王别姬是在哪条河自刎(霸王别姬虞姬不是自刎)(4)

结语:历史的真相总在探寻与思考中浮出水面,霸王别姬到底是艺术的宣扬还是对历史的还原,我们无从考证。虞姬,这个只在史书上出现了几个字的女子,却能被后世流传千年,透露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正能量价值观的肯定。虞姬是自刎还是被杀,好像并不重要,因为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你觉得哪种是你更愿意接受的结果,它就是你所想要的结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