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简介(关于范仲淹的简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请出京,历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范仲淹简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范仲淹简介(关于范仲淹的简介)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请出京,历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